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禁服第四十八
对
灵枢/禁服第四十八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Hierarchy header}} [[雷公]]问于[[黄帝]]曰:细子得受,通于[[九针]]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未尽解于意矣。「外揣」言浑束为一,未知所谓也。夫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大小无极,高下无度,束之奈何?士之才力,或有厚薄,[[智虑]]褊浅,不能博大深奥,自强于学若细子。细子恐其散于后世,绝于子孙,敢问约之奈何?黄帝曰:善乎哉问也。此先师之所禁,坐私传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斋乎。 雷公再拜而起曰:请闻命于是也,乃斋宿三日而请曰:敢问今日正阳,细子愿以受盟。黄帝乃与俱入斋室,割臂歃血,黄帝亲祝曰:今日正阳,歃血传方,有敢背此言者,反受其殃。雷公再拜曰:细子受之。黄帝乃左握其手,右授之书曰:慎之慎之,吾为子言之,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腑]],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虚实乃止,泻其[[血络]],血尽不殆矣。 雷公曰:此皆细子之所以通,未知其所约也。黄帝曰:夫约方者,犹约囊也,囊满而弗约,则[[输泄]],方成弗约,则神与弗俱。雷公曰:愿为下材者,勿满而约之。黄帝曰:未满而知约之以为工,不可以为天下师。 雷公曰:愿闻为工。黄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痹]],代则乍甚乍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络,且饮药,[[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 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而后灸之,代则取血络,而后调之,[[陷下]]则徒灸之,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 通其[[营输]],乃可传于大数。大数曰:盛则徒泻之,虚则徒补之,紧则[[灸刺]],且饮药,陷下则徒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所谓经治者,饮药,亦曰灸刺,脉急则引,脉大以弱,则欲安静,用力无劳也。 ==禁服第四十八参考白话译文== 【题解】禁,禁诫;服,服从。因文中主要阐述[[针灸治疗]]疾病的高深原理,以及在具体运用中遵循和禁忌的内容,故称为"禁服"。 【原文】'''[[雷公]]'''问于'''[[黄帝]]'''日细子得受业,通于[[九针]]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未尽解于意矣。"外揣"言浑束为一,未知所谓也。夫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大小无极,高下无度,束之奈何?士之才力,或有厚薄,[[智虑]]褊浅,不能博大深奥,自强于学若细子。细子恐其散于后世,绝于子孙,敢问约之奈何?黄帝日善乎哉问也。此先师之所禁,坐私传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斋乎。 雷公再拜而起日请闻命于是也,乃斋宿三日而请日敢问今日正阳,细子愿以受盟。黄帝乃与俱入斋室,割臂歃血[1],黄帝亲祝日今日正阳,歃血传方,有敢背此言者,反受其殃。雷公再拜日细子受之。黄帝乃左握其手,右授之书日慎之慎之,吾为子言之,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腑]],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虚实乃止,写其[[血络]],血尽不殆矣。 雷公日此皆细子之所以通,未知其所约也。黄帝日夫约方[2]者,犹约囊也,囊满而弗约,则[[输泄]],方成弗约,则神与弗俱。雷公日愿为下材者,勿满而约之。黄帝日未满而知约之以为工,不可以为天下师。 【提要】 阐述了只有掌握经脉的循行规律及其与卫气的关系,方可实施针刺。 【注释】[1]歃血歃,音煞。歃血,即盟者以血涂口旁。 [2]约方系指将诊断与治疗方法,提纲挈领地加以归纳。 【白话解】雷公向黄帝问道我接受了您所传授的九针六十篇以后,每天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地学习,现在阅读的部分,竹简的皮条都断了,从前看过的竹简也已经有了尘垢,仍然不断地阅读和背诵。尽管如此,还是不能完全明白其中的含义。在"外揣"篇中读到,把复杂零散的问题归纳统一为一体,不知这句话指什么讲的。既然说九针的道理,大到不能再大,细到不可再细,它的巨细、高深已经到了无法度量的境地,如此博大精深的内容,如何归纳总结起来呢?况且人的聪明才智有高低的不同,有的智慧过人、思虑'''周密''',有的见识浅薄,不能领会它的高深道理,又不能像我一样刻苦努力地学习。我担心长此以往,九针这一学术内容就会流散,子孙后代就不能继承下来,因此我想向您请教如何把它概括起来呢?黄帝道你问的很好。这正是先师再三告诫的,不能随便轻易地传授给别人,必须经过割臂歃血的盟誓才能传授。你要想得到它,何不至诚地斋戒呢。雷公拜了两拜起来说请让我按照您教导的去做。于是雷公很虔诚地斋宿三日后才来请求说在今天中午的时候,我想盟誓。黄帝和雷公一起进入斋室,举行割臂歃血仪式,黄帝亲自祝告说今天中午,我们歃血盟誓,传授医学要道,如果谁违背了今天的誓言,必定遭受祸殃。雷公说我接受盟戒。黄帝用左手握着雷公的手,右手将书交给雷公,并且说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呀,我给你讲其中的道理一般针刺的道理,首先要掌握经脉,运用经脉的循行规律,了解经脉的长度及其中气血的数量。