暴露疗法
A+医学百科 >> 暴露疗法 |
暴露疗法是指让病人暴露在各种不同的刺激性情境之中,使之逐渐耐受并能适应的一类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快速暴露法,又称满灌疗法;另一类是缓慢暴露法,即系统脱敏法。它是治疗恐怖症和强迫症等神经症最常用的行为疗法。其治疗方式是使用与应激有关的诱发刺激(如商场、公共车辆、会场等),通过有步骤地反复暴露取得适应来消除病人的应激反应。
一般来说,暴露治疗是在治疗医师帮助下进行的,也就是说是在治疗医师现场指导下,鼓励病人暴露在恐怖情境之中。如果在治疗间歇期间指导病人自己进行恐怖情境的暴露,则称为自我暴露家庭作业,这种形式的系统家庭作业是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
现实生活情景的暴露,又称为实体暴露,其治疗方式有多种。如反恐怖治疗是治疗医师在保证、示范等步骤准备之后,将一条活蛇放在恐蛇患者的手上,要求他每日拿2次,每次6分钟以上。延长时间暴露是让恐怖症病人有步骤地迅速接触到恐怖实体,并持续2小时以上。如果几个病人一同进行暴露治疗,则称为集体实体暴露。实体满灌法是指快速实体暴露,在暴露期间有目的有步骤地使病人产生最严重的焦虑反应,同时鼓励患者坚持到焦虑缓和为止。快速、持续满灌法有时又称为集中练习,即反复暴露练习而没有太多的间歇时间休息,以取得更好的适应效果。许多研究结果已经表明暴露治疗能有效地缓解各种恐怖症,并且能有选择地用于治疗强迫性动作。随访研究疗效比较持久,可以维持数年。
实体暴露相对的方法是想象暴露,它是让病人通过想象恐怖情境来逐渐消除恐惧或不良反应。其方法有想象满灌、想象脱敏等。
系统脱敏,一般是在行为分析基础上,根据病人对事物焦虑反应的不同程度,设计焦虑等级表,然后让病人处于放松或自信体验条件下逐级想象恐怖情境,完成后再作实体逐级暴露训练。这里仅提二点,即与恐怖情境相对立的这和放松或自信体验一旦成为一个奖赏条件时,通常称为隐性强化;如果这种放松体验成为一个愉快的情绪体验,一般就称为情绪训练。
目录 |
应用暴露疗法的适应症及其注意事项
绝大多数焦虑性障碍的治疗可以采用暴露疗法。一般来说,恐怖症和某些强迫症(强迫性仪式动作和不伴强迫性仪式动作的强迫性思维)是暴露疗法的主要适应症,其中也包括一些特殊的恐怖症,如疾病恐怖、性交恐怖、排尿恐怖、血液和外伤恐怖、牙科手术恐怖和飞行恐怖等。患者的恐怖症有特定的情境或对象、强迫症状明确、具体,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有强烈求治要求和良好的合作态度,是适合暴露治疗的对象。如有人格障碍的基础,恐惧无特定对象,强迫症状十分样或缺乏信任和合作者,不宜列为治疗对象。有关抑郁症用暴露疗法是否有效,争论颇多,目前尚无定论。莱姆塞(1976)曾报告一例40岁女性患者,因二年半前丧女,产生失眠、早醒、易激惹、体重减轻、悲观等抑郁表现,经过多种治疗,疗效欠佳。采用想象暴露治疗,经过5个疗程、总计9个小时的治疗,上述症状明显缓解。
在应用暴露疗法治疗各种不同恐怖症或强迫症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暴露治疗计划,其中包括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的意外(或并发症)—例如,血液和外伤恐怖的病人在暴露治疗时,晕厥(心动过缓)是常见的并发症,因此需要在治疗过程中特别重视。对于社交恐怖的病人而言,人际关系需要进行特别处理,对性问题有恐惧者,需调整夫妻情感关系,对社交技巧的训练计划应该成为暴露治疗中的组成部分。对于合并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快速暴露治疗是不适宜的。由于快速暴露所引起的心理、生理反应剧烈,可能加剧焦虑,导致回避,甚至可引起呼吸循环意外,不可不慎。
病人的求治动机和治疗场所的安排(如医院和家中)以及家庭成员参与治疗过程等对暴露治疗的疗效有着很大的影响。故一般要求在治疗前让病人对暴露疗法有所了解,取得病人的同意和合作,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治疗。因为在暴露疗法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治疗计划(家庭暴露作业)需要病人自己主动完成。因此病人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是重要的。如果能有某些家庭成员参与督促、指导病人的暴露,则进一步保证了暴露疗法的完成。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样不可忽视。治疗医师与病人之间的轻松、愉快关系有助于病人克服不良行为。一般认为治疗医师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是共同参与模式。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在实施暴露期间,不允许指导者(无论是治疗医师还是家庭成员)采取强制或体罚的手段迫使病人完成治疗计划。
暴露疗法在治疗的初期往往会使病人产生心动过速等生理不适体验,部分病人甚至会因此而产生逃避行为。因此需要让病人充分地了解暴露疗法的原理和方法,并与病人一同制定治疗计划。对不同病人的暴露速度要在事先有比较准确的估计,否则治疗容易失败。在治疗的后期,即疗效的巩固和维持,主要取决于病人的信心、毅力和坚持。
治疗过程中,少数病人会出现抑郁发作或恐怖、强迫症状的暂时加剧,前者可以适当使用一些三环类抗抑郁剂对症处理,后者则可变更暴露疗法的计划或合用其他行为治疗或药物治疗
如何用快速暴露法治疗焦虑性障碍?
