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氨酸酶
对
酪氨酸酶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百科小图片|bk7ye.jpg|}} [[酪氨酸酶]]是黑素合成的关键酶,可能是[[白癜风]][[自身免疫]]的重要[[抗原]]。最近发现部分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有酪氨酸酶[[抗体]],且与白癜风[[临床类型]]和分期密切相关。提示自身免疫性白癜风发病机制与酪氨酸酶抗体水平有关,为其[[免疫治疗]]提供依据。酪氨酸酶抗体可以作为白癜风活动性的一个指标。 酪氨酸酶(TYR)是一种75kD含铜酶,来源于[[胚胎]][[神经]]峭[[细胞]],是黑素[[代谢]]和[[儿茶酚胺]]的关键酶。Spritz等[1]证实人TYR是一种铜[[结合蛋白]],有铜A和铜B[[位点]]。离子铜特异性能与人TYR结合,一个位点的铜结合可以促进另一个位点的铜结合。[[组氨酸]]在铜B位点协调其结合。TYR的[[多肽]]链的适当折叠对铜结合及其[[催化]]活性是关键性的,TYR[[突变]]可中断铜结合使其催化活性丧失。眼、[[皮肤]][[白化病]]是由于TYR[[基因突变]]所致,该病TYR阳性患者色素性皮肤损害发生率高[2]。[[超氧化物]]负离子(O2-)能穿透[[黑素细胞]](MC)[[入胞]]内,TYR通过利用O2-保护MC,免受O2-[[细胞毒]]作用[3,4]。在[[黑素瘤]]患者黑素瘤细胞(MMC)和MC中抗氧化系统失衡,内源性反应性氧生成,细胞内不能抵御内源性超氧化物的攻击[5]。白癜风患者血清中TYR抗体的生成,提示白癜风的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 ==酪氨酸酶的[[抗原性]]== 酶是多种自身免疫紊乱性[[疾病]]的[[自身抗原]][6],TYR作为抗原必需具备下列条件:①酶活跃性;②[[免疫原性]];③能诱导识别自身的抗体。 TYR能暴露于[[免疫系统]]中,从恶性或正常[[色素细胞]]来源的TYR,可以作为[[自身抗体]]产物的靶抗原;TYR与[[蛋白酶]]等无[[交叉反应]],提示抗TYR抗体对TYR是特异性的,MC能表达MHCⅡ[[类分子]],可作为抗原递呈细胞。人MMC能分泌TYR,TYR抗体在黑素瘤患者血清中发现,其它[[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则没有,提示[[恶性黑素瘤]]可产生抗TYR的抗体[7,8],TYR[[基因]]编码抗原能被黑素瘤[[细胞毒性]]T细胞(CTL)识别[9],显示系统免疫系统能对TYR发挥作用[10]。 哺乳动物[[黑素生成]]由多个[[基因位点]]共同参与调控。不同位点基因及相关[[蛋白]]具有多种特征性结构位点(B位点,C位点,S位点和P位点)。哺乳动物色素细胞[[调节基因]]有多种,这些基因的最大特点是定位于C位点(C-allbino locus),编码TYR。鼠C位点基因长70kb,定位第7号[[染色体]],人C位点基因长50kb,定位11号染色体。鼠及人C位点基因均含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TYR是一种膜[[糖蛋白]],可在MC中特异性表达。B位点(brown locus)基因编码TRP-1(gp75)。鼠B位点基因长18kb,有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定位14号染色体。人B位点[[基因定位]]第9号染色体。TRP-1能在MC中表达且定位[[黑素体]]膜,具[[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氧化酶]]活性。S位点(slaty locus)基因编码TRP-2,小鼠S位点基因位于第14号染色体,为多巴色素[[异构酶]]。鼠及人P位点(Pmel-17 locus)基因编码stablin蛋白,人及鼠P位点基因定位第10、12号染色体,参与黑素合成终末途径的调节。 TYR、gp75、TRP-2结构相似,其[[基因产物]]有下列特点:①高[[同源性]]([[氨基酸]]序列相同40%,相似45%)。②分子量几乎相同。③[[三级结构]]有高度[[保守序列]][[半胱氨酸]][[残基]]。④具有[[酶活性]]铜结合位点。⑤含有跨膜区。 