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素/经筋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医学电子书 >> 《黄帝内经太素》 >> 卷第十三身度 >> 经筋
黄帝内经太素

黄帝内经太素目录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四第十三《经筋篇》,又见《甲乙经》卷二第六《经筋篇》。

足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者,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根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侠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纲,下结于鼽;其下支者,从掖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掖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鼽。

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俱禀三阴三阳行于手足,故分为十二。但十二经脉主于血气,内营五脏六腑,外营头身四肢。十二经筋内行胸腹郭中,不入五脏六腑。脉有经脉、络脉;筋有大筋、小筋、膜筋。十二经筋起处与十二经脉流注并起于四末,然所起处有同有别。其有起维筋、缓筋等,皆是大筋别名。凡十二经起处、结处及循结之处,皆撰为图画示人,上具如别传。小指上,谓足指表上也。结,曲也,筋行回曲之处谓之结□①。结,经脉有郄②,筋有结也。颜,眉上也。下结于鼽,鼽中出气之孔谓之鼻也,鼻形谓之鼽也。

平按:“小指”上,《灵枢》、《甲乙》有“足”字。“邪”《甲乙》作“斜”。“侠”《灵枢》作“挟”。“颜”《甲乙》作“额”。“鼽”《甲乙》作“□”。“出于鼽”《甲乙》作“入于鼽”。注“俱禀”袁刻误作“同禀”;“膜筋”袁刻误作“□筋”。

①“□”,查仁和寺本,此字亦残,观其剩余,似“也”字下半部。

②“郄”,萧本、仁和寺本均作“却”,疑误。据文义当作“郄”字。

其病小指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掖支,缺盆纫痛,不可左右摇。

纫,女巾反,谓转展痛也。

平按:“挛”下,《甲乙》有“急”字。“纫”《灵枢》、《甲乙》均作“纽”。

治在燔针劫刺,

病脉针灸之,言筋病但言燔针者,但针灸、汤药之道,多通疗百病,然所便非无偏用之要也。

以知为数,

所以惟知病差为针度数,如病筋痛,一度劫刺不差,可三四度,量其病差为数也。

以痛为输,

输,谓孔穴也。言筋但以筋之所痛之处,即为孔穴,不必要须依诸输也。以筋为阴阳气之所资,中无有空,不得通于阴阳之气上下往来,然邪入腠袭筋为病,不能移输,遂以病居痛处为输,故曰:筋者无阴无阳,无左无右,以候痛也。《明堂》依穴疗筋病者,此乃依脉引筋气也。

名曰仲春痹。

圣人南面而立,上覆于天,下载于地,总法于道,造化万物,故人法四大而生,所以人身俱应四大。故正月即是少阳,以阳始起,故曰少阳;六月少阳,以阳衰少,故曰少阳。二月大阳,以其阳大,故曰大阳;五月大阳,以阳正大,故曰大阳。三月、四月阳明,二阳相合,故曰阳明。十二经筋,感寒、湿、风三种之气所生诸病,皆曰筋痹。筋痹燔针为当,故偏用之。余脉、肉、皮、筋等痹,所宜各异也。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上,上结外踝,上循胻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菟之上,后者结于尻;

其支者,起外辅骨,凡有二支也。故前支上结伏菟,后支上走髀,结于尻前也。

平按:“次指”下,《灵枢》无“之上”二字;“胻”作“胫”。“伏菟”下,《甲乙》无“之上”二字。

其直者,上□乘季胁,上走掖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

□,季胁下也,以沼反。

平按:“□乘”《灵枢》、《甲乙》作“乘□”。

其直者,上出掖,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颠上,下走颔,上结于鼽;其支者,结目外眦为外维。其病足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中筋急,前引髀,后引尻,上乘眇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

外维,大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少阳为目外维。

平按:《灵枢》“鼽”作“□”,;“结目外眦”作“结于外眦”;“小指”上,无“足”字,《甲乙》同。“腘中”《灵枢》、《甲乙》无“中”字。

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可开,

此筋本起于足,至项上而交,至左右目,故左箱有病,引右箱目不得开,右箱有病,引右箱目不得开也。

上过右角,并乔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春痹。

乔脉至于目眦,故此筋交颠,左右下于目眦,与之并行也。筋既交于左右,故伤左额角,右足不用;伤右额角,左足不用,以此维筋相交故也。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