快速暴露法或称满灌法,是一种行为治疗技术。基本原则是鼓励患者直接接触引起恐怖的事物或情境,坚持到紧张感消失。对广场恐怖症伴发惊恐发作和其他类型的恐怖症都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病人在这种治疗过程中,直接暴露于恐怖的情境时引起的情绪反应比较强烈,仿佛不会游泳的人一下子进入深水学习游泳一样,故有“满灌法”之称。但如果正确指导、施行得法,疗效良好且显效迅速。
治疗开始时必须决定现实的治疗目标,并取得病人的同意。第一次暴露的项目应当是病人容易做到的,以利于帮助病人建立治疗信心。治疗前要告诉病人必须努力配合,暴露于恐怖情境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舒适症状,但不会有任何危害,因此要求他不要有任何回避意向。只要在恐怖情境中坚持停留下去,焦虑感就会减轻。每次成功的暴露之后,通常应和病人进 行讨论,把进步归功于病人的努力,对病人的合作表示赞扬。
随着暴露成功的次数增加,病人的自信逐渐增强,对恐怖情境 的应付能力也不断提高。焦虑症状也将日益减轻直至完全消退。各次治疗间期应向病人布置适当的“家庭作业”,以促进病人的自我训练,巩固已取得的疗效。
例1,男,近1年来在公共汽车上出现惊恐发作,感到恶心、心跳、有濒死感。几次发作之后,他开始回避乘车,除非有其妻陪伴才敢乘车。因此,每天上班只好步行。家中无精神疾病史,婚姻满意。 此例临床诊断为广场恐怖症。关于症状出现的经过,病人 说:“开始是乘公共汽车时有一次出现轻度心跳、恶心,离开公共汽车后好转。此后为了避免出现这些不舒适感觉,我就不去乘公共汽车。几周以后,我觉得不可能再使自己单独上车。
这样经过几个月,我觉得乘车变得越来越困难。”
根据行为分析,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单独乘车。”决定治疗目标后,医生对病人说:“当您开始回避这些情境时,您再进入这些情境的困难似乎也日益增加。也许您以为这种不舒服感觉总是和乘车有关。此后您再也没有给自己一个机会去了解您是否能单独在车上呆下去,每当需要您单独乘车时,您都坚 持要您的妻子陪伴。对您的行为治疗的要点在于要让您知道, 您能够单独在公共汽车上呆下去。当然啦,刚开始时您会感到有些紧张不安,但学会对付这种紧张不安感觉也是治疗的一个部分。我们从诊治一些与您相似的病人中知道,如果病人能坚持停留在原先感到恐惧的情境中时,这种恐惧感实际上也就减 小了。在您的紧张不安感觉减小之前,您可能得在车上停留2小时,但在您这样做了以后,下次乘车就容易多了。反复练习后,您会觉得每次外出变得愈来愈容易,回避乘车的事也就不 会再发生了。”
医生和病人一起走到公共汽车站,为了使最初的暴露取得成功,医生同意和他一同乘车。医生提议他坐在车子另一边的座位上,一致同意除非情况紧急他们不进行接触,但医生将始 终跟随他,没有事先约定决不会将他单独留在车上。病人同意 这样乘车2小时,然后两人离开公共汽车,休息时一边喝茶一边进行讨论:
病人:“一半的时间里我感到胃部难过,我真想跳出公共 汽车,但我觉得您坐在后面,我不能这样。”
医生:“您对付焦虑不安的感觉确实做得不错。您用行动向自己表明,你能够战胜它,如果您在焦虑时能忍耐住不舒服感觉,焦虑症状实际上就迅速减轻了。如果您真的跳出公共汽车,现在您会觉得怎么样呢?”
