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1个中途的修订版本没有显示) | |||
第1行: | 第1行: | ||
- | + | {{Infobox University | |
- | + | |name =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 |
- | == | + | |native_name = {{lang|en|Li Ka Shing Faculty of Medicine}},<br>{{lang|en|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 | + | |image_name =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i Ka Shing Faculty of Medicine 1.jpg | |
+ | |image_size = 500px | ||
+ | |caption =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外观 | ||
+ | |type = 大学学院 | ||
+ | |latin_name = | ||
+ | |motto = | ||
+ | |mottoeng = | ||
+ | |established = 1887年(香港华人西医书院)<br>1911年(港大医学院) | ||
+ | |endowment = | ||
+ | |President = [[马斐森]]教授 | ||
+ | |dean = [[梁卓伟]]教授 | ||
+ | |vice_chancellor = | ||
+ | |head_label = | ||
+ | |head = | ||
+ | |city = [[香港岛]] | ||
+ | |country = | ||
+ | |students = | ||
+ | |undergrad = 2000 | ||
+ | |postgrad = 1300 | ||
+ | |free_label = | ||
+ | |free = | ||
+ | |colours = | ||
+ | |website = http://www.med.hku.hk/v1/ | ||
+ | |campus = [[市区]] | ||
+ | |athletics = | ||
+ | |logo = | ||
+ | | image_size = | ||
+ | |affiliations = [[玛丽医院]]<br>[[香港大学]] | ||
+ | |}} | ||
- | + |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原称'''香港大学医学院''')为一所坐落于香港岛的医科学院。其校址离大学本部有数公里之远,邻近作为其教学及研究基地的香港[[玛丽医院]]。学院现提供医学、[[中医学]]、[[护理学]]、[[药学]]及[[生物医学]]的教育与研究项目。除[[中医]]课程则采用中英双语教学外,所有课程均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主要的教学医院为位于附近的玛丽医院。 | |
- | + | '''港大医学院'''为香港仅有的两所医学院之一,也是香港仅有的两所提供医学和药学高等教育的机构。另一所为[[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历史== | ==历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院的前身是创立于1887年的'''香港华人西医书院''',于1907年更名为'''香港西医书院''',<ref>{{cite news |url =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mobile/hong_kong_review/2011/06/110614_hkreview_beijingunijianewest.shtml | title =香港观察:冠名背后的文化信息 | publisher = BBC中文网 | accessdate = 2011年6月14日 }}</ref> 是远东其中一所历史最悠久的西医教育机构,亦是港大的创校学院。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曾[[习医]]于此,为书院第一届毕业生,并以优异成绩毕业。1910年香港大学成立,香港西医书院并入香港大学成为其医学院,初期使用[[西营盘赛马会分科诊所|西区国家医院]]作为教学医院。1937年玛丽医院启用,成为医学院新的教学医院。 | |
- | {{ | + | |
+ | 2002年,位于香港岛西高山沙宣道近罗富国径一带(罗富国师范学院原址)的新校舍落成。2006年1月1日,医学院正式命名为“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 ||
+ | |||
+ | ==事件== | ||
+ | |||
+ | ===命名争议=== | ||
+ | |||
+ | 2005年5月7日,香港大学宣布获李嘉诚及李嘉诚基金会承诺十亿港元捐款,5月18日港大建议将医学院命名为'''李嘉诚医学院'''以表彰李嘉诚及其基金会的慷慨捐赠,并获港大校务委员会一致通过。此决定曾引起医学院旧生的关注及反对,但经咨询后校方表示将维持原来决定,而李嘉诚亦发公开信表示“没有改变自己的看法”。香港大学医学院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命名为“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 ||
+ | |||
+ | 反对把医学院命名人士有前香港立法会医学界议员郭家麒,他声言将发起全球港大医学院校友筹款,以赎回医学院原名。另一港大医学院校友谢鸿兴亦反对命名,命名当日亦会发起抗议活动。 | ||
+ | |||
+ | ===丑闻=== | ||
+ | * [[林兆鑫]]院长 | ||
+ | |||
+ | 2008年5月23日,廉政公署落案起诉曾任医学院院长的林兆鑫33项欺诈和盗窃罪,指他涉嫌于2003年至2006年出任港大医学院院长期间,处理逾20名玛丽医院私家症病人的医疗费用时涉嫌[[学术欺诈|欺诈]],以及盗窃了3名捐款人的捐款,涉及款项逾400万元,并加控一项“身为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名。<ref>[http://www.icac.org.hk/tc/news_and_events/pr2/index_uid_829.html “港大”前医学院院长行为失当判囚二十五个月]廉政公署新闻稿,2009年9月3日</ref> 2009年9月,林兆鑫承认该项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被判入狱25个月。<ref>{{cite news |url = http://news.google.com/news/story?ncl=d70ot7yLlAp3i3MgOVVYPqCKecG4M&hl=zh-TW&topic=n&ned=hk | title = 林兆鑫诚信破产 随时钉牌 | publisher = Google | accessdate = 2009-9-4 }}</ref> | ||