刺疟者,刺足阳明十指间,是知足阳明脉入于中指内间外间,脉气三指俱有,故筋起于中指并中指左右二指,故曰中三指也。有本无“三”字。髋骨如臼,髀骨如枢,髀转于中,故曰髀枢也。

其直者,上循□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于少阳;直者,上循伏菟,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结,

布,谓分布也。

平按:“□”《灵枢》、《甲乙》作“骭”。“至缺盆结”《灵枢》、《甲乙》作“至缺盆而结”。

上颈,上侠口,合于鼽,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为目上纲,阳明则为目下纲;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

大阳为目止纲,故得上眦动也;阳明为目下纲,故得下眦动也。

其病足中指支,□转筋,脚跳坚,伏菟转筋,髀前肿,颓疝,腹筋急,引缺盆颊口卒噼,急者目不合,热则筋施纵,目不开。

寒则目纲上下拘急,故开不得合也。热则上下缓纵,故合不得开。噼音僻。

平按:“□”《灵枢》作“胫”,《甲乙》同。“颓”《灵枢》作“□”。“腹筋急”《甲乙》作“腹筋乃急”。“颊口”《灵枢》、《甲乙》作“及颊”;“卒噼”作“卒口僻”。《灵枢》“纵”上无“施”字。“噼”袁刻作“僻”,下同,据原本更正。

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施纵缓,不胜故噼。

足阳明筋侠口过颊,故曰颊筋。移,谓引口离常处也。不胜,谓热不胜其寒,所以缓口移去,故喎噼也。

平按:“缓不胜”《灵枢》、《甲乙》作“不胜收”。

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

马为金畜,克木筋也,故马膏疗筋急病也。桂酒泄热,故可疗缓筋也。

以桑鉤鉤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与坐等,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噉美炙,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春痹。

以新桑木粗细如指,以绳系之,拘其缓箱,挽急箱。仍于壁上为坎,令与坐等,坎中生桑炭火。以马膏涂其急箱,犹须饮酒噉炙,和其寒温。如此摩拊饮噉,为之至三,自得中平。噉,徒敢反。拊,摩也,音抚。

平按:“炭”《灵枢》、《甲乙》作“灰”。“噉”《甲乙》作“啖”。“美炙”《灵枢》作“美炙肉”,《甲乙》作“炙肉”。注“粗”,袁刻作“剉”。

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上结于膝内辅骨,

膝内下小骨辅大骨者,长三寸半,名为内辅骨也。

平按:“上结于膝”《灵枢》、《甲乙》作“上络于膝”。

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

阴器,宗筋所聚也。

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胁,散于胸中;其内者,著于脊。

循腹里,即别著脊也。

平按:“胁”《灵枢》作“肋”。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纫痛,上引脐与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曰仲秋痹。

七月足之少阴,始起,故曰少阴;十二月手之少阴,以其阴衰,故曰少阴。八月足之大阴,以其阴大,故曰大阴;十一月手之大阴,以其阴正大,故曰大阴。九月足之厥阴,十月手之厥阴,交尽,故曰厥阴。八月筋感三气之病,名曰筋痹。有本以足大阴为孟春,足少阴为仲秋,误耳。

平按:“内辅”下,《灵枢》、《甲乙》有“骨”字;“纫”均作“纽”;“上引脐与两胁痛”《甲乙》作“上脐两筋痛”。“仲秋”《灵枢》作“孟秋”,《甲乙》同。本注“孟春”,恐系“孟秋”传写之误。

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大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踝,与足大阴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平按:“并”上,《甲乙》有“入足心”三字;“并”下,《灵枢》有“足”字。“结于踝”《灵枢》、《甲乙》“踝”作“踵”;“足大阴”均作“大阳”。]并大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侠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病在此者主痫痸及痓,在外者不能俛,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俛,阴病者不能仰。

痸,充曳反。痓,擎井反,身强急也。在此,谓在足少阴也。在小儿称痫,在大人多称癫。背为外为阳也,腹为内为阴也。故病在背筋,筋急故不得低头也;病在腹筋,筋急不得仰身也。