第2次治疗时,鼓励病人单独乘车1一2小时,虽然是单独乘车,但他能够对付,焦虑程度比前一次轻。医生对他的成功加以赞扬,并告诉他,下次重复训练进一步将得到巩固。事 实确实如此,4次暴露之后病情显著好转,已不必由医生作进 一步治疗。其妻也肯定了他的病情确已改善。
此例证明,快速暴露法适用于高度合作的恐怖症病人。有明确的治疗目标。早期暴露的成功,适当时间的讨论。医生的热情鼓励和对暴露成功的赞扬,都是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快速暴露法治疗时要注意控制环境因素,治疗的原理和方法要向病人及其家属讲清楚,有时需要家属配合作为一个“协同治疗者”发挥作用。否则,家属可能阻止病人暴露到恐怖情境中的训练,错误地认为这样对病人有利,结果使暴露训练效 果降低。
为了促进暴露成功,有时可采用示范法,治疗者向病人示范,做一些他怕做的动作,然后要病人跟着做。例如,动物恐怖症等常可采用示范法来促进暴露。
以往用抗焦虑药或抗抑郁药无效的病例,快速暴露治疗时最好避免用药。有心脏病或严重呼吸道疾病者通常不宜用满灌 法。
如何用暴露疗法治疗强迫症?
强迫症至今仍然是难予治疗的疾病之一,过去的十年中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都取得了重要进展,行为治疗产生了暴露与反应预防结合法技术,是对强迫症疗效最好的一种行为技术,大约80%左右的患者可获得好转。强迫行为用行为治疗比强迫思维更为有效。治疗动机差、行为资料不全或不可靠以及合并抑郁者,行为治疗效果不佳,多见于强迫思维为主者,对这种患者可应用氯丙咪嗪或其他抗抑郁药治疗。
暴露与反应预防结合疗法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暴露法,鼓励患者暴露于引起焦虑的情境之下,直至焦虑近乎消失为止类似于恐怖症的暴露治疗。根据不同情况可用系统脱敏法缓慢暴露,亦可采用快速暴露法。二是防止接着出现的强迫行为即反应预防。
例如,女,20岁,2年来每日3块肥皂洗手达100多次,因为她听说接触有疣的人能被传上疣,所以她产生了害怕把癌传到家里的想法,为了减少这种可能性,她开始过度洗涤,觉得这样似乎能够消除传癌的“细菌”,她说:“当我洗得满意时,我就觉得很轻松。”
患者是一种常见的强迫症,有大量的强迫性洗手的仪式性动作,这些动作因可减轻焦虑而被不断强化。经过行为分析找出行为治疗目标为:(1)没有仪式性动作的洗手;(2)接触疣或类似的患病部位;(3)为家人准备饭菜。
治疗从仪式性动作先开始,为了控制环境因素,将她收住医院。开始时医生要她洗手时将水池塞住,只许每日用一块肥皂,不许在水龙头下冲洗。同时在洗手时进行监督。这样洗手次数和时间慢慢减少,接着,医生用一些她认为可能有害东西去“污染”她,说服她去碰碰大多数人接触过的东西,如门的把手,并要她不要马上洗手。其时,恰巧病房里有一位护士因患乳癌做手术,征得护士同意,术后医生让病人看她如何接触手术切口,再碰碰自己身体和周围东西,然后要病人跟着做,并且不要马上洗手。最后,要她准备饭菜与医生、护士共餐。经过40多次暴露治疗结合反应预防,强迫症状好转,恢复工作,每2周只用1块皂,1年后随访仍佳,假日外出亦无污染恐惧,在家中准备饭菜也没有害怕传癌的困难了。
在这个病例中,强迫洗手以避免污染可以看成类似恐怖症患者的回避行为。病人的求治动机和良好的医患关系都是极为重要的。并且示范法对于强迫症也有促进暴露的作用。但是和恐怖症比较,强迫症的行为治疗费时较长,也更为困难。对于强迫思维,则需要不同的方法。思维停顿法已证实对某些病例有效,其中包含了想象暴露,在此举例说明。
