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突出症

(重定向自椎间盘突出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主要是因为椎间盘各组成部分(髓核纤维环软骨板),尤其是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侧)方或椎管内,从而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受到刺激或压迫,产生颈、肩、腰腿痛,麻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目录

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

一、病因:

1、腹压增高,如剧烈咳嗽便秘时用力排便等。

2、腰姿不当,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突然加以旋转则易诱发髓核突出

3、突然负重,在未有充分准备时,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易引起髓核突出。

4、腰部外伤,急性外伤时可波及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而促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5、职业因素,如汽车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易诱发椎间盘突出。

二、发病机制:

青春期后人体各种组织即出现退行性变,其中椎间盘的变化发生较早,主要变化是髓核脱水脱水后椎间盘失去其正常的弹性和张力,在此基础上由于较重的外伤或多次反复的不明显损伤,造成纤维环软弱或破裂,髓核即由该处突出,压迫神经根而产生神经根受损伤征象;也可由中央向后突出,压迫马尾神经,造成大小便障碍。 如纤维环完全破裂,破碎的髓核组织进入椎管,可造成广泛的马尾神经损害。由于下腰部负重大,活动多,故突出多发生于腰4-5与腰5-1间隙。

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一、症状体征

颈、肩、腰腿痛、麻木,特别在行走时最为明显。

1、腰痛: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患者有此症状,包括椎体型者在内。

2、下肢放射痛:80%以上病例出现此症,其中后型者可达95%以上。

3、肢体麻木:多与前者伴发,单纯表现为麻木而无疼痛者仅占5%左右。此主要是脊神经根内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受刺激之故。其范围与部位取决于受累神经根序列数。

4、肢体冷感:有少数病例(约5%~10%)自觉肢体发冷、发凉,主要是由于椎管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之故。临床上常可发现手术后当天患者主诉肢体发热的病例,与此为同一机制。

5、间歇性跛行:其产生机制及临床表现腰椎椎管狭窄者相似,主要原因是在髓核突出的情况下,可出现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病理生理学基础;对于伴有先天性发育性椎管矢状径狭小者,脱出的髓核更加重了椎管的狭窄程度,以致易诱发本症状。

6、肌肉麻痹:因腰椎间盘突(脱)出症造成瘫痪者十分罕见,而多系因根性受损致使所支配肌肉出现程度不同的麻痹征。轻者肌力减弱,重者该肌失去功能。临床上以腰5脊神经所支配的胫前肌、腓骨长短肌、趾长伸肌及姆长伸肌等受累引起的足下垂症为多见,其次为股四头肌(腰3~4脊神经支配)和腓肠肌(1脊神经支配)等。

7、马尾神经症状:主要见于后中央型及中央旁型的髓核突(脱)出症者,因此临床上少见。其主要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排便排尿障碍阳痿(男性),以及双下肢坐骨神经受累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

8、下腹部痛或大腿前侧痛: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当腰2、3、4神经根受累时,则出现神经根支配区的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另外,尚有部分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也可出现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有腰3~4椎间盘突出者,有1/3的有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其在腰4~5与腰5~骶1间隙椎间盘突出者的出现率基本相等。此种疼痛多为牵涉痛

9、患肢皮温较低:与肢体冷感相似,亦因患肢疼痛,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性血管收缩。或是由于激惹了椎旁的交感神经纤维,引发坐骨神经痛小腿足趾皮温降低,尤以足趾为著。此种皮温减低的现象,在骶1神经根受压者较腰5神经根受压者更为明显。反之,髓核摘除术后,肢体即出现发热感。

10、其他:视受压脊神经根的部位与受压程度、邻近组织的受累范围及其他因素不同,尚可能出现某些少见的症状,如肢体多汗肿胀、骶尾部痛及膝部放射痛等多种症状。

二、检查:

可行脊椎触诊和椎间盘压力测量。

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椎间盘突出症的检查化验

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1.脑脊液检查 除中央型引起椎管完全阻塞者可出现蛋白含量增高、潘氏试验及奎氏试验阳性外,通常均属正常。

