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调养治病/坐骨神经痛
对
自我调养治病/坐骨神经痛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Hierarchy header}}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综合证。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由于[[感染]]、受寒及[[中毒]]等直接损害坐骨神经而致,临床较少见。后者由于[[神经通路]]附近组织病变对坐骨神经产生刺激、压迫、粘连或破坏所致。主要[[临床表现]]:腰、臀、[[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足背外侧等处发生放散性、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疼痛常因行走、[[咳嗽]]、[[喷嚏]]等活动牵拉坐骨神经而使疼痛加剧。 本病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多由于感受[[风寒]][[湿邪]]、客于[[经络]],阻滞[[经气]];或因[[外伤]]闪挫,致血络淤阻,经气不通,不通则痛。迁延日久则损伤[[正气]],致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而呈[[虚实]]夹杂之候。 '''(一)起居调养法'''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睡硬板床。 2.注意保暖,改善居室条件,保持通风与干燥环境。 3.尽量避免涉水、淋雨,汗出后禁止吹风,内衣汗湿后应及时更换。 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并积极配合其他[[疗法]]。 5.继发性[[坐骨]]神性痛应积极针对病因,治疗原发病,则本症随之而解。 '''(二)药物调养法''' 1.常用验方 (1)[[虎杖]]、[[老鹳草]]、[[牛膝]]各15克。水煎服,每日剂,分2次服。 (2)[[桂枝]]、[[炙甘草]]、制[[乳香]]、[[元胡]]、牛膝、[[千年健]]各9克,[[赤芍]]、[[白芍]]、[[木瓜]]、[[鸡血藤]]各15克,[[川续断]]、[[伸筋草]]各12克,[[制川乌]]12克。水煎服,每日剂,分2次服。 2.[[中成药]] [[追风透骨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下;或[[小活络丹]],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三)[[针灸]]调养法''' 1.针刺法 治疗以[[祛风]]通络、[[行气活血]]为原则,循经取穴与[[辨证]]取穴相结合。 针刺主穴:[[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足三里]]。加减:根性者加腰4~5[[夹脊穴]],干性者加[[阿是穴]]。寒湿显著加[[命门]]、[[腰阳关]];[[瘀血]]型加[[膈俞]];肝肾不足加[[昆仑]]、[[丘墟]]、[[太冲]]、[[肾俞]]。 操作:急性期多用[[毫针]]泻法,慢性者平补平泻,属寒湿者可用温针灸。环跳、秩边、[[委中穴]]针感均以[[触电]]样感向下放射并使[[下肢]]抽动,阳陵泉及[[足三里穴]]针感也向下[[传导]]。 2.刺血法 多用于瘀血型。取腰骶部阿是穴([[压痛]]点)、上髎、次髎、[[承扶]]、[[殷门]]、委中、[[委阳]]、[[悬钟]],在[[腧穴]]周围寻找瘀血[[络脉]],常规[[消毒]]周围[[皮肤]],尔后以[[三棱针]]放血,[[出血]]停止后可加[[拔火罐]]数分钟。 '''(四)[[按摩]]调养法''' [[推拿]]按摩治疗本症多有明显疗效。对继发性者,要注意结合运用治疗原发病症的手法,综合施治。另外,要仔细进行鉴别诊断,对[[肿瘤]]、转移癌、[[结核]]等所致本症者,禁用本法。 1.手法:点、按、揉、、牵引。 2.取穴:[[大肠俞]]、秩边、环跳、承扶、殷门、[[梁丘]]、阳陵泉、[[承山]]、[[解溪]]、昆仑。 3.