平按:“循脊内侠膂”《甲乙》作“循膂内侠脊”。“痸”,医统本《灵枢》作“瘛”,道藏本《灵枢》作“瘈”,《甲乙》同。“痓”《灵枢》作“痉”。

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在内者熨引饮药,

痛在皮肤筋骨外者,可疗以燔针;病在腹胸内者,宜用熨法及道引并饮汤液药等也。

此筋折纫发数甚者,死不治,名曰孟秋痹。

其筋转痛,轻而可为燔针;若折曲纫发之甚,死而不疗也。

平按:《灵枢》、《甲乙》“纫”均作“纽,纽”二字;“孟秋”均作“仲秋”。“发”,袁刻误作“缓”。

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于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结络诸筋。

三阴及足阳明筋皆聚阴器,足厥阴屈络诸阴,故阴器名曰宗筋也。

平按:“上循胫”《甲乙》作“上冲胻”。“结络诸筋”,《灵枢》无“络”字;“筋”《甲乙》作“经”。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其病筋者,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曰季秋痹。

妇人挺长为病,丈夫挺不收为病。阴气,即丈夫阴气,谓阳气虚也。阳气虚,故缩或不收,得阴即愈。

平按:“阴气”《甲乙》作“阴器”。“其病筋者”,《灵枢》、《甲乙》“病”下有“转”字;“燔”上均有“治则”二字。

手太①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兑骨之后,弹之应于小指之上,上入结于掖下;

手小指表,名上。肘兑②,谓肘内箱尖骨,名曰兑骨。应,引也。

①“太”,萧本作“大”。今据仁和寺本改。

②“肘兑”,人卫本注曰:疑当作“肘内兑骨”四字。

其支者,后走掖后廉,上绕肩甲,循颈出足太③阳之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其直者,出耳上,下结于□,

含感反。

平按:“后走掖后廉”《甲乙》作“从掖走后廉”;“上绕肩甲”作“上绕臑外廉上肩胛”。“□”《灵枢》、《甲乙》均作“颔”。

③“太”,萧本作“大”。今据仁和寺本改。

上属目外眦。其病小指支痛,肘内兑骨后廉痛,循臂阴入掖下,掖下痛,掖后廉痛,绕肩、肩甲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能视,

臂臑肉④为臂阴也。瞑,目闭也,音眠。

平按:“支痛”二字,《甲乙》作“及”。

④“肉”,人卫本注曰:疑“内”之误。

颈筋急则为筋痿颈肿,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为肿者,伤而兑之。其支者,上曲耳,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额结于角,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夏痹。

筋痿,此之谓也。筋痿颈肿者,皆是寒热之气也。故疗寒热筋痿颈肿者,可以针伤于兑骨后弹应小指之处,兑之令尽。兑,尖锐尽端也。或为伤⑤复也。六月手之少阳,正月足之少阳,五月手之太阳,二月足之太阳,四月手之阳明,三月足之阳明,筋于此时感气为病,故曰仲夏等痹也。

平按:“颈筋急”、“颈肿”,“颈”字袁刻作“头”,《灵枢》、《甲乙》均作“复”。“上曲耳”,“耳”字,《灵枢》作“牙”,《甲乙》注同。又注“筋痿”,袁刻“痿”误作“瘘”。

⑤“伤”,人卫本注曰:疑当在“或为”之前,《灵枢》、《甲乙》“伤”正作“复”。

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耳,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颌,结于角。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舌卷。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夏痹。

曲颊,在颊曲骨端。足少阳筋循颈向曲颊后,当曲颊入系舌本,谓当风府下,舌根后,故风府一名舌本也。

平按:“腕上”,赵府本《灵枢》作“腕中”。“曲耳”《灵枢》、《甲乙》

作“曲牙”;“颌”均作“颔”。“其病”袁刻误作“是病”。

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捥,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髃;其支者,绕肩甲,侠脊;直者,从肩髃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鼽;

肩髃,肩角也,音隅,又音偶也。

平按:“肘外”《甲乙》无“外”字;“上臑”作“上绕臑”。“肩甲”《灵枢》、《甲乙》均作“肩胛”。“鼽”《灵枢》作“□”。

其直者,上出手太①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其病当所过者肢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夏痹。

