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紫珠

在2001年1月15日 (一) 08:00由 (讨论)所做的修订版本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新修订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乔木紫珠

(《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紫珠(《云南中草药选》),木紫珠、大树紫珠(《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梅发破(傣名)。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南洋紫珠的根、叶。

【植物形态】南洋紫珠

常绿乔木,高3~10米,全株有星状茸毛。茎圆柱形。单叶对生,革质,长椭圆形,长15~24厘米,宽7~9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毛较少,下面被极密而带污黄色毛,全缘,侧脉7~9对.多花密集排成腋生聚伞花序,花小,紫红色。核果浆果状,球形,直径约2毫米,呈紫红色。花期夏季。

多生于路旁或疏林中。分布云南、广西等地。

【采集】根,全年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叶,夏季采收。

性味】《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性平,味苦。"

【功用主治】《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凉血止血。治外伤出血消化道出血衄血妇女崩漏。"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撒敷患处。

关于“乔木紫珠”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