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与化学损伤/刺激剂中毒预防与救治
对
核与化学损伤/刺激剂中毒预防与救治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Hierarchy header}} (一)预防 迅速戴防毒面具或简易防护器材。注意不要因已有刺激[[症状]]误认为面具失效而脱掉面具。呕吐物和分泌物较多时,可暂时屏住[[呼吸]];闭眼、迅速脱下面罩,擦净,然后再戴上。 (二)救治 1.[[呼吸道]]:[[上呼吸道]]有刺激症状时,可吸入抗烟剂([[氯仿]]40ml、[[酒精]]40ml、[[乙醚]]20ml、氨水5~10滴,分装成100支[[安瓿]]、每支1ml)每次吸入1~2支,5~10分钟后再吸入,不宜多用。[[头痛]]、[[牙痛]]可服[[止痛片]]。疼痛难忍时,[[皮下注射]][[吗啡]]。出现[[肺水肿]]时,按[[窒息]]性毒剂[[中毒]]处理。 2.眼:毒剂微粒进入眼内时,切勿用手揉擦。应立即用清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充分冲洗。有[[结膜炎]]及[[角膜炎]]时,可按[[眼科]]治疗原则处理。 3.[[皮肤]]:先用干布或[[棉花]]轻轻擦去毒剂,再用肥皂水或净水冲冼。有条件时可用6%[[碳酸氢钠]]或3%[[碳酸钠]]溶液冲冼。不要开始就用水洗,否则皮肤刺痛会加重。局部[[炎症]]用[[可的松]]冷霜涂抹。皮肤痛痒,口服[[苯海拉明]]20~50mg,每天3~4次。[[水疱]]破裂时,注意预防[[感染]]。较深的Ⅱ度[[化学]]性[[烧伤]],按一般烧伤处理。 4.[[消化道]]:可催吐、[[洗胃]]、口服[[活性炭]]粉吸附毒剂,而后导泻。[[胃肠道]]症状明显或[[腹痛]]剧烈者,可给[[颠茄浸膏]]片或[[阿托品]]。 5.全身吸收中毒:DM含砷,吸收后有[[砷中毒]]症状者可用[[二巯]]基类抗砷药(参见路易氏剂中毒治疗)。 {{Hierarchy footer}} {{核武器与化学武器损伤图书专题}} {{导航板-中毒}}
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Hierarchy footer
(
查看源码
)
模板:Hierarchy header
(
查看源码
)
模板:Navbox
(
查看源码
)
模板:导航板-中毒
(
查看源码
)
模板:核武器与化学武器损伤图书专题
(
查看源码
)
返回到
核与化学损伤/刺激剂中毒预防与救治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