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无菌技术
对
护理学/无菌技术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Hierarchy header}} [[无菌]]技术是医疗、护理操作中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及传播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在[[无菌操作]]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得违反操作原则,否则就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的机会,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危害。因此,必须加强无菌观念,准确熟练地掌握无菌技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一、无菌技术的概念和原则''' (一)无菌技术的概念 1.无菌技术 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2.无菌物品 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3.无菌区域 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称无菌区域。 4.非无菌物品或区域 未经灭菌或经灭菌后被污染的物品或区域,称非无菌物品或区域。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环境清洁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停止卫生处理,减少人员走动,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尘埃。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 2.工作人员 无菌操作前,衣帽穿戴整洁,[[口罩]]遮住口鼻,修剪[[指甲]]、洗手。 3.物品管理 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外注明物品名称,有效期一周为宜,并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排放。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一经使用或过期,潮湿应重新进行灭菌处理。 4.取无菌物 操作者身距无菌区20cm,取无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钳(镊),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手臂应保持在[[腰部]]以上。无菌物品取出后,不可过久暴露,若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疑有污染,不得使用。 5.一物一人,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个病人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二、几种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法''' (一)工作帽的应用 戴工作帽可防止[[头发]]上的灰尘及微生物落下造成污染。护理传染病人时,也可保护自己,工作帽大小适宜,头发全部塞入帽内,不得外露。每周更换两次,[[手术室]]或严密[[隔离]]单位,应每次更换。 (二)口罩的应用 戴口罩可防止飞沫污染无菌物品。口罩应盖住口鼻,系带松紧适宜,不可用污染的手触及。不用时不宜挂于胸前,应将清洁面向内折叠后,放入干净衣袋内。口罩一经潮湿,则病菌易于侵入,应及时更换。 (三)洗手、刷手、消毒手 1.洗手 护理病人前后,执行无菌操作、取用清洁物品之前,接触污染物之后均应洗手。 方法:用肥皂搓洗[[手掌]]、[[手背]]、指间、[[手指]]及[[关节]],以环形动作搓擦。而后用流水冲洗双手,将皂沫全部冲净,必要时反复冲洗,最后用清洁小毛巾擦干双手。 2.涮手 即利用机械及化学作用去除手上污物及微生物的方法,是做好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 方法:取无菌刷蘸肥皂乳(或肥皂块),先刷指尖、然后刷手、腕、[[前臂]]、肘部到[[上臂]]下1/2段,特别要刷净甲沟、指间、腕部,无遗漏地刷洗三遍,每遍3分钟。刷洗时,双手稍抬高。每遍刷完后,用流水冲去肥皂沫,水由手、上臂至肘部淋下,手不能放在最低位,以免臂部的水返流到手。刷洗毕,用无菌小毛巾依次拭干手、臂。手、臂不可触碰其它物品,如污染必须重新刷洗。 3.消毒手 [[消毒液]]泡手能有效地去除手上的微生物。