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短绌
对
脉搏短绌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脉搏]]是[[心脏]]搏动波经血管传递引起的周围动脉搏动。[[脉搏短绌]]是由于心跳收缩[[无力]],搏出的[[血量]]过少,以致不能引起周围动脉搏动所致。这种情况可见于心脏[[早搏]],但最多见于[[心房纤颤]]。正常心跳过程中,突发一个过早的早搏,但由于心脏在收缩时,[[心室]]的充盈处在不足状态,故搏出的血量必然较少,不足以引起周围血管搏动,故这次提早的心脏搏动只能听到[[心音]]而不能触及脉搏。心房纤颤时心室搏动极不规则,发生得过早的心脏搏动也和过早发生的早搏一样,由于心搏出量少而引起[[脉搏脱漏]],而且心房纤颤的心跳越快,脉搏短绌越明显。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绝大部分发生于心脏有显著病变的人,最常见者为[[风湿性心脏病]]特别是[[二尖瓣狭窄]],其次是[[冠心病]],其他比较多见的病因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洋地黄中毒]]等,少数健康人也可发生房颤。临床上心房纤颤根据其持续时间长短,分为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阵发性房颤反复发作,可转化成永久性房颤。 ==脉搏短绌的原因== (一)发病原因 [[房颤]]不论性别、年龄、有无器质性[[疾病]]均可发生。但老年人居多,房颤既可以是[[心脏]]疾病,又可以是全身疾病的[[临床表现]]。引起房颤的病因很多,主要为心脏本身的疾患。发达国家以[[冠心病]]、[[心肌]]疾病为主,发展中国家则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为最多,老年人可由于隐匿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房间隔缺损]]所致。少数房颤找不到明确病因,被称为孤立性房颤或[[特发性房颤]]。 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仍是房颤的最常见原因,尤其多见于[[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其中,二尖瓣狭窄患者当中,[[心房纤颤]]为41%,[[主动脉瓣]]病变发生房颤的机会较小。患者发生房颤的平均年龄大约为37岁,以女性居多。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发生房颤的机理与左房扩大、[[心房]]压力升高及心房[[肌病]]变有关。[[心房扩大]]、压力升高及心房[[肌纤维]]化病变导致心房肌各部分的不应期很不均匀,从而诱发房颤的发生。 2.冠心病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增加,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冠心病已成为房颤的首要原因,老年人所占比例较高。但房颤并不是冠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显示有明显[[冠状动脉狭窄]]者中,发生房颤者占0.6%~0.8%,[[急性心肌梗死]]者,房颤的发生率占10%~15%。 3.[[心肌病]] 各种类型的心肌病均可以发生房颤,发生率在10%~50%之间,成人多见,儿童也可发生。以[[原发性]][[充血性心肌病]]为主,约占20%。 4.[[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在房颤原因中的比率为9.3%~22.6%。房颤的发生与[[高血压病]]所致肥厚心肌的心电生理异常、肥厚[[心肌缺血]]及肥厚[[心肌纤维化]]有关。由于[[心肌肥厚]]及[[纤维化]]、[[心室]][[顺应性]]减退、心房压升高及左房增大,加上心肌缺血,从而诱发房性电生理紊乱,而导致房颤。 5.[[缩窄性心包炎]] 一般病人的发病率为22%~36%,高龄患者房颤发生率可达70%,[[心包积液]]也可伴发房颤。 6.[[肺心病]] 肺心病发生房颤有报道为4%~5%。常呈阵发性,其原因与肺内反复[[感染]]、长期[[缺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有关。 7.[[先天性心脏病]] 在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颤主要见于房间隔缺损。 8.[[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967年Lown提出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概念,其中包括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和窦房阻滞及[[心动过缓]]-[[心动过速]],这里的心动过速包括房颤。当窦性心动过缓时,心房的异位[[兴奋性]]便增强,而易于发生房颤。 9.[[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是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其次为房颤。房颤的发生率约占12%~18%。一般认为心室预激的房颤发生率与年龄有关,儿童患者很少发生,而高龄患者则房颤发生率较高。心室预激发生房颤的机制目前不甚明了,可能与预激引起的室上速发作,导致心房肌电生理不稳定,或[[室性期前收缩]],经房室旁路[[逆传]]心房,恰遇心房易损期而导致的房颤有关。另外,旁路前传不应期短也易诱发房颤。 10.[[甲状腺功能亢进]] 房颤是[[甲亢]]的主要[[症状]]之一,甲亢患者中房颤的发生率在15%~20%。老年人甲亢者可能存在心肌的器质性损害,易发生[[慢性房颤]]。 ==脉搏短绌的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①有症状:[[房颤]]发作时,除基础[[心脏病]]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外,由于房颤使[[心房]]的收缩功能丧失,[[心室收缩]]变得不规律,室率增快,病人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如合并[[冠心病]],病人可出现[[心绞痛]]、[[眩晕]]、[[晕厥]],严重可出现[[心力衰竭]]及[[休克]]。如合并风心病[[二尖瓣狭窄]]者,常诱发[[急性肺水肿]],伴有[[肺动脉高压]]者可发生[[咯血]]。 ②无症状:某些慢速型及中速型房颤,病人可以无任何症状,尤其在老年人多见,常在体检或做[[心电图]]时发现。 ③不典型症状:见于慢速型或中速型房颤,病人无心悸感,可有[[乏力]]、[[疲劳]]、心前区不适或微痛感,需进一步做相关检查方可诊断。 (2)[[体征]]: ①原有心脏病的体征,房颤者体征因原发心脏病的不同而不同。 ②房颤的三大体征:[[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脉搏短绌]]。 ③[[栓塞]]征:房颤患者可发生脑、肺及四肢血管栓塞征。栓塞的发生率与年龄、心房大小和基础心脏病有关。房颤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5倍。房颤时心房有效收缩功能丧失,[[血液]]在心房流速减慢,甚至[[淤滞]],有利于[[血栓]]的形成。[[血栓脱落]]则可致各种栓塞[[并发症]],其中二尖瓣狭窄者更易引起[[血栓形成]]。据统计,二尖瓣狭窄并发房颤者,40%患者发生左房附壁血栓;而在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者,仅2%有附壁血栓形成。 2.分类 (1)根据房颤发作持续时间分类: ①[[急性房颤]]是发生在24~48h以内的房颤。 ②[[慢性房颤]]包括: A.阵发性房颤:指发作持续时间在1个月以内,多持续数分钟至数天,可以自发终止。 B.持续性房颤:发作时间持续1个月以上,需要干预才能恢复窦性心律。多有器质性心脏病,部分阵发性房颤可以发展成为持续性房颤。 C.持久性房颤:是指不能转复或转复后不能维持窦性心律的房颤。 (2)根据[[心室]]率分类。可分为慢速型房颤:心室率<60次/min;中速型房颤:心室率在60~100次/min;快速型房颤:心室率在 100~180次/min之间;极快速型房颤:心室率≥180次/min。老年人或病程久者多为慢速型及中速型房颤。快速型和极快速型房颤,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严重影响,易致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及[[心室颤动]]。应尽快控制心室律,应用药物或电复律。 (3)根据发作特点分类: ①[[迷走神经]]介导型房颤:以[[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为诱因,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发作以夜间为主,也见于休息、饮酒或餐后;发作前心电图呈[[窦性心动过缓]],刺激迷走神经或应用兴奋药可诱发。 ②[[交感神经]]介导型房颤:以交感神经兴奋为诱因,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作多在白天,特别是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前心电图可见窦性节律加速,可达90次/min以上。运动或应用交感神经兴奋药(如[[异丙肾上腺素]])常可诱发。 1.病史 (1)有症状:心悸可为阵发性,也可为持续性。 (2)无症状。 (3)症状不典型,或仅有[[胸闷]]、疲劳感。 2.体征 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和脉搏短绌。 3.心电图 (1)P波消失代之以振幅、形态、节律不一的f波;频率350~600次/min,f波可以相当明显,类似不纯房扑;也可以纤细而难以辨认。 (2)R-R间距绝对不规则。 在老年人,一般有病理和[[生理]]传导性异常,有时可与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并存,如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各种[[房室传导阻滞]]等,而使心电图表现不典型。 ==脉搏短绌的鉴别诊断== 1.[[房颤]]合并室早与室内差异性[[传导]]。临床较常见,应注意鉴别,指导治疗(表1)。 <center>{{图片|gxpzc6c2.jpg|}}</center> 2.房颤伴快速宽大[[畸形]]QRS波 常见于房颤合并[[束支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等。其临床意义差异很大,鉴别如表2: <center>{{图片|gxpzcdf4.jpg|}}</center> 3.房颤并缓慢[[心室]]率 老年人常合并房室传导系统功能减退,因此易出现缓慢的心室率。 70%左右的房颤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其诊断标准主要依靠[[心电图]],特别是24h[[动态心电图]],对于[[主诉]]有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应注意[[心绞痛]]发作时有无房颤发生,若无此[[心律失常]]发生,则高度提示其基础[[疾病]]为[[冠心病]],对新发生的房颤,应描记24h动态心电图,同时检查[[血清]]T3、[[T4]]、及血离子,并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内径、左室功能及有无心腔内[[血栓]]。有益于诊断其病因及指导治疗。 1.