例如,男,27岁,诉说10年来对自己做过的小动作反复思虑,像水龙头开关、电灯开关等,考虑是否做得正确,有没有关好,近2年来症状加重,不能停止,以致工作时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工作效率下降。
治疗开始时,要病人将他的强迫性忧虑列一清单,作为治疗前的基线,以引起焦虑最小的项目首先着手处理。
每次治疗时首先做放松训练,以便其后病人能集中注意于认知训练任务。当放松已达到时,要病人想象他做的一个小动作,如开水龙头。当他想象开了水龙头时,要他考虑这个动作5~15秒。如引起强烈恐惧时则举起右手作为报告,这时治疗者制造一个尖锐声音(如拍桌子)并大声喊“停”!以后要他跟着拍桌声音一起大声叫“停”。向他说明,当他喊停时强迫思虑就会消失。事实也确实如此。一个项目解决后,再选其他项目继续训练。此后,病人只要对自己无声地“叫停”,症状就得到控制。想象暴露完成后,再到实际情景中进行训练,直到他已掌握了这项技术。
放松训练本身并不会改变强迫症状,单用是无效的,这里放松是为了使患者能集中注意于学习训练。
思维停顿法中大声喊停,拍桌子是打断病人思虑的重要刺激。其他做法还有手腕部套上一个弹力圈带,用另一手拉起抽打以产生轻度厌恶刺激,同时要病人大声喊“停”。随着训练次数增加,叫停的声音也逐渐减轻,直至无声地自我命令“停”时思维能够自控为止。
什么是满灌疗法?
满灌疗法与系统脱敏疗法正好相反,后者是采用对抗条件作用,对同一可引起恐惧的刺激用新的反应(放松)来替代旧的反应(焦虑紧张),恐惧刺激逐步升级,直至最后给予最强的恐惧刺激时病人仍然作出放松反应,从而达到了治疗目的。这一缓慢的逐步消退过程需要经过一定按部就班的训练,使病人逐渐适应引起恐惧的情境。而前者不需要经过任何放松训练,一开始就让病人进入最使他恐惧的情境中。一般采用想象的方式,鼓励病人想象最使他恐惧的场面,或者治疗者在旁反复地、甚至不厌其烦地讲述他最感害怕的情景中细节,或者用录相、幻灯片放映最使病人恐惧的镜头,以加深病人的焦虑程度,同时不允许病人采取堵耳朵、闭眼睛、喊等逃避措施。即使病人由于过分紧张害怕甚至出现昏厥的症兆仍鼓励病人继续想象或聆听治疗者的描述。如果让病人躺卧在沙发上,一般不会出现昏厥现象。事先告诉病人:在这里各种急救设备俱全,医护人员皆在身旁,他的生命是绝对安全有保障的,因此可以立即想象、聆听或观看使他最害怕的情景,在反复的恐惧刺激下,即使病人因焦虑是紧张而出现心跳加剧、呼吸困难、面色发白、四肢冰冷等植物性神经系统反应,病人最担心的可怕灾难并没有发生,焦虑反应也就相应地消退了。另一有效的方式是要病人直接进入他最感恐惧的情境:例如一名因担心寒冷会使下肢冻坏而至瘫痪的恐惧症病人,即使到了夏天上身仅穿单衣,下身仍穿着厚厚的绒裤和棉裤,病人诉说他只要一脱棉裤或者想象要脱棉裤,下肢就发抖,僵硬以致不能站立和行走。治疗时室温为摄氏28度,病人上身只穿单衣,下身却穿一条衬裤、一条棉毛裤、一条毛线裤、一条厚棉裤,并加一双厚的长统袜子。治疗者告诉病人经过检查,他的下肢和上肢的功能一样,在室温下不会发生瘫痪,同时还准备了注射药物和电刺激仪器以预防可能出现他所担心的情况。在治疗者的保证下,取得病人的同意后,要病人躺在治疗床上,用极其迅速的方法将其棉毛裤、毛线裤和棉裤包括长统袜的在内一并脱下,只留短衬裤,结果病人下肢并未出现发抖僵硬现象。要病人在床上活动下肢,数分钟后即下地行走,一次治疗获得成果。
此疗法的适应症和系统脱敏疗法一样,对某些恐怖症和强迫症效果较好。至于对那些病人采用此法,还要考虑他的文化水平、暗示程度以及发病原因等多种因素。
什么是冲击疗法?
