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醛
对
苯甲醛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苯甲醛]],为苯的氢被醛基取代后形成的有机化合物。苯甲醛为最简单的,同时也是工业上最常为使用的芳醛。在室温下其为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杏仁]]气味。 {{百科小图片|bk5bt.jpg|}} ==概况== 苯甲醛又称为安息香醛,benzaldehyde,phenylaldehyde,benzene carbonal,分子式 C7H6O,分子量 106.12,CAS 100-52-7 。苯甲醛是醛基直接与[[苯基]]相连接而生成的[[化合物]],因为具有类似[[苦杏仁]]的香味,曾称苦杏仁油。苯甲醛广泛存在于[[植物界]] ,特别是在[[蔷薇]]科植物中,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的茎皮、叶或种子中,例如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苯甲醛天然存在于苦杏仁油、[[藿香]]油、风信子油、依兰依兰油等精油中。苯甲醛的化学性质与脂肪醛类似,但也有不同。苯甲醛不能还原费林[[试剂]];用还原脂肪醛时所用的试剂还原苯甲醛时,除主要产物[[苯甲醇]]外,还产生一些四取代邻[[二醇]]类化合物和均[[二苯基]]乙二醇。在氰化钾存在下,两分子苯甲醛通过授受氢原子生成[[安息香]]。苯甲醛还可进行芳核上的亲电取代反应,主要生成间位取代产物,例如硝化时主要产物为间[[硝基苯]][[甲醛]]。 ==理化指标== 外观:无色液体 。 香气:具有类似苦杏仁的香味。 熔点:-26℃。 沸点:178℃。 相对密度: 1.0415(10/4℃)。 折光率:1.544-1.547 。 [[溶解性]]:能与[[乙醇]]、[[乙醚]]、[[氯仿]]等混溶,微溶于水。能进行水蒸气蒸馏。 ==制备== 苯甲醛在工业中主要由[[甲苯]]在催化剂(五氧化二钒、三氧化钨或三氧化[[钼]])作用下以空气或氧进行气相氧化;或者在光照下将甲苯氯化成氯化苄,然后再水解、氧化;也可氯化成[[二氯]]甲基苯再水解。工业中也有以苯为原料,在加压和三氯化铝作用下与[[一氧化碳]]和氯化氢反应制取。实验室中是用[[催化]]还原苯甲酰氯的方法制备苯甲醛。 ==应用== 苯甲醛是医药、染料、香料和树脂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制造[[月桂醛]]、[[月桂酸]]、品绿等,还可用作溶剂、增塑剂和[[低温]]润滑剂等。在香精业中主要用于调配食用香精,少量用于日化香精和烟用香精中。 ==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苯甲醛 化学品英文名称: benzaldehyde 中文名称2: 苯醛 英文名称2: benzoic aldehy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1738 CAS No.: 100-52-7 EINECS登录号:202-860-4 分子式: C7H6O 分子量: 106.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苯甲醛 100-52-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呼吸道]]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由于其[[挥发性]]低,其刺激作用不足以引致严重危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在氮气中操作处置。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5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定期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纯品为无色液体,工业品为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有苦杏仁气味。 pH: 熔点(℃): -26 沸点(℃): 179 相对密度(水=1): 1.0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66 [[饱和]]蒸气压(kPa): 0.13(26℃)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64 引燃温度(℃): 192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溶解性: 微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 主要用途: 用于制月桂醛、苯乙醛和苯酸苄酯等, 也用作食品香料。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酸、空气。 避免接触的条件: 空气。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 急性毒性: LD50:1300 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无资料 UN编号: 1989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Z01 包装方法: 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分类:化学]][[分类:中草药]]
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百科小图片
(
查看源码
)
返回到
苯甲醛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