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发红糠疹
对
毛发红糠疹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毛发红糠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毛囊]]性坚硬的尖形小丘疹,中央有黑色角栓,常密集成片,表面伴糠状[[鳞屑]]。 ==概述== 该病病因不明,儿童时期发病者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遗传性型),[[症状]]轻,病程迁延;成人时期发病者可能与维[[甲醇]][[结合蛋白]]缺陷、低[[血浆维生素]]A或[[甲状腺]]功能障碍等有关(获得性型),发病较快,可发展为[[红皮病]]。 ==[[病因学]]==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了,患者常有家族史,在同一个家庭中可有几个人发病,故有人认为本病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但国内曹元华报告64例毛发红糠疹病例仅有24例有家族史,因此不能完全用[[遗传因素]]解释本病的病因;此外本病在临床和[[组织学]]方面都有许多特征,提示为一种[[维生素]]缺乏[[疾病]](特别是维生素a),而大剂量维生素a治疗无效。且brunsting通过[[暗适应]]试验证明绝大多数病历没有维生素a缺乏现象。 其他[[内分泌]]机能的异常,[[肝功能]]障碍或某些[[感染]]因素等也可能是本病的诱发因素。 ==[[病理学]]== 最显著组织病理特征是[[表皮]]角化过度及毛囊性[[角质栓]],栓内有一[[根毛]]发。毛囊口附近有点状角化不全,[[颗粒层]]稍增厚,[[棘层]]不规则肥厚,可有基底细胞[[液化]]变化,其[[真皮]]浅层[[小血管]]扩张,周围及毛囊附近[[淋巴细胞]][[浸润]] 毛发红糠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为小的毛囊角化性[[丘疹]]和播散性鳞屑性斑片,初起时[[头皮]]上往往先有鳞屑及[[红斑]]。面部和[[颈部]]也可有红斑和细薄的糠状鳞屑,以后开始出现特{{百科小图片|bk8nq.jpg|毛发红糠疹}}征性的丘疹,丘疹为粟粒大小,发生在毛囊口处,为棕红色或正常[[肤色]],丘疹的中央常贯穿一根[[萎缩]]的毳毛或[[头发]],易折断,成为很小的黑点,角质栓下伸入毛囊口内,故不易剥出,丘疹渐渐增多,聚集成片,很象“鸡皮疙瘩”的外观。 损害好发躯干,四肢的伸侧和臀部等,特别是毛囊性角化的小丘疹发生于[[手指]]的第一和第二指[[关节]]的背面,成为本病的特有的症状之一,有时相邻的角化丘疹互相融合形成棕红色的斑块,特别常对称发生在肘膝部的伸侧,其上有细薄的糠状鳞屑,很象[[银屑病]],但在附近可见到典型毛囊角化性丘疹。[[手掌]]和足底常有边界明显的鳞屑性红斑,[[角质层]]明显增厚,很容易发生[[皲裂]],绝大部分患者有[[掌跖角化过度]],指(趾)甲也可受累,甲呈暗灰色,粗糙,增厚,脆而[[横纹]],易脆裂和裂开。全身出现剥脱而毛囊性损害不明显,呈现广泛干燥的鳞屑性红皮病。 本病除稍有痒感及[[皮肤干燥]]及紧张感外,一般没有全身症状,常在夏季[[皮疹]]加重。本病可缓慢或迅速发展经历数年,其间可有一段[[静止期]]或[[退行]]。最终完全消退。 1.多有家族史;2.毛囊角化性坚硬丘疹,淡红色,中心有小角质栓,伴有较多细小鳞屑;3.自头皮、颜面开始,继而侵犯颈、躯干、四肢伸侧,第一、二指节背面、手腕关节、膝[[肘关节]]皮损多见;4.有不同程度[[瘙痒]]、干燥、灼热感;5.特征性组织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毛发红糠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为小的毛囊角化性丘疹和播散性鳞屑性斑片,初起时头皮上往往先有鳞屑及红斑。面部和颈部也可有红斑和细薄的糠状鳞屑,以后开始出现特征性的丘疹,丘疹为粟粒大小,发生在毛囊口处,为棕红色或正常肤色,丘疹的中央常贯穿一根萎缩的毳毛或头发,易折断,成为很小的黑点,角质栓下伸入毛囊口内,故不易剥出,丘疹渐渐增多,聚集成片,很象“鸡皮疙瘩”的外观。 损害好发躯干,四肢的伸侧和臀部等,特别是毛囊性角化的小丘疹发生于手指的第一和第二指关节的背面,成为本病的特有的症状之一,有时相邻的角化丘疹互相融合形成棕红色的斑块,特别常对称发生在肘膝部的伸侧,其上有细薄的糠状鳞屑,很象银屑病,但在附近可见到典型毛囊角化性丘疹。手掌和足底常有边界明显的鳞屑性红斑,角质层明显增厚,很容易发生皲裂,绝大部分患者有掌跖角化过度,指(趾)甲也可受累,甲呈暗灰色,粗糙,增厚,脆而横纹,易脆裂和裂开。全身出现剥脱而毛囊性损害不明显,呈现广泛干燥的鳞屑性红皮病。 