TYR是黑素合成的关键酶,其已知的氨基酸序列含有一段前导[[信号肽]]和一个跨膜结构基元(motif),与黑素体膜上的锚定蛋白(anchorin)相一致。HLA-A2递呈TYR抗原,不同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克隆识别具有活性基元的九[[肽]]LLAVLYCLL,说明TYR在不同个体的表达呈相当高的同源性。TYR的表达均一性优于TRP-2,表达频率亦较TRP-1高。除CD8+T细胞外,人CD4+T细胞也能特异性识别TYR基因编码的相关抗原。黑素瘤患者中检出TYR,TYR是MMC上的[[分化抗原]]。可作为主动[[免疫]]的良好抗原靶。TYR既受MHC-Ⅰ限制,又受MHC-Ⅱ限制的黑素瘤[[共同抗原]],诱生的CD8+T细胞和CD4+T细胞均能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应答。TRP-1[[原位杂交]]证实编码基因位于人第9号染色体q23区,为IgG抗体识别抗原,具有DHI-2[[羧酸]]氧化酶活性,非突变型TRP-1抗原可被HLA-A31特异性CTL识别。外源性TRP-1cDNA在MMC等中表达。gp100即MC/MMC特异性蛋白Pmel-17,免疫电镜证实gp100主要位于Ⅰ、Ⅱ期黑素体膜,广泛表达于人MMC(50%)。HLA-A2 mMC的gp100可被自体[[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识别。识别部位是十肽LLDGTATLRL(aa457-486),从gp100提取的十肽能体外诱导TIL,将TIL细胞与IL-2[[配伍]]应用于HLA-A2+黑素瘤患者,可消除自发性黑素瘤的转移灶。 ==酪氨酸酶抗体== ===(一)检测方法:=== TYR抗体在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检出。Song等[11]1994年用[[细菌]]合成人TYR,[[免疫印迹法]]检测TYR抗体。这种方法相对不敏感且不能定量检测。Baharav等[12]1996年使用[[蘑菇]]TYR,ELISA法检测TYR抗体,此法敏感,但所用蘑菇TYR与人TYR同源性低。而Xie等[13]1996年则用人MC提取物作为TYR的来源,[[免疫沉淀法]]等检测TYR抗体。Kemp等[14]1997年采用放免法(RIA)检测TYR抗体。近来此法已被用来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15-17]。这种方法能敏感定量检测抗体。 ===(二)产生、特点、特性:=== 1.抗TYR抗体的产生:用人TYR cDNA[[转染]]L细胞,获得L-TY细胞,免疫同源性C3H鼠,即用5×106L-TY细胞与等量Frend[[佐剂]]混合,[[腹膜]]内注入有6周鼠龄的雌性C3H鼠体内,每次间隔2周,第3,4次用5×106细胞裂解物与等量Frend佐剂混合免疫动物。第4次注射后3天,抽血,分离血清,同时用未转染L细胞去除非特异反应性成分,结果用人TYR cDNA转染L[[细胞免疫]]的8只C3H鼠中,4次免疫后,有4只对TYR cDNA转染L细胞的鼠[[血清抗体]][[滴度]]>10-4,C3H鼠免疫前及正常鼠对L-TY细胞无反应性。用L-TY细胞免疫动物获得的血清能沉淀L-TY和有色素MMC细胞裂解物。免疫沉淀法可见分子量为70kD~80kD的宽幅条带,可能为TYR[[生物合成]][[中间代谢]]产物,未转染L细胞,TYR阴性无色素MMC中未见特异性条带。 2.免疫印迹法检测TYR抗体:用抗TYR血清10-3稀释度,在TYR转染L细胞和有色素MMC可见细胞内颗粒[[染色]],[[亲代]]L细胞内无胞内染色,在L-TY细胞,细胞内染色颗粒位于核周和[[胞质]]内。无色素MMC,不表达TYR mRNA,无TYR活性,与TYR抗体无相互作用。有色素MMC和培养MC,高度表达TYR活性,黑素形成多,[[细胞质]]颗粒深度染色。 [[单克隆抗体]]TA99能识别TRP-1糖蛋白,TA99能与人有色素MMC表达的TRP-1和转染L-GP细(用编码TRP-1全长cDNA转染鼠L细胞获得)表达的全长人TRP-1cDNA相互作用,且免疫耗竭实验证实TA99不耗竭能产生分子量为70kD~80kD条带的抗TYR血清,[[免疫荧光]]分析抗TYR抗体与TRP-1,TYR l-GP细胞无相互作用,抗TYR抗体不沉淀来自L-GP细胞的TRP-1。 