[[临床表现]] (1)[[症状]]: ①有症状:房颤发作时,除基础心脏病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外,由于房颤使[[心房]]的收缩功能丧失,[[心室收缩]]变得不规律,室率增快,病人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如合并冠心病,病人可出现心绞痛、[[眩晕]]、[[晕厥]],严重可出现[[心力衰竭]]及[[休克]]。如合并风心病[[二尖瓣狭窄]]者,常诱发[[急性肺水肿]],伴有[[肺动脉高压]]者可发生[[咯血]]。 ②无症状:某些慢速型及中速型房颤,病人可以无任何症状,尤其在老年人多见,常在体检或做心电图时发现。 ③不典型症状:见于慢速型或中速型房颤,病人无心悸感,可有[[乏力]]、[[疲劳]]、心前区不适或微痛感,需进一步做相关检查方可诊断。 (2)[[体征]]: ①原有心脏病的体征,房颤者体征因原发心脏病的不同而不同。 ②房颤的三大体征:[[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脉搏短绌]]。 ③[[栓塞]]征:房颤患者可发生脑、肺及四肢血管栓塞征。栓塞的发生率与年龄、心房大小和基础心脏病有关。房颤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5倍。房颤时心房有效收缩功能丧失,[[血液]]在心房流速减慢,甚至[[淤滞]],有利于血栓的形成。[[血栓脱落]]则可致各种栓塞[[并发症]],其中二尖瓣狭窄者更易引起[[血栓形成]]。据统计,二尖瓣狭窄并发房颤者,40%患者发生左房附壁血栓;而在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者,仅2%有附壁血栓形成。 2.分类 (1)根据房颤发作持续时间分类: ①[[急性房颤]]是发生在24~48h以内的房颤。 ②[[慢性房颤]]包括: A.阵发性房颤:指发作持续时间在1个月以内,多持续数分钟至数天,可以自发终止。 B.持续性房颤:发作时间持续1个月以上,需要干预才能恢复窦性心律。多有器质性心脏病,部分阵发性房颤可以发展成为持续性房颤。 C.持久性房颤:是指不能转复或转复后不能维持窦性心律的房颤。 (2)根据心室率分类。可分为慢速型房颤:心室率<60次/min;中速型房颤:心室率在60~100次/min;快速型房颤:心室率在 100~180次/min之间;极快速型房颤:心室率≥180次/min。老年人或病程久者多为慢速型及中速型房颤。快速型和极快速型房颤,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严重影响,易致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及[[心室颤动]]。应尽快控制心室律,应用药物或电复律。 (3)根据发作特点分类: ①[[迷走神经]]介导型房颤:以[[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为诱因,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发作以夜间为主,也见于休息、饮酒或餐后;发作前心电图呈[[窦性心动过缓]],刺激迷走神经或应用兴奋药可诱发。 ②[[交感神经]]介导型房颤:以交感神经兴奋为诱因,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作多在白天,特别是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前心电图可见窦性节律加速,可达90次/min以上。运动或应用交感神经兴奋药(如[[异丙肾上腺素]])常可诱发。 1.病史 (1)有症状:心悸可为阵发性,也可为持续性。 (2)无症状。 (3)症状不典型,或仅有[[胸闷]]、疲劳感。 2.体征 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和脉搏短绌。 3.心电图 (1)P波消失代之以振幅、形态、节律不一的f波;频率350~600次/min,f波可以相当明显,类似不纯房扑;也可以纤细而难以辨认。 (2)R-R间距绝对不规则。 在老年人,一般有病理和[[生理]]传导性异常,有时可与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并存,如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各种[[房室传导阻滞]]等,而使心电图表现不典型。 ==脉搏短绌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老年人[[房颤]]与房扑绝大多数发生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低血钾]]、急性[[肺部感染]]或[[洋地黄中毒]]等,因此,应首先查清病因,积极进行病因治疗。一般在房颤或房扑发作前,先出现频繁房早,应予以积极治疗,以防发展为房颤或房扑。对于反复频繁发作者,可摸索适当[[抗心律失常药]]物以最小剂量予以长期维持,防止复发。 ==参看== *[[老年人心房纤颤]] *[[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 *[[老年人稳定型心绞痛]] *[[心血管和血栓栓塞综合征]] *[[心绞痛]] *[[胸部症状]] <seo title="脉搏短绌,脉搏短绌的治疗_脉搏短绌的原因,脉搏短绌怎么办_症状百科" metak="脉搏短绌,脉搏短绌治疗,脉搏短绌原因,脉搏短绌症状" metad="A+医学百科脉搏短绌症状条目页面。介绍脉搏短绌是怎么回事,脉搏短绌的原因,脉搏短绌怎么办,如何治疗等。脉搏是心脏搏动波经血管传递引起的周围动脉搏动。脉搏短绌是由于心跳收缩无力,搏出的血量过少,以..." /> [[分类:胸部症状]]
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图片
(
查看源码
)
返回到
脉搏短绌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