针刺时要内知五脏的次序,外别六腑的功能,同时要审察卫气的情况,作为治疗各种疾病的根本,调理疾病的虚实,病变也就停止了。病在血络,运用刺络放血法,使[[恶血]]、[[邪气]]排尽,疾病就会消除。雷公说;您说的这些我明白,可是不知道如何把这些归纳起来掌握其要领。黄帝.道归纳医学理论的方法,就像捆扎袋子一样,袋子满了如不捆扎住袋口,袋子里的东西就会向外泄漏。医学理论学习后而不会归纳,就不能掌握它的精神而运用自如。雷公问甘愿作下等人才的人,没有全部掌握就加以归纳,又会怎样呢?黄帝道没有全部掌握医学理论和方法就进行归纳的人,只能成为一般的医生,不能成为天下的师表。 【原文】雷公日愿闻为工。黄帝日[[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日[[平人]]。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痹]],代则乍甚乍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络,且饮药,[[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日[[经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日[[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 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执由.出窿.小气.滠刍弯 [[蛏]]刚瘥痘代乍瘩乍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而后灸之络,而后调之,[[陷下]]则徒灸之,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寸口四倍者,名日[[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通其[[营输]],乃可传于大数。 大数日盛则徒泻之,虚则徒补之,紧则[[灸刺]],且饮、药,陷下则徒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所谓经治者,饮药,亦日灸刺,脉急则引,脉大以弱,则欲安静,用力无劳也。 【提要】指出了通过人迎、寸口的[[脉象]]变化来推体经脉、脏腑的病变,并且根据疾病虚实、寒热性质的不同,确定[[补泻]]原则,然后再施用灸、刺、药物等不同的治疗方法。 【注释】[1]大数治疗大法。 【白话解】雷公说我想学习做一般医生应知道的道理。黄帝道[[寸口脉]]主诊察在内的五脏,[[颈部]]的人迎脉主诊察在外的六腑,寸口脉和人迎脉彼此呼应、共同往来不息,它们的搏动就像[[牵引]]一根绳索那样一致。春季和夏季人迎脉稍微盛大一些,秋季与冬季寸口脉稍微盛大一些,出现以上的脉像,就是健康无病的人。 人迎比寸口脉的脉象盛大一倍,是病在足少阳经。盛大一倍且躁动不匀的,是病在手少阳经。人迎比寸口脉的脉象盛大二倍,是病在足太[[阳经]]。盛大二倍且躁动不匀静,是病在手太阳经。人迎比寸口脉的脉象盛大三倍,是病在足阳明经。盛大三倍而躁动不匀静,是病在手阳明经。人迎脉盛大为热,脉虚为寒,脉紧为痛痹,脉代则病时轻时重。人迎脉盛大用[[泻法]],脉虚用[[补法]],脉紧痛痹针刺分肉间的[[输穴]],脉代病在血络放血,并配合服汤药。脉陷下不起的,用[[灸法]]治疗。脉不盛大不搴虚的.桶提静庸的坯,亚田士丹击溃疗,陟壮诒蚺驭相迎比寸口脉的脉象盛大四倍,盛大的同时而且疾速,为[[阳气]]外溢,溢阳是阳气被[[阴气]][[格拒]]于外的现象,属于死证而不能救治。除以上情况,还必须审察疾病的整个过程,辨明疾病寒热屙]生,以辨别[[五脏六腑]]的具体病变。寸口脉比人迎脉的脉象盛大一倍,病在足厥[[阴经]]。盛大一倍且躁动不匀静,病在手厥阴经。寸口脉比人迎脉的脉象盛大二倍,病在足少阴经。盛大二倍且躁动不匀静,是病在手少阴经。寸口脉比人迎脉的脉象盛大三倍,病在足太阴经。盛大三倍而且躁动不匀静,病在手太阴经。寸口脉主阴,盛大为阴气过盛,可出现胀满、寒盛中焦和饮食不化等症。寸口[[脉虚弱]],是阴气不足而[[化生]][[内热]],可出现热盛中焦、[[大便]]稀烂、[[少气]]和尿色变黄等症。脉紧为痛痹,脉代则病时轻时重。寸口脉盛大用泻法,脉虚用补法,脉紧者先施针刺后用灸法,脉代者在血络放血,然后用药物调治。脉陷下不起的只采用灸法。寸口脉[[下陷]],为[[血凝]]于脉,脉中有[[瘀血]]留着,这是因为[[血脉]]中有[[寒邪]],所以应当施用灸法。脉既不盛大也不空虚的,根据发病的经脉,采用相应治疗。寸口脉比人迎脉盛大四倍,称为阴气被阳气关闭在内,脉象在盛大的同时而且疾速,属于死证而不能救治。除上述情况外,还必须审察疾病整个过程中寒热的变化,来辨别脏腑的具体病变。同时,必须通晓经脉的运行和输注,才能进一步传授[[针灸]]治病的大法。 针灸治病的大法是脉盛的只采用泻法,脉虚的只采用补法,脉紧的采用灸法、[[刺法]]和汤药。脉陷下不起的只采用灸法。脉不盛大不空虚的,根据发病的经脉,采用相应治疗。所谓根据经脉治疗,既可采用汤药、也可以采用灸法、针刺。脉急促的采用导引法。脉粗大而[[无力]]的,要安静调养,即使用力也不要导致[[疲劳]]。 【按语】本篇所述针刺治疗五脏六腑之病不仅要寻经取穴,还要结合卫气虚实情况进行调治,再次强调了固护[[正气]]在针灸临证中的重要意义。此外,[[切诊]]上以人迎、[[气口]]的脉象为主的观点,成为与"[[三部九候]]"和"独取寸口"相异的一家之言,对研究[[脉诊]]的变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Hierarchy footer}} [[分类:黄帝内经灵枢正文]] [[分类:图书正文]]
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Hierarchy footer
(
查看源码
)
模板:Hierarchy header
(
查看源码
)
返回到
灵枢/禁服第四十八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