3.TYR抗体使TYR活性丧失:免疫鼠血清能沉淀鼠MMC,L-TY细胞裂解物,提示免疫鼠血清能灭活有色素MMC及L-TY细胞TYR的活性,加入L-多巴[[底物]]后,见黑素形成,提示TYR活性恢复,免疫沉淀时如用免疫前血清则无黑素形成[7]。 ==白癜风== ===简介=== 白癜风与TYR抗体:TYR抗体在白癜风中常常发生。Song等[11]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了26例白癜风患者血清,其中有16例(61%)可与[[重组]]TYR特异性结合。26例白癜风患者,有16例(61%)血清TYR抗体阳性,其中7例伴发非胰岛素性[[糖尿病]](IDDM)有4例(57%)、8例伴发[[桥本甲状腺炎]]有4例(50%)、3例伴发Grave病有3例(100%)、7例伴发Addison病有4例(57%)阳性。Kemp等[14]应用35S标记人TYR,放免法(RIA)检测白癜风患者血清TYR抗体。在被检测的46例白癜风患者的血清中,5例(10.9%)TYR抗体阳性,20例对照血清及10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血清阴性。Baharav等应用固相ELISA法检测18例白癜风患者(弥漫性7例,局限性1例)血清中的TYR igG[[抗体滴度]],结果(OD均值)弥漫性白癜风为0.658±0.251,局限性白癜风0.188±0.05,健康对照组0.093±0.049,显示弥漫性白癜风TYR igG抗体滴度较局限性白癜风及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这些TYR抗体与TYR的亲和力高,与b位点基因产物TRP-1没有交叉反应[12]。 大多数急性白癜风及黑素瘤患者有对MC、MMC的抗体,这些抗体在体外通过[[补体]]介导细胞毒作用和抗体依赖细胞毒作用杀伤MC。Cui等检测发现30例黑素瘤患者血清有24例(80%)、29例白癜风患者血清有24例(83%)抗体阳性,而28例对照组只有2例(7%)阳性。人及动物黑素瘤中,白癜风的出现能改变其进程。用MMC免疫动物可诱发白癜风。重组抗MMC抗体对黑素瘤有效[18]。黑素瘤伴发白癜风时预后较好,白癜风患者抗体出现的频率和水平与黑素瘤退变(regression)一致。提示抗白癜风和黑素瘤抗体作用于色素细胞(MC,MMC)上有相同的抗原,并且这些抗原能在MC和MMC上表达[19]。白癜风MC抗体既能溶解MC,致皮肤[[白斑]]形成,又能有效破坏MMC;MMC抗体也能与正常MC结合,诱导黑素瘤产生白癜风样白斑,TYR抗体则是二者之间的桥梁。 白癜风患者血清MC抗体滴度与该病活动性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50%局限性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有对MC的抗体,而弥漫性白癜风则高达93%,且弥漫性白癜风MC抗体能与MMC结合,抑制其[[增殖]]。在补体存在的情况下溶解细胞,减少体内鼠黑素瘤转移,MMC上抗体[[表位]]滴度在白癜风较健康者及黑素瘤高。黑素体是黑素合成和贮存的亚细胞器,Ando等[20]认为黑素体数量变化与TYR mRNA水平有关。UVB上调TYR mRNA水平致[[皮肤色素沉着]][21]。TYR和gp75都是黑素体转膜糖蛋白,TYR抗体与gp75没有交叉反应[22]。 白癜风患者血清含有抗MC抗体,MC抗体在Smyth鸡模型中于脱色前数周被检测到。近来黑素瘤患者血清中亦分离到TRP-1自身抗体,循环中的这些抗体被认为是导致Smyth鸡[[色素脱失]]斑的主要原因[23,24]。白癜风患者血清中TYR抗体的检出,进一步提示白癜风的[[分子]]发病机制,为[[临床分型]]、分期、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其他=== 一种皮肤及其附属物色素缺乏的[[遗传病]]。可分全身性白化病和局部性白化病两种,以前者最为常见。患者皮肤呈白色,[[毛发]]银白或淡黄色;[[虹膜]]呈淡红色或淡灰色,半透明,[[瞳孔]]淡红,[[视网膜]]无色素、羞光,[[眼球震颤]],[[视力]]下降;病人对阳光很敏感,日晒后,皮肤可增厚并发生[[鳞状上皮]][[癌]]。白化病的发病是由于[[黑色素]][[代谢障碍]]所致。正常人体内的黑色素由[[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细胞内有黑[[素小体]],它含有酪氨酸酶,这种酶能将[[酪氨酸]]转变成黑色素。