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息
对
颅息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颅息''',[[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颅囟]]。属[[手少阳三焦经]]。在[[头部]],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三分的交点处。布有[[耳大神经]]和耳小神经的吻合支,及耳后动、[[静脉]]。主治[[头痛]]、[[耳鸣]]、[[耳聋]]、[[惊痫]]、[[抽搐]]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分类:人体穴位]][[分类:中医]] {{百科小图片|bkf8h.jpg|}} [[颅息]] luxi (SJ19) 【标准定位】在[[头部]],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上的上、中1/3交点处。 【取法】正坐或侧伏位,于[[耳后发际]],当瘈脉与角孙沿耳轮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穴位]]解剖】本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皮肤由[[耳大神经]]分布。皮内含有大量有毛囊、[[汗腺]]和[[皮脂腺]]。皮肤[[筋膜]]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其内除上述皮[[神经]]外还有耳后动、[[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刺入枕额肌的[[肌腹]],该肌腹由[[面神经]]的耳后支支配。 【功用】通窍聪耳,泄热镇惊。 【主治[[病症]]】 头面[[五官科]][[疾病]]:[[耳鸣耳聋]],[[耳肿]]流脓,[[中耳炎]],[[头痛]],[[视网膜出血]]。 [[神经系统疾病]]:[[小儿惊风]],瘈疭,[[呕吐]]涎沫。 [[呼吸系统]]疾病:[[喘息]][[哮喘]]。 其他疾病:身热,[[胁肋痛]]不得转侧。 【刺灸法】 刺法:平刺0.3-0.5寸,局部酸胀。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颅息: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颅囟]]。属[[手少阳三焦经]]。在头部,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三分的交点处。布有耳大神经和耳小神经的吻合支,及耳后动、静脉。主治头痛、[[耳鸣]]、[[耳聋]]、[[惊痫]]、[[抽搐]]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分类:中医]][[分类:人体穴位]][[分类:针灸]]
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百科小图片
(
查看源码
)
返回到
颅息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