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咪唑类抗真菌药
对
药理学/咪唑类抗真菌药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Hierarchy header}} [[咪唑]]类(imidazoles)为合成的抗真菌药。[[抗菌作用]]与[[两性霉素]]相似,它能选择性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的14-α-去甲基酶,使14-α-甲基固醇蓄积,[[细胞膜]][[麦角固醇]]不能合成,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导致胞内重要物质丢失而使真菌死亡。本类药物在[[肝脏]][[代谢]],主要经[[胆汁]]排出,在[[肾功能不全]]时不需改变剂量。主要[[毒性]]为[[贫血]]、[[胃肠道]]反应、[[皮疹]]等 。 1.[[克霉唑]](clotrimazole)对大多数真菌具有抗菌作用,对深部真菌作用不及[[两性霉素B]]。口服吸收差,一次服3g的血[[药峰浓度]]仅1.29mg/L,t<sub>1/2</sub>为3.5~5.5小时。连续给药由于肝药酶诱导作用可使[[血药浓度降低]]。[[不良反应]]多见,目前仅局部用于治疗[[浅部真菌病]]或[[皮肤粘膜]]的[[念珠菌感染]]。 2.[[咪康唑]](miconazole)[[抗菌谱]]和[[抗菌]]力与克霉唑基本相同。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约25%~30%,且不易透过[[血脑屏障]],t<sub>1/2</sub>约24小时。[[静脉]]给药用于治疗多种[[深部真菌病]]。在两性霉素B不能耐受时,作为替代药。局部用药治疗皮肤粘膜[[真菌感染]],疗效优于克霉唑和[[制霉菌素]]。静脉给药可致[[血栓]]静脉炎,此外,还有[[恶心]]、[[呕吐]]、[[过敏反应]]等。临床应用的具体剂量应随病原真菌而异。 3.[[酮康唑]](ketoconazole)是[[广谱]]抗真菌药。对念珠菌和表浅癣菌有强大抗菌力。口服易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达80%以上,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血浆]]t1/2为7~8小时。口服治疗多种浅部真菌病的疗效至少相当于或优于[[灰黄霉素]]、两性霉素B和咪康唑。酮康唑在酸性溶液中溶解吸收,因此不能与[[抗酸药]]、[[胆碱受体阻断药]]及H2[[受体]]阻断药同服,必要时至少相隔2小时。老年人[[胃酸缺乏]],应将药片溶于4ml的[[稀盐酸]]中服下。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血清]][[转氨酶]]升同,偶有严重肝毒性及过敏反应等。 4.[[氟康唑]](fluconazole)广谱抗真菌药,抗菌谱与酮康唑相近似,体外抗真菌作用不及酮康唑,但其体内抗真菌作用比酮康唑强10-20倍。口服吸收后,生物利用度达90%,口服150mg于1.5~2.0小时达峰浓度3.8mg/L,[[蛋白]]结合率低,体内分布广,可渗入[[脑脊液]],体内代谢甚少,约63%以原形由尿排出,血浆t<sub>1/2</sub>约30小时。本品可供口服及注射用。主要用于[[念珠菌病]]与[[隐球菌病]]。不良反应在本类药中最低,有轻度[[消化系统]]反应,过敏反应,[[头痛]]、[[头晕]]、[[失眠]]。 {{Hierarchy footer}} {{药理学图书专题}}
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Hierarchy footer
(
查看源码
)
模板:Hierarchy header
(
查看源码
)
模板:药理学图书专题
(
查看源码
)
返回到
药理学/咪唑类抗真菌药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