冲击疗法是暴露疗法的一种。暴露疗法就是把病人发生恐怖反应的某事物或某刺激在其面前再次呈现、猛烈刺激,从而使病人对此事物或刺激的恐怖反应逐渐消退。为了使病人更快地收到疗效,可以把某事物或某刺激整天暴露在病人面前,由于持续地猛烈刺激,使恐怖反应在短期内由高度紧张而渐趋消退,从而短期内使疾病治好,这就是冲击疗法,又称满罐疗法或情绪冲斥疗法。意即由于持续暴露在刺激中,使恐怖情绪高度紧张,过张则满,满而溢,就使恐怖情绪很快消退了。
当然,冲击疗法速度快,效果好,但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愿意接受这种疗法的。因为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将会体验到很大的精神紧张与痛苦,有时会难以坚持下去而放弃治疗,所以在治疗开始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并在病人精神紧张与痛苦时,教会他如何进行松弛,使之消除紧张,这样才能使冲击疗法收到佳效。
冲击疗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冲击疗法,又称“情绪充斥法”,与“爆破疗法”和系统脱敏法可通称为“暴露疗法”。
冲击疗法强调快速地、长时间地暴露于病人感到恐惧的刺激物,此时常伴有强烈的情绪反应;而系统脱敏法则强调依照事先拟定的焦虑层次逐级暴露,与此同时使心身完全放松。当然,两种方法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因为冲击疗法也可逐渐暴露,而系统脱敏法的变式中也有事先不进行放松训练的。爆破疗法被称作是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心理动力学行为疗法,这种疗法可被看作是实现情绪冲击的一种技术。它强调通过虚构的、令人恐怖的故事而使病人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故事的内容既包括病人所报告的令他恐惧的事物,又有治疗者所编造的材料。
冲击疗法,与其它的行为方法一样,都是来自于心理学关于学习的研究。但在此以前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直接进入恐惧的现实生活情境可以消除某些恐怖症病人的恐惧行为。例如,有人就描述过一个患乘车恐怖症的女孩的治疗过程:将这个女孩安置在汽车后面,驱车行驶数小时,虽然这个孩子的情绪反应达到了惊恐的地步,但其强度逐渐减弱。经4小时的行驶,这个孩子完全习惯了乘车,不再感到恐惧。此外,也有通过想象最感恐惧的情境或事物的方式而消除恐怖症的报道。
许多研究表明,冲击疗法可被用于包括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广泛问题。分析表明,这些病人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害怕”。因此,冲击疗法的理论依据可能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恐怖症模式有关。恐怖症的最有影响的行为模式是“习得模式”。这个模式认为,恐怖症是通过条件反射而学习得来的,病人的恐惧反应是不认识的、非自主的。一种刺激物,由于它与恐惧的心理体验在时间上的多次联系,而逐渐变成恐惧反应的条件性刺激物。此后每当这个刺激物出现时,都会引起恐惧的情绪反应。每当病人感到恐惧时,通常都会作出逃避的行为反应—远远地离开这个令他感到恐惧的刺激物。随着病人与该刺激物间距离的加大,病人的恐惧体验便逐渐减弱。反过来,恐惧体验的减弱又会强化病人的逃避行为。这种强化被称作“负强化”。从而,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其结果是病人对这个刺激物产生持续的和不必要的(或不合理的)恐惧,不得不采取回避的行动。为了能事先避开这个刺激物,病人对与这个刺激物有关的一切事物和提示都变得极为敏感。如广场恐怖症患者开初可能只对空旷的场所感到恐惧,但久而久之病人不仅害怕一个人耽在空旷的场所,而且害怕一切空间,如怕上街、怕进电梯、教室等。
根据恐怖症的习得模式,要治疗恐怖症就必须打破上述的恶性循环。可采用的行为技术之一就是冲击疗法,即让病人直接面对引起他高度焦虑和痛苦的情境、事物或思想,而不允许他逃避。虽然开头常常会造成强烈的恐惧反应甚至惊恐,但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恐惧反应只会逐渐减弱。最后,该刺激物同恐惧反应间的联系就会清除,恐怖症便也随之被解除。
上述关于冲击疗法理论基础的解释是行为治疗者中有代表性的看法。但也有人发现,在许多恐怖症病人的病史调查中找不到与恐怖症产生有关的创伤性经历,因而难以用条件反射学说或习得模式进行完全合理的解释。认知行为治疗者们认为,恐怖症病人的恐惧反应是以错误的认识和诱发焦虑的自我暗示为中介的,正是由于病人对刺激物作出与它的性质不相称的错误判断和评价,才导致他对该刺激物产生不必要的恐惧。恐怖症患者有选择地害怕一些事物、不害怕另一些事物,便是对认知派观点的一个有力的支持(参阅“什么是认知行为矫正?”)。
还有人认为,在某些恐怖症(如社交恐怖症等)的形成与发展中,也应当考虑到人际冲突的作用。临床观察提示,在这些恐怖症的产生与发展中,病人的人际关系起重要作用;不良或不适当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在其它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促发恐怖症,而且可以阻碍对恐怖症的治疗。众所周知,某些病人的恐怖症之所以不能被解除,往往是与病人周围的人对病人的态度有联系;敌对或过分注意病人的恐惧行为都不利于恐怖症的消除。
这些分析说明,冲击疗法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尚须作进一步探讨;冲击疗法虽然可以在某些神经症病人的治疗中显示其作用,但它还不是已经完备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什么是系统脱敏疗法?