2.其他化验 诸如红细胞沉降率、康华反应、类风湿因子、胶状金试验等化验检查,主要用于对其他疾患的鉴别诊断。

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症

可发生以下并发症

可合并马尾神经压迫综合征

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日常生活中应多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椎间盘突出症的西医治疗

手术疗法

手术治疗时,对病人实行开放性手术消除突出的椎间盘,以达到治愈的目的。虽然效果显著,但手术往往难度大,危险性极高,且创伤较大,更有甚者会影响到脊柱的稳定性,并可能留下后遗症,患者往往惧怕开刀。通常术后恢复期为3个月,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学习生活。 重点关键是解除神经根刺激或压迫,消除神经炎症,促进神经修复等,其特点是见效快。但投资大,风险大,而且临床上有严格的适应症状:疼痛剧烈,经过长期非手术治疗确实不能缓解;椎间盘突出物较大或粘连、钙化导致侧隐窝、椎管狭窄(非黄韧带肥厚等肌性狭窄)严重的;神经根刺激或压迫后血管供血障碍引起的下肢肌肉委萎缩,肌力明显下降明显的,当然手术也存在感染性神经损伤、神经筋膜等形成纤维疤痕组织,使神经根粘连,引起“术后再发性疼痛”;以及腰椎稳定性差,引起慢性腰痛,变天反映加重等后遗症。

介入疗法

介入疗法中,药物化学溶解突出的髓核,该疗法已有30年历史,其本质是化学药物与椎间盘组织发生反应,使椎间盘中压迫神经的组织溶解、吸收、排出而消除压迫症状。初的药物是木瓜酶,因起临床副作用较大,现已淘汰,6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用胶原酶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1973年进行胶原酶制剂药理研究,研究证明胶原酶在生理酸碱度和温度能选者性的水解椎间盘内的结构胶原蛋白结构(在椎间盘中约占纤维环干重50/,占髓核干重20/-30),当腰椎间盘水分随着年龄因素含量下降,相应的胶原蛋白含量增加。

治疗

所以胶原酶注射对胶原蛋白的溶解使椎间盘体积减小,减轻或解除对神经组织的刺激、压迫,临床痛苦症状减轻,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他不会溶解神经周围的其他组织,骨刺等,对证治疗临床优良率百份之77,十年复发率百份之23,因此,临床最使用于影象学确诊为椎间盘突出侧型和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有腰椎管理、狭窄患者;患者腰椎间盘突出、钙化、游离型、脱垂型、死骨型者;马尾神经表现为大小便功能严重障碍者;糖尿病肿瘤精神病神经官能症等严重器质性疾病皮肤过敏、孕妇等。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药物、牵引、推拿针灸封闭等法,适合于初发或病情较轻的病例。其疗法目的是促使突出部位回纳,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大椎间隙以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刺激,但此疗法多数不能彻底消除和回纳突出的椎间盘。目前,具备相当科研实力的机构,均要求保守治疗结合其他治疗同时进行,方可取得出众效果。

椎间盘突出患者不要穿任何带跟的鞋,高跟鞋有害是常识,而中跟鞋和坡跟鞋的作用也一样,都是让重心前移,容易导致脊柱弯曲加大,与高跟鞋相比只是程度的问题,而且学术界早就指出,中跟鞋有益健康是伪科学。这个不利因素很容易被忽视,对于椎间盘突出患者,是雪上加霜,需要康复锻炼的患者更要注意。

只要人体重心向后移动,就可以矫正姿势有利于脊柱的挺拔减小腰椎曲度,减缓症状,有益无害,矫正一点是一点,症状减轻后,仍然要坚持一段时间作为巩固,巩固期内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巩固期是必须的,防止复发是患者特别需要注意的。巩固期内也要注意温和锻炼的康复锻炼原则,切忌急躁和急于求成,防止过量运动超过自身耐受

参看

关于“椎间盘突出症”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