其筋左右交络,故不得左右顾视。今经不言上右角、络头、下左□,或可但言一边也。

平按:“□”《灵枢》、《甲乙》均作“颔”。“肢”下,《甲乙》无“痛及”二字。

①“太”,萧本原作“大”。今据仁和寺本改。

手太②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

大指表名为上,循手向胸为上行也。

平按:“鱼”下,《甲乙》有“际”字。

②“太”,萧本原作“大”。今据仁和寺本改。

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于肘中,上臑内廉,入掖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

大阴脉行,故在臑也。肩端之骨名肩髃,是则后骨之前,即肩前髃也。

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下抵季肋。

贲,谓膈也。筋虽不入脏腑,仍散于膈也。

平按:“合贲下”《甲乙》作“合胁下”。“下抵季肋”《灵枢》作“抵季胁”。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其成息贲者,胁急吐血。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息,谓喘息。肺之积,名息贲,在右胁下,大如杯,久不愈,令人洒浙振寒热、喘咳、发肺痈也。

平按:“其成息贲者”《灵枢》、《甲乙》作“甚成息贲”。

名曰仲冬痹。

十二月手之少阴,七月足之少阴,十一月手之大阴,八月足之大阴,十月手心主厥阴,九月足厥阴,筋于此时感气为病,名为仲冬痹也。十二经脉,足之三阴三阳,配十二月,手之三阴三阳,配甲乙等数,与此十二经筋不同,良以阴阳之气,成物无方故耳。

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③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掖下,下散前后侠胁;其支者,入掖,下散胸中,结于贲,

结于膈也。

平按:“与太阴之筋并行”《甲乙》作“与大阳之经并行”。“贲”《灵枢》、《甲乙》均作“臂”。

③“太”,萧本原作“大”。今据仁和寺本改。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及胸痛息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冬痹。

当此筋所过之处为痹,即是所行之筋为病也。

平按:“转筋”下,《灵枢》有“前”字,《甲乙》有“痛手心主前”五字。

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兑骨,上结肘内廉,上入掖,交太阴,伏乳里,结于胸中,循贲,

兑骨,谓掌后当小指下尖骨也。交手太阴已,伏于乳房之里,然后结于胸也。

平按:《灵枢》、《甲乙》“伏乳”作“挟乳”;“循贲”作“循臂”。

下系于脐。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纲。其病当所过者则支转筋,筋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成伏梁唾脓血者,死不治。

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如臂,上至心下。其筋循膈下脐,在此痛下,故曰承也。人肘屈伸,以此筋为纲维,故曰肘纲也。

平按:“唾”《甲乙》作“吐”。

经筋之病,寒则筋急,热则施纵不收,阴痿不用也。

凡十二经筋,寒则急,热则纵,不用之也。

平按:“寒则”下,《灵枢》有“反折”二字,《甲乙》同。

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俛不伸。

人背为阳,腹为阴。故在阳之筋急者,反折也;在阴之筋急,则俛而不伸也。

焠刺者,刺寒急,热则筋纵,毋用燔针。

焠,千①内反,谓烧针刺之也。问曰:热病皆有行灸,筋热为病,何以不用火针?答曰:皮肉受于热病,脉通而易,故须行灸;筋自受病,通之为难,寒热自在于筋,病以痛为输,不依余输也。

平按:“纵”下,《灵枢》、《甲乙》有“不收”二字。“针”下,《甲乙》有“急刺”二字。

①“千”,萧本原作“十”。今据仁和寺本改。

名曰季冬痹。

经筋之病下,总论十二经筋;此之一句,属手少阴筋也。

足之阳明,手之太②阳,筋急则口目为辟,目眦急不能卒视,治皆如右方。

检手太阳有耳中鸣、引颔、目瞑之言,无口目辟,亦可引颔即口目辟也。皆用前方寒急焠刺也。

平按:“辟”《灵枢》作“噼”,《甲乙》作“僻”。“眦”上,《灵枢》无“目”字。

②“太”,萧本原作“大”。今据仁和寺本改。

参看

32 卷第十三身度 | 骨度 32
关于“太素/经筋”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