这是沃尔普在五十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为疗法。他认为神经症的起因是在焦虑情境中原来不引起焦虑的中性刺激与焦虑反应多次结合而成为较为牢固的焦虑刺激,产生异常的焦虑情绪或紧张行为。现在将焦虑刺激与焦虑反应不相容的另一种反应例如松弛反应多次结合,这两种反应的反应是相互抑制的,于是就逐渐消弱了原来的焦虑刺激与焦虑反应之间的联系,逐步减轻对焦虑刺激的敏感性,因而这一疗法被称为系统脱敏疗法。
有些神经症病人虽然认识到了自己的病因,也有了改变自己病态行为的决心,但是作起来却很困难,不知怎样做才能真正摆脱这些症状,为此还需要学会采取一些行动来制服它们。因而系统脱敏疗法对有明显环境因素引起的某些恐怖症、强迫症特别有效。具体作法如下:
1.首先要病人学会放松。放松训练方法。根据病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放松训练。一般应用肌肉放松训练的方法来对抗恐惧症中的焦虑情绪。训练时要求病人首先学会体验肌肉紧张与肌肉松弛间感觉上的差别,以便能主动掌握松弛过程,然后根据指导语进行全身各部分肌肉先紧张后松弛的训练,直至能主动自如地放松全身的肌肉。
2.将引起病人焦虑反应的具体情景按焦虑层次顺序排列。例如某一大公司的推销员经常乘飞机来往于国内外各大城市,由于近来飞机失事较多而对乘坐飞机产生了恐怖,患了乘机空怖症,每逢要乘机外出就表现严重的焦虑。现将病人的焦虑从可以引起最轻的焦虑到引起最强烈的恐惧情景按层次顺序排列如下:
一)乘汽车去机场,看到一前往机场方向的大指路牌。(二)来到民航候机场大门口。(三)进入候机大厅。(四)办理去某地航班的登机手续。(五)进入安全检查口。(六)队进入机场检票大门口。(七)登上飞机的楼梯(八)进入飞机舱内。(九)坐上靠窗口的座位从窗口望见机翼与机场。(十)飞机开始启动进入跑道。(十一)飞机升空,望见地面房屋逐渐变小远离自己。(十二)飞机进入天空白云之中。将上述情景制成幻灯片,按顺序放在幻灯机内。
3.令病人坐在舒适的靠背椅子上,并使自己全身肌肉放松。对面墙上挂一银幕,病人手握幻灯机开关,先放映第一张幻灯片,令病人注视并进行放松训练。如果这一情景不再引起焦虑,也就是在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即转入注视第二张幻灯片,依次训练,循序渐进。当看到某一张幻灯片,例如第(七)张,登上飞机楼梯时突然感到焦虑恐慌,肌肉紧张,则可退回到第(六)张纪灯片,重新进行肌肉放松。确信看到第(六)张入机场检票口大门的情景已无焦虑,再重放第(七)张,依次反复直至看到登上飞机楼梯时不再焦虑,肌肉放松,再注视下一层次的幻灯片。如病人通过了全部情景,不再出现焦虑,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即可以从模拟情境向现实情境中转移,即陪伴病人乘车去机场,在现场中重复上述情景。一般说来在模拟情景中能够做到全身处于松弛状态,不再出现焦虑情绪,则绝大多数病人也能成功地在现实情景中作到,这时治疗即告完成。如果未将焦虑层次制成幻灯片,可要病人记住焦虑层次,或由治疗者按顺序下指令,要病人按指令想象这一焦虑情景,如果在想象时肌肉保持松弛,未曾引起焦虑,则要病人进行高一层次的焦虑情景的想象。运用想象法进行系统脱敏可同样奏效。
关于“暴露疗法”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