本病除稍有痒感及皮肤干燥及紧张感外,一般没有全身症状,常在夏季皮疹加重。本病可缓慢或迅速发展经历数年,其间可有一段静止期或退行。最终完全消退。 ==鉴别诊断== 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银屑病 具多层银白色鳞屑,剥除鳞屑,有点状[[出血]],皮疹不与毛囊一致,掌跖部一般无改变。组织学上两者迥然不同,银屑病角质层内有Munro[[微脓肿]],角化不全突出,[[乳头]][[上表皮]]板变薄,[[表皮突]]细长。 2.[[扁平苔藓]] 皮疹为紫红或暗红色有光泽的多角形扁平丘疹,有wickham纹,无毛囊性角质栓,很少累及头面及掌跖部。 3.[[毛发苔藓]] 好发于四肢伸侧,呈棘状毛囊性小丘疹,无[[炎症]],长期存在,不融合,指背多不累及。 4.[[脂溢性皮炎]] 皮损多见于多脂区,无毛囊性角质丘疹,有[[渗出]]倾向。 5.[[维生素A缺乏症]] 皮损为角化性毛囊丘疹,但无炎症,不发生红皮病,掌跖无改变,常伴[[夜盲]],眼干燥症及[[角膜软化]],暗适应延长。 ==治疗== ===治疗原则=== 1.抗角化治疗;2.[[止痒]]治疗;3.按红皮病治疗;4.外用药物治疗;5.[[光化学疗法]];6.中药疗法。 ===用药原则=== 1.长期应用[[维生素A]]须注意过量[[中毒]]症状,如精神情绪激动,[[食欲减退]],[[皮肤]]瘙痒干燥,疼痛性骨肥大等;2.久用水杨酸软膏须注意[[毒性反应]];3.病情严重,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可用[[免疫抑制剂]];4.发展为红皮病者需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同时给以[[抗生素]],加强支援[[疗法]]。 ===治疗措施=== 1、全身治疗 (1)维生素a 可口服维生素a,每日~30万单位,分3次口服,儿童每天10万单位,对[[胃肠道吸收]]不良者,可[[肌肉注射]]。如已用药两个月后无效则停用,显效者可继续服用。长期大剂量应用时发注意[[副作用]]的发生。表现为[[食欲不振]],皮肤瘙痒,[[毛发]]干枯,[[脱发]],[[口唇]]皲裂,易激动,[[骨痛]],[[骨折]],[[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 (2)[[维甲酸]]类 常用的有[[13-顺维甲酸]],剂量为每日~1mg/kg,分次口服。以后每隔2~3周每公斤体重每天增加0.5mg,直至出现疗效。通常治疗剂量为0.5~2mg/(kg . d);[[依曲替酯]]开始0.25~0.5mg/(kg . d),连续服药数月,可缓解病情,但停药后可复发。 (3)维生素e 每次mg,每日3次口服,可增强维生素a疗效。 (4)皮质类固醇激素 仅适用于急性[[进行期]]或继发红皮病的病人,可暂时缓解症状,因此一般不宜采用。 (5)免疫抑制剂 此药[[毒副作用]]较大,对病情较严重,特别是全身红皮病的患者可酌情选用。常用的有氨甲喋呤(mtx)每周10~25mg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硫唑嘌呤]]每天50~100mg分~3次口服,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血常规]]和肝功能的变化。 (6)中医[[中药]] 以[[清热]]去风,[[凉血]]为[[治则]]。方用土地,[[元参]],[[杭芍]],[[茅根]],牛子,[[生石膏]],[[知母]],[[荆芥]],[[防风]]等,每日剂,水煎服。此外可用[[雷公藤多甙]]20mg/次,每日3次。 2、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应以润肤,角质松解为原则,可选用3%~5%[[水杨酸软膏]],10%~20%[[尿素软膏]],10%~20%[[鱼肝油软膏]],0.1%[[维甲酸软膏]]。此外[[皮质类固醇]]软膏或霜剂外用亦有一定疗效。 3、[[物理疗法]] 糠浴,[[淀粉]]浴及矿泉浴等都可应用。 ==预防常识== 1.本病一般不影响全身健康状况,发展至红皮病可出现轻度全身症状,如倦怠、[[畏寒]]、体重下降、精神不安等;2.夏天曝盼后病情常可加重;3.成人型患者约50%在3年内获得自行缓解,预后良好;4.不典型的病例需与银屑病、脂溢性皮炎、扁平苔藓、毛发苔藓、掌蹠[[角化症]]、维生素A缺乏等疾病鉴别。 {{导航板-皮肤和皮肤病}}
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Navbox
(
查看源码
)
模板:Navbox subgroup
(
查看源码
)
模板:导航板-皮肤和皮肤病
(
查看源码
)
模板:百科小图片
(
查看源码
)
返回到
毛发红糠疹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