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苄啶
对
甲氧苄啶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甲氧苄啶]],英文/拉丁名称:Trimethoprim,为[[广谱]][[抗菌药]],[[抗菌]]谱与[[磺胺药]]类似,有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但[[细菌]]较易产生[[耐药性]],很少单独使用。磺胺药则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两者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因而[[抗菌作用]]大幅度提高(可增效数倍至数十倍),故有'''磺胺增效剂'''之称,并可减少[[抗药]][[菌株]]的出现。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本品在[[氯仿]]中略溶,在[[乙醇]]或[[丙酮]]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在[[冰醋酸]]中易溶。熔点 本品的熔点为199~203℃。吸收系数取本品,精密称定,加稀腊酸溶解并定量稀释成每1ml中约含100μg的溶液,再加水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0μ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在271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吸收系数为198~210。 ==药理作用== {{百科小图片|bk9ak.jpg|甲氧苄啶抑制[[叶酸]][[代谢]]}} 甲氧苄啶(TMP)属[[抑菌剂]],为[[亲脂性]][[弱碱]],[[化学]]结构属[[乙胺嘧啶]]类。其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均具有抗菌活性,对肺炎链球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的抗菌作用不明显,对[[铜绿]][[假单胞菌]]无作用。本品作用机制为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主要为选择性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为[[四氢叶酸]],而合成叶酸是[[核酸]][[生物合成]]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本品阻止了细菌核酸和[[蛋白质]]的合{{百科小图片|bk9am.jpg|[[甲氧苄啶片]]剂制品}}成,且本品与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结合较之对哺乳类动物酶的结合紧密5万~6万倍。本品与磺胺药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合成代谢]]遭到双重阻断,有协同作用,使磺胺药抗菌活性增强,并可使[[抑菌]]作用转为[[杀菌作用]],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动力学本品口服吸收完全,可达给药量的90%以上,吸收后广泛地分布于全身的组织和体液中,可穿过[[血脑屏障]],在[[脑膜炎]]症时[[脑脊液]][[药物浓度]]可达[[血液]]浓度的50%~100%,可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胎儿循环[[血药浓度]]与母体血浓度相近,本品主要经[[肾排泄]],24h尿中排出量为给药量的40%~60%:其中80%~90%以药物原形排出,本品t1/2为8~10h。 ==[[适应症]]== 常与磺胺药合用(多{{百科小图片|bk9al.jpg|本品适用于[[尿路感染]]}}应用[[复方制剂]])于治疗[[肺部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菌痢、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肠炎]]、[[伤寒]]、[[疟疾]]等,与多种[[抗生素]]合用,也可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本品单独可应用于[[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肠杆菌]]属、[[凝固酶]]阴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单纯性尿路感染。与[[磺胺]]-3-[[甲氧]][[吡嗪]](sulfalene,SMPZ)及[[周效磺胺]](sulfadoxine,SDM)合用可治疗疟疾,此外与[[四环素]]和庆大霉素等[[抗菌素]]合用也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单独使用可治疗由[[大肠]]肝菌等所引起的单纯性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 成人口服、肌注或静注的剂量为100~200mg/次,2次/d;儿童每次、5~5mg/kg,2次/d。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头痛]]、[[瘙痒]]、[[皮疹]]等多见,较大剂量长期使用可发生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或[[贫血]],另外本品经[[动物试验]]证明具有致畸作用,因此[[妊娠]]妇女应避免使用,授乳期妇女也应慎用,[[肝肾]]功能受损害者也应慎用。 ==注意事项== 1、服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血尿]]、[[药物过敏]]、[[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 2、较长期服用(超过15~20日)或按较大剂量连续用药时,应注意血象变化。 3、孕妇禁用。[[早产儿]]、[[新生儿]]避免使用。 4、严重肝肾[[疾病]]、血液病(如[[白细胞减少]];用小板减少、[[紫癜]]症等)禁用。 ==片剂制品== ===动力学=== 本品口服后吸收完全,约可吸收给药量的90%以上,血[[药峰浓度]](Cmax)在给药后l~4小时到达,口服0、1g后高峰血药浓度约为lmg/L。本品吸收后广泛分布至组织和体液,在肾、肝、脾、肺、[[肌肉]]、[[支气管]]分泌物、[[唾液]]、[[阴道分泌物]]、[[前列腺]]组织及前列腺液中的浓度均超过血药浓度。本品可穿过血-脑脊液屏障,[[脑膜]]无[[炎症]]时脑脊液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的30%~50%,炎症时可达50%~l00%。TMP亦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胎儿循环[[中药]]物浓度接近母体血药浓度。乳汁中本品浓度接近或高于血药浓度。[[房水]]中药物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1/3。本品[[表观分布容积]]为1、3~1、8L/kg;[[蛋白]]结合率为3O%~46%;血[[消除半衰期]](T1/2a)为8~10小时,[[无尿]]时可达2{{百科小图片|bk9an.jpg|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各器官}}0~50小时。