+ | * 行政主任盗公款 | ||
+ | |||
+ | 港大医学院[[外科学]]系前女行政主任陈秀红,于04至06年间在未获授权下使用两张港大医疗技能发展中心的公司信用卡,签帐购物及现金透支,款项达302万元,以作私人用途,事件在07年揭发,被廉政公署落案起诉。2010年5月5日,41岁被告陈秀红于区域法院承认一项身为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名,法官指该中心在两年内都不能揭发被告的罪行,认为应有核数师查数。法庭质疑为何学系一直懵然不知。涉案医疗技能发展中心案发时的负责人为已退休外科学系系主任黄健灵。<ref>[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505/4/huic.html 女职员信用卡盗港大300万 官质疑医学系懵然不知] 明报 2010年5月6日</ref> | ||
+ | |||
+ | ==参考文献== | ||
+ | |||
+ | {{Reflist}} | ||
- | == | + | ==外部连结== |
- | + | *{{official|http://www.hku.hk/facmed/index.html}}{{en}} | |
- | + | [[Category:香港医学院校]] | |
- | == | + | |
- | *[http:// | + | ==参考来源== |
+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E5%A4%A7%E5%AD%B8%E6%9D%8E%E5%98%89%E8%AA%A0%E9%86%AB%E5%AD%B8%E9%99%A2 维基百科-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
在2014年8月11日 (一) 22:36的最新修订版本
A+医学百科 >>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 |
---|---|
Li Ka Shing Faculty of Medicin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
![]()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外观 |
|
创建时间 | 1887年(香港华人西医书院) 1911年(港大医学院) |
学校类型 | 大学学院 |
校长 | 马斐森教授 |
院长 | 梁卓伟教授 |
本科生 | 2000 |
研究生 | 1300 |
校址 | 香港岛 |
校园环境 | 市区 |
隶属于 | 玛丽医院 香港大学 |
网站 | http://www.med.hku.hk/v1/ |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原称香港大学医学院)为一所坐落于香港岛的医科学院。其校址离大学本部有数公里之远,邻近作为其教学及研究基地的香港玛丽医院。学院现提供医学、中医学、护理学、药学及生物医学的教育与研究项目。除中医课程则采用中英双语教学外,所有课程均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主要的教学医院为位于附近的玛丽医院。
港大医学院为香港仅有的两所医学院之一,也是香港仅有的两所提供医学和药学高等教育的机构。另一所为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目录 |
历史
学院的前身是创立于1887年的香港华人西医书院,于1907年更名为香港西医书院,[1] 是远东其中一所历史最悠久的西医教育机构,亦是港大的创校学院。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曾习医于此,为书院第一届毕业生,并以优异成绩毕业。1910年香港大学成立,香港西医书院并入香港大学成为其医学院,初期使用西区国家医院作为教学医院。1937年玛丽医院启用,成为医学院新的教学医院。
2002年,位于香港岛西高山沙宣道近罗富国径一带(罗富国师范学院原址)的新校舍落成。2006年1月1日,医学院正式命名为“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事件
命名争议
2005年5月7日,香港大学宣布获李嘉诚及李嘉诚基金会承诺十亿港元捐款,5月18日港大建议将医学院命名为李嘉诚医学院以表彰李嘉诚及其基金会的慷慨捐赠,并获港大校务委员会一致通过。此决定曾引起医学院旧生的关注及反对,但经咨询后校方表示将维持原来决定,而李嘉诚亦发公开信表示“没有改变自己的看法”。香港大学医学院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命名为“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反对把医学院命名人士有前香港立法会医学界议员郭家麒,他声言将发起全球港大医学院校友筹款,以赎回医学院原名。另一港大医学院校友谢鸿兴亦反对命名,命名当日亦会发起抗议活动。
丑闻
- 林兆鑫院长
2008年5月23日,廉政公署落案起诉曾任医学院院长的林兆鑫33项欺诈和盗窃罪,指他涉嫌于2003年至2006年出任港大医学院院长期间,处理逾20名玛丽医院私家症病人的医疗费用时涉嫌欺诈,以及盗窃了3名捐款人的捐款,涉及款项逾400万元,并加控一项“身为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名。[2] 2009年9月,林兆鑫承认该项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被判入狱25个月。[3]
- 行政主任盗公款
港大医学院外科学系前女行政主任陈秀红,于04至06年间在未获授权下使用两张港大医疗技能发展中心的公司信用卡,签帐购物及现金透支,款项达302万元,以作私人用途,事件在07年揭发,被廉政公署落案起诉。2010年5月5日,41岁被告陈秀红于区域法院承认一项身为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名,法官指该中心在两年内都不能揭发被告的罪行,认为应有核数师查数。法庭质疑为何学系一直懵然不知。涉案医疗技能发展中心案发时的负责人为已退休外科学系系主任黄健灵。[4]
参考文献
- ↑ 香港观察:冠名背后的文化信息. BBC中文网 [2011年6月14日].
- ↑ “港大”前医学院院长行为失当判囚二十五个月廉政公署新闻稿,2009年9月3日
- ↑ 林兆鑫诚信破产 随时钉牌. Google [2009-9-4].
- ↑ 女职员信用卡盗港大300万 官质疑医学系懵然不知 明报 2010年5月6日
外部连结
参考来源
关于“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留言: | ![]()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