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风散
对
消风散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方源〗 《外科正宗.卷四》 〖组成〗 [[当归]] [[生地]] [[防风]] [[蝉蜕]] [[知母]] [[苦参]] [[胡麻仁]] [[荆芥]] [[苍术]] [[牛蒡子]] [[石膏]] 各一钱 [各6g] [[甘草]] [[木通]] 各五分 [各3g] 〖用法〗 水二盅,煎至八分,食远服。[现代用法:水煎,[[空腹]]服。] 〖方歌〗 消风散内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主治〗 风疹,湿疹。[[皮肤]]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瘙痒]],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 〖功用〗 [[疏风]][[养血]],[[清热]][[除湿]]。 〖病因〗 风毒之邪侵袭人体,与[[湿热]]相搏,内不能疏泄,外不能透达,郁于肌肤腠理之间而发。 〖运用〗 1.本方是治疗风疹、湿疹的常用[[方剂]]。以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为证治要点。 2.若[[风热]]偏盛而身热、[[口渴]]者,加[[银花]]、[[连翘]]以[[疏风清热]][[解毒]];湿热偏盛,胸脘[[痞满]],身重[[乏力]],[[舌苔黄]]厚而腻者,加[[地肤子]]、[[车前子]]、[[栀子]]等以[[清热利湿]];[[血分]]热甚,[[五心烦热]],[[舌红]]或绛者,加[[赤芍]]、[[丹皮]]、[[紫草]]以[[清热凉血]]。 3.[[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属[[风湿]]为患者,均可加减运用。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不宜食辛辣、鱼腥、烟酒、浓茶等,以免影响疗效。 ==消风散-《儒门事亲》卷十二== 【来源】《儒门事亲》卷十二。 【组成】[[川芎]] [[羌活]](去芦)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皮) [[白僵蚕]] 蝉壳各30克 [[陈皮]](去白) [[厚朴]](去粗皮,姜制)各30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茶清调下。 【功用】[[祛风]][[化痰]]。 【主治】风痰[[风厥]],涎潮不利,[[半身不遂]],[[失音]]不语,[[留饮]]飧泄,痰实呕逆,旋晕,口歪搐搦,僵仆[[目眩]],小儿[[惊悸]]狂妄,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咽膈不通,[[偏正头痛]]。 ==消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组成】[[荆芥穗]] 甘草(炒) 芎藭 羌活 白僵蚕(炒) 防风(去芦) [[茯苓]](去皮,用白底) 蝉壳(去土,微炒) [[藿香]]叶(去梗) 人参(去芦)各60克 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熟) 陈皮(去瓤,洗,焙)各15.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茶清调下。如久病[[偏风]],每日服,便觉轻减。 【功用】祛风[[活血]],[[理气]]化湿。 【主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体烦疼,[[肌肉]][[蠕动]],目眩旋晕,耳啸蝉鸣,眼涩好睡,[[鼻塞]]多嚏,皮肤顽麻,瘙痒瘾疹;又治妇人血风,[[头皮]]肿痒,[[眉棱骨痛]],旋晕欲倒,痰逆[[恶心]]。 ==消风散-《外科启玄》卷十二== 【组成】人参5钱,[[僵蚕]](炒)5钱,甘草5钱,荆芥穗5钱,陈皮5钱,厚朴(制)5钱,茯苓5钱,蝉退5钱,防风5钱,川芎5钱,羌活5钱,藿香5钱。 【来源】《外科启玄》卷十二。 【主治】[[杨梅]]癣疹及翻花疮。 【方法】上为末。 【用法】每服3钱,加[[土茯苓]]4两。水3碗,煎至2碗,分上下体,食前后服。 ==消风散-《医宗必读》卷六== 【来源】《医宗必读》卷六。 【组成】苍术 [[麻黄]] 荆芥 [[白芷]] 陈皮各3克 甘草1.5克 【用法】用水230毫升,加[[生姜]]3片,[[葱白]]1茎,煎至180毫升服。 【主治】四时[[感冒]],[[发热]]恶寒,[[头痛]]声重。 ==消风散-《[[普济]]方》卷一○三== 【组成】[[柴胡]]、羌活、当归(去芦头)、防风、川芎、甘草各等分。 【来源】《普济方》卷一○三。 【主治】一切风热上攻,头面浮肿生疮,偏正头风。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消风散-《幼科金针》卷上== 【组成】防风、荆芥、羌活、蝉蜕、川芎、藿香、陈皮、甘草、[[桔梗]]、僵蚕。 【来源】《幼科金针》卷上。 【主治】小儿生下三朝五日,忽然鼻塞勿乳,不能开口[[呼吸]]。 【用法】上为末。茶调服。 ==消风散-《普济方》卷四十五== 【组成】[[龙脑]][[薄荷]]2两(去土,令净),荆芥穗2两,羌活半两,川芎半两,[[细辛]](去苗)1分,[[白术]]2两(锉),石膏(研极细、水飞晒干)1分,甘草半两(炙紫色)。 【来源】《普济方》卷四十五引《保生回车论》。 【主治】风头痛。 【用法】上为末。每服2钱,茶清或醇酒调下,热服,日3次,不拘时候。一切[[风寒]]或沐浴之后,并宜服之。 ==消风散-《[[丹溪心法]]附余》卷一引== 【药物组成】[[天麻]](去苗)1两,防风(去芦)2两,细辛(去苗叶土)半两,薄荷叶半两,川芎1两,甘草(炙)1两,吴白芷1两,[[朱砂]]1两(为衣)。 【处方来源】《丹溪心法附余》卷一引《局方》, 【方剂主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眩,项背拘急,鼻嚏声重,耳作蝉鸣;及皮肤顽麻,瘙痒瘾疹;妇人血风,头皮肿痒。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朱砂为衣。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食后生姜汤送下;茶清亦可。 ==消风散-《麻症集成》卷四== 【来源】《麻症集成》卷四。 【组成】荆芥、僵蚕、蝉蜕、防风、连翘、甘草。 【主治】风热上攻,头目昏痛,鼻嚏声重,皮肤瘙痒。 ==消风散-《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来源】《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组成】羌活8分,[[独活]]8分,僵蚕8分,藿香8分,[[枳壳]]8分,防风8分,天麻8分,[[地骨皮]]8分,蝉蜕8分,[[前胡]]1钱半,柴胡1钱,[[黄芩]]1钱,[[天花粉]]1钱,桔梗1钱,茯苓1钱,荆芥1钱,紫草1钱,牛子1钱,人参7分,川芎7分,甘草4分。 【主治】痰盛惊搐,[[谵语]],狂急,口张,目作上视。痘前热则生风,[[项强]],直视,口渴,舌强,如[[中风]]状。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分类:中药]][[分类:中医]][[分类:方剂]]
返回到
消风散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