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八宝丸
对
牛黄八宝丸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组成】[[雄黄]]15克 [[玄参]]15克 炒[[羌活]]9克 [[黄连]](土炒)9克 [[羚羊角]]9克 [[犀角]]9克 炒[[贝母]]9克 [[乳香]]9克 没药9克 [[青黛]]6克 珍珠1.2克 [[朱砂]]15克 [[牛黄]]6克 [[冰片]]6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另用[[金银花]]、[[紫花地丁]]、[[菊花]]各60克,[[甘草]]15克,长流水1.25升,煎取汁熬膏,入炼蜜150毫升再熬,与[[前药]]末和丸,每丸重1克。小儿1丸,大人2丸,蜜汤化服。 【主治】痧证发斑[[发狂]],浑身赤紫,及痧后恶毒[[疮疡]]。 [[方剂]]名称 [[牛黄八宝丸]] 药物组成 [[人工牛黄]]20g,羚羊角30g,犀角30g,珍珠4g,冰片20g,朱砂4g,玄参30g,[[浙贝母]]30g,黄连30g,羌活30g,雄黄50g,青黛20g,紫花地丁200g,金银花200g,菊花200g,乳香(醋炒)30g,[[紫草]]50g,没药(醋炒)30g,甘草50g。 处方来源 《山东省药品标准》。 方剂主治 痧疹不透,[[烦躁不宁]],[[热毒]]内闭,周身发斑及疹后余毒疮疡。 方剂功效 [[清热凉血]],[[活血解毒]]。 用药禁忌 忌食辛辣刺激之物。 制备方法 以上十九味,除紫花地丁、金银花、菊花、甘草四味水煎熬成膏外,将珍珠、朱砂为极细末,犀角、羚羊角、冰片、牛黄四味单为细末;余药为细末,过筛,与牛黄、珍珠等[[六味]]药末研匀,再与紫花地丁、金银花等四味稠膏加老蜜适量,制成[[蜜丸]]即可。每丸重1.563g。 用法用量 口服,1-2岁小儿1次2分丸,3-4岁1次丸,成人1次丸,1日至2次。 [[分类:中药]][[分类:方剂]]
返回到
牛黄八宝丸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