白化病患者体内黑色素细胞数目正常,细胞内也有黑素小体,但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发生突变,不能合成酪氨酸酶,于是黑素小体中酪氨酸酶缺乏,不能使酪氨酸转变成黑色素,从而导致皮肤、粘膜、毛发、眼等白化。白化病有多种遗传方式。全身性白化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局部白化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眼白化病]](皮肤、毛发均正常)可为X伴性隐性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化病遍及全世界,总[[发病率]]为1/10000~1/20000。对白化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应以预防为主。禁止[[近亲结婚]]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对此病也可作[[产前诊断]]。在[[妊娠]]4~5个月时,通过[[胎儿]]镜取胎儿一小块皮肤,在电子显微境下检查胎儿是否为白化病,以避免患儿的出生,达到优生的目的。在遗传的方式上白化病是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只有当个体为隐性[[纯合子]](aa)时,才表现为白化病,通常白化病患者的父母为[[表型]]正常的[[杂合子]],其因型为(Aa)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患者同胞中也有1/4的发病风险。 ==五如何区分白化病与白癜风?== 白化病与白癜风均属于色素障碍性[[皮肤病]]。二者都是以皮肤出现白斑为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痒痛感觉。但白化病与白癜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临床多从如下几方面来区分: ===(1)发病年龄=== 白化病自出生时就有明显的“变白”表现;而白癜风为后天发生,可开始于任何年龄,但以20岁以前发病人数最多。 ===(2)家族史=== 白化病有典型的家族遗传史;白癜风的发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无大量的统计资料来证实,我国学者报告白癜风与遗传有关联者仅占3.9%~10.7%。 ===(3)好发部位=== 泛发性白化病是全身的皮肤、毛发及眼睛均变白;白癜风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好发于暴露及皱褶部位。 ===(4)白斑特点=== 白化病的皮肤全部变白,毛发呈白色或淡黄色,眼睛缺乏色素,[[畏光]],白天视物不清;白癜风的白斑仅限于局部,边缘清楚,周边色素稍深,白斑中有的散在岛屿状色素区,白斑大小、形态不一,[[物理]]刺激可诱发新的白斑或使原有白斑扩大。白斑上的毛发可以变白或者不白。 ===(5)[[病理]]检查=== 取患者皮肤组织制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白化病患者表皮黑色素完全消失;而白癜风患者白斑区黑色素减少或完全消失,而边缘则黑色素相对增加。 ===(6)治疗=== 白化病药物治疗无效,仅能通过物理方法遮光以减轻患者不适[[症状]];白癜风通过使用光敏性药物、[[激素]]及[[中药]]等治疗后白斑会减弱甚至消失。 白化病人应该注意些什么? 白化病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治疗上没有确切有效的方法。白化病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②注意保护眼睛;③避免近亲结婚。 [[分类:生物化学]][[分类:生物]][[分类:化学]][[分类:蛋白质]]
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百科小图片
(
查看源码
)
返回到
酪氨酸酶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