操作 患者俯卧位,术者站其患侧,先用法在其下[[腰椎]]患侧腰肌,并沿患肢后侧及小腿后外侧,反复操作3~5遍,用力先轻柔后重深,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再用双[[拇指]]重叠按揉法,按揉腰、臀部阿是穴,各1~2分钟,用力稍重。再用肘压法,点按大肠俞、环跳及腰臀部阿是穴。用指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等穴。做腰椎后扳法,左右各1次。然后再重复用法沿腰、臀、患肢后侧操作3遍。 患者仰卧位,用点按法,刺激[[伏兔]]、梁丘、足三里、阳陵泉、[[绝骨]]、解溪等穴。再用法自上而下,反复操作2~3遍。 令患者屈膝[[屈髋]],然后医者一手握患者足掌,一手扶住患膝,做[[强直]]性屈髋伸膝,踝背伸动做2~3次。注意伸下肢的角度要掌握在患者能忍受的范围内。 最后令患者伸直下肢,用搓抖下肢法结束治疗。 4.疗程: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各疗程之间应间隔5~7天。 '''(五)[[气功]]调养法''' 功法:患者端坐,解开腰带,两手置于身后,两手指尖相对,随吸气上抬,使两手之大陵穴贴于[[第一腰椎]]两旁,两手[[劳宫穴]]对准[[肾俞穴]],随[[呼气]]两手向下搓按,使中、[[食指]]尖下达于[[会阴穴]],一呼一吸为1次。少则8次,多则64次。 行功要领:沉肩坠时,以意驭气,[[呼吸]]自然,用力适度。向下搓按时要提肛缩肾。 '''(六)体育调养法''' 1.急性期活动 预备式:平卧床上,两腿伸直,两臂贴于身侧。 (1)两腿缓缓屈曲抬起,做两膝分开、并拢动作。分开时稍用力。反复做10~20次。 (2)健侧卧位,髋保持微屈,患肢小腿前后摆动,幅度大小以能忍受为宜。反复10~20次。 (3)上体半仰卧位,两手放于身下支撑扶床,屈腿,然后两腿轮流在床上屈伸,反复10~20次,宜缓慢用力。 2.好转期活动 预备式:自由体位。 (1)坐位,屈腿,两手放在大腿上,上身前屈,同时双手沿小腿滑下,直至足背,反复做10~20次。 (2)床上直腿坐位,上身前屈,同时双手从大腿推向足尖,反复做10~20次。 (3)挟墙立位。患腿做放松性前后摆动,重复10~20次。 (4)叉腰立位,两脚分开稍比肩宽。先向左转体,左腿前屈膝,右腿后伸,重心在左腿,呈左侧弓箭步。然后直立叉腰,向右转体,右腿前屈膝,左腿后伸,重心在右腿,呈右侧弓箭步。左右交替10~20次。 (5)叉腰立位。挺身后仰,再前屈,重复进行10~20次,逐渐增大幅度。 3.[[太极拳]]锻炼。早、晚各1次。 '''(七)饮食调养法''' (1)[[苹果]]300克,[[胡萝卜]]300克,[[芹菜]]300克,[[马铃薯]]300克,[[蜂蜜]]30克。前4味榨取汁液,入蜂蜜中,搅匀,分2次服,每日剂。 (2)[[羊肉]]50克,[[生姜]]10克,[[粳米]]6克,加适量水煮粥[[温服]]。每日剂。 '''(八)敷贴调养法''' 取[[毛茛]]令草60克(鲜品),捣烂,敷贴于[[环跳穴]](小腿后屈,足跟正对臀部处)、委中穴(两膝腘窝正中)、昆仑([[外踝]]关节间至[[跟腱]]中间凹陷处)及[[风市穴]](两手垂直放下,紧贴两腿外侧,中指尖正好对处),每次取1~3个[[穴位]],交替使用。敷药至局部有烧灼感时即揭下。用药1~2天,局部会有[[红肿]]、灼热现象,之后发生[[水泡]],有痛感,此时应将水泡挑跑,外搽[[龙胆紫]]。一般敷药1~3次即可见效。 注意:保护局部疮面,防止感染。 '''(九)心理调养法''' 采用[[自我暗示]]方法:认为自己病已渐渐痊愈,原来对病情估计重了,紧张和过分忧虑是不必要的。刚才进行的自我调养很有效果,疼痛已大大减轻,坚持下去一定会[[康复]]如初。 要点:坚定信心,淡化[[疾病]]概念,从心理上战胜疾病。 ==参看== *[[坐骨神经痛]] {{Hierarchy footer}} {{自我调养巧治病图书专题}}
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Hierarchy footer
(
查看源码
)
模板:Hierarchy header
(
查看源码
)
模板:自我调养巧治病图书专题
(
查看源码
)
返回到
自我调养治病/坐骨神经痛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