TMP主要自[[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排出,24小时约可排出给药量的50%~60%,其中80%~90%以药物原形排出,而其余部分以[[代谢物]]形式排出。平均[[尿药浓度]]为90~l00mg/L,尿中高峰浓度约为200mg/L。在酸性尿中本品自尿[[排泄]]增加,碱性尿中排出减少。本品少量自[[胆汁]]及粪便中(约为给药量的4%)排出。 ===适应症=== 本品可用于对其呈现敏感的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某些肠杆菌属和腐生[[葡萄球菌]]等细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初发病例。本品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无效。目前本品很少单用,一般均与磺胺药,如[[磺胺甲恶唑]]或[[磺胺嘧啶]][[联合用药]]。 ===用法用量=== 治疗急性单纯性尿路感染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lg,每12小时1次或一次、2g,一日1次,疗程7~10日。肾功能损害成人患者需减量应用。[[肌酐清除率]]>30ml/min(0、5ml/s)时仍用成人常用量;肌酐清除率为15~30ml/min(0、25~0、5ml/s)时,每12小时服50mg;肌酐清除率<15ml/min(0、25ml/s)时不宜用本品。 ===不良反应=== 1、由于本品对叶酸代谢的干扰可产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可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高铁血红蛋白]]性贫血。一般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系轻度,及时停药可望恢复,也可加用叶酸制剂。 2、[[过敏反应]]:可发生瘙痒、皮疹,偶可呈严重{{百科小图片|bk9ao.jpg|不良反应--高铁血红蛋白}}的[[渗出性多形红斑]]。 3、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一般[[症状]]轻微。 4、偶可发生[[无菌]]性脑膜炎,有头痛、颈项[[强直]]、恶心等表现。 ===使用禁忌=== 1、新生儿、早产儿禁用。 2、严重肝肾疾病、血液病患者(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紫癜症等)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下列情况应慎用:[[肝功能]]损害;由于[[叶酸缺乏]]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肾功能损害。 2、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周围血象检查,在疗程长、服用剂量大、老年、[[营养不良]]及服用抗[[癫痫]]药者易出现[[叶酸缺乏症]],如周围血象中白细胞或[[血小板]]等已有明显减少则需停用本品。 3、本品可[[空腹]]服用,如有胃肠道刺激症状时也可与食物同服。 4、如因服用本品引起叶酸缺乏时,可同时服用叶酸制剂,后者并不干扰本品的抗菌活性,因细菌并不能利用已合成的叶酸。如有[[骨髓抑制]]征象发生,应即停用本品,并给予叶酸3~6mg肌注,每日1次,使用3日或根据需要用药至造血功能恢复正常,对长期、过量使用本品者可给予高剂量叶酸并延长疗程。 5、在无尿患者{{百科小图片|bk9ap.jpg|肝功能低下者慎用本品}},本品的半衰期可自l0小时左右延长至20~50小时。本品可经血液[[透析]]清除,故在透析后需补给维持量的全量;[[腹膜透析]]对本品自血中清除无影响。 6、若与磺胺甲恶唑(SMZ)合用,两者的剂量比为1∶5(TMP∶SMZ)为好。2个月以下[[婴儿]]不宜应用本品。 1、本品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虽然在人类应用中尚未证实有致畸作用,但由于本品对[[大鼠]]、兔有致畸作用,其作用机制为干扰叶酸代谢,在胎儿循环及[[羊水]]中药物浓度接近母体血药浓度,因此本品在[[妊娠期]]间应用必须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用药。 2、本品可分泌至乳汁中,其浓度较高,且药物有可能干扰哺乳婴儿的叶酸代谢,因此虽然在人类中尚未证实其问题存在,但本品在乳母的应用必须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用药。老年患者应用本品易出现叶酸缺乏症,用药量应酌减。 ===过量处理=== 过量服用本品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嗜睡]]、神智不清、骨髓抑制等。逾量的处理: (1)[[洗胃]]。 (2)同时给尿液酸化药促进本品排泄。 (3)支持{{百科小图片|bk9aq.jpg|[[药物过量]]应进行洗胃}}[[疗法]]。 (4)[[血液透析]]。长期服用本品会引起骨髓抑制,造成血小板、白细胞的减少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当出现骨髓抑制症状时,患者应立即停药同时每天[[肌内注射]][[甲酰四氢叶酸]]5~15mg,直至造血功能恢复正常。 ===相互作用=== 1、骨髓抑制剂与本品合用时发生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的机会增多。 2、[[氨苯砜]]与本品合用时,两者血药浓度均可升高,氨苯砜浓度的升高可使不良反应增多且加重,尤其是[[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发生。 3、本品不宜与[[抗肿瘤药]]、2,4-二氨基[[嘧啶]]类药物同时应用,也不宜在应用其他叶酸[[拮抗药]]治疗的疗程之间应用本品,因为有产生[[骨髓]]再生不良或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可能。 4、与[[利福平]]合用时可明显增加本品清除,[[血清]]半衰期缩短。 5、与[[环孢素]]合用可增加肾[[毒性]]。 6、本品可干扰[[苯妥英]]的肝内代谢,增加苯妥英的T1/2达50%,并使其清除率降低30%。 7、与[[普鲁卡因胺]]合用时可减少普鲁卡因胺的肾清除,致普鲁卡因胺及其代谢物NAPA的血浓度增高。 8、与[[华法林]]合用时可抑制该药的代谢而增强其[[抗凝作用]]。 ==甲氧苄啶类药品== *[[复方磺胺甲恶唑]] *[[甲氧苄啶注射液]] *[[甲氧苄啶片]] *[[联磺甲氧苄啶片]] *[[联磺甲氧苄啶胶囊]] *[[庆大霉素甲氧苄啶注射液]] *[[小檗碱甲氧苄啶胶囊]] [[分类:药理学]][[分类:抗微生物药]][[分类:磺胺类]] ==参看== *[[药理学/甲氧苄啶|《药理学》- 甲氧苄啶]] {{导航板-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入选药品}} {{导航板-核酸合成抑制剂类抗生素}}
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Navbox
(
查看源码
)
模板:Navbox subgroup
(
查看源码
)
模板:PharmNavFootnote
(
查看源码
)
模板:·
(
查看源码
)
模板:医药导航脚注
(
查看源码
)
模板:导航板-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入选药品
(
查看源码
)
模板:导航板-核酸合成抑制剂类抗生素
(
查看源码
)
模板:百科小图片
(
查看源码
)
返回到
甲氧苄啶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