常用泡手的消毒液有:0.2%[[过氧乙酸]]、[[碘伏]]、[[洗必泰]]等。 方法:刷洗后,双手及上臂下1/3伸入盛有消毒液的桶内,用无菌小毛巾轻擦洗[[皮肤]]5分钟,手不可触及桶口。浸泡毕,拧干小毛巾,揩去手、臂、消毒液,晾干。双手保持于胸前半伸位准备穿手术衣。 (四)无菌持物钳(镊)的类别和使用法 1.持物钳(镊)的类别 临床常用的持物钳(镊)有卵圆钳、三叉钳和长、短[[镊子]](图5-6)。 {{图片|glao04x4.jpg|卵圆钳}} 卵圆钳:钳的柄部有两环,使用时手指套入环内,钳的下端(持物端)有两个小环,可用以夹取刀、剪、钳、镊、治疗碗及[[弯盘]]等。由于两环平行紧贴,不能持重物。 {{图片|glanzyy3.jpg|三叉钳}} 三叉钳:结构和卵圆钳相似。不同处是钳的下端为三叉类,呈弧形向内弯曲。用以夹取盆、盒、瓶、罐等较重的物品。 {{图片|glao0jjj.jpg|长镊子}} {{图片|glao027y.jpg|短镊子}} 镊子:镊的尖端细小,使用时灵巧方便。适用于夹取[[棉球]]、[[棉签]]、针头、[[注射器]]、缝针等小物品。 2.无菌持物钳(镊)的使用法 (1)无菌持物钳(镊)应浸泡在盛有消毒溶液的无菌广口容器内,液面需超过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1/2处。容器底部应垫无菌[[纱布]],容器口上加盖。每个容器内只能放一把无菌持物钳(镊)。 {{图片|glao0wel.jpg|无菌持物钳(镊)浸泡}} (2)取放无菌持物钳(镊)时,尖端闭合,不可触及容器口缘及溶液面以上的容器内壁。手指不可触摸浸泡部位。使用时保持尖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图5-8),以免消毒液倒流污染尖端。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并将轴节打开。如取远处无菌物品时,无菌持物钳(镊)应连同容器移至无菌物品旁使用。 {{图片|glao0gsr.jpg|取放无菌持物钳-正确}} {{图片|glao0sp5.jpg|取放无菌持物钳-不正确}} (3)无菌持物钳(镊)不能触碰未经灭菌的物品,也不可用于换药或消毒皮肤。如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时,应重新消毒灭菌。 (4)无菌持物钳(镊)及其浸泡容器,每周消毒灭菌1次,并更换消毒溶液及纱布。[[外科]]病室每周2次,手术室,[[门诊]][[换药室]]或其他使用较多的部门,应每日灭菌1次。 (五)无菌容器的使用法 {{图片|glao14ue.jpg|无菌容器的使用法}} {{图片|glao19oe.jpg|无菌容器的使用法2}} 经灭菌处理的盛放无菌物品的器具称无菌容器。如无菌盒、贮槽、罐等。 4.无菌容器应每周消毒灭菌一次。 (六)无菌包的使用法 无菌包布是用质厚、致密、未[[脱脂]]的棉布制成双层包布。其内可存放器械、[[敷料]]以及各种技术操作用物,经灭菌处理后备用。 1.无菌包的[[包扎]]法 将物品置于包布中间,内角盖过物品,并翻折一[[小角]],而后折盖左右两角(角尖端向外翻折),盖上外角,系好带子,在包外注明物品名称和灭菌日期。 {{图片|glao1130.jpg|无菌包的包扎法}} 2.无菌包的打开法 取无菌包时,先查看名称,灭菌日期,是否开启、干燥。将无菌包放在清洁干燥的平面上,解开系带卷放于包布角下,依次揭左右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用无菌钳取出所需物品,放在已备好的无菌区域内。如包内物品一次未用完,则按原折痕包好,注明开包时间,有效期为24时。如不慎污染包内物品或被浸湿,则需要重新灭菌4. 取小包内全部物品时,可将包托在手上打开。解开系带挽结,一手托住无菌包,另一手依次打开包布四角翻转塞入托包的手掌心内,准确地将包内物品放入无菌容器或无菌区域内(勿触碰容器口缘),盖好。 {{图片|glao1727.jpg|无菌包的打开法}} (七)无菌盘的铺法 将无菌治疗巾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使其内面为无菌区,可放置无菌物品,以供治疗和护理操作使用。有效期限不超过4小时。 1.无菌治疗巾的折叠法 将双层棉布治疗巾横折2次,再向内对折,将开口边分别向外翻折对齐。 {{图片|glanzuau.jpg|无菌盘的铺法}} 2.无菌治疗巾的铺法 手持治疗巾两开口外角呈双层展开,由远端向近端铺于治疗盘内。两手捏住治疗巾上层下边两外角向上呈扇形折叠三层,内面向外。 {{图片|glao0bbn.jpg|无菌治疗巾的铺法}} 3.取所需无菌物品放入无菌区内,覆盖上层无菌巾,使上、下层边缘对齐,多余部分向上反折。 {{图片|glanzrbh.jpg|覆盖上层无菌巾}} (八)无菌溶液的倒取法 取无菌溶液瓶,擦净灰尘,核对标签,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壁有无裂痕,溶液有无沉淀、混浊、变色、絮状物。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图片|glao0p4c.jpg|无菌溶液的倒取法}} 揭去铝盖 常规消毒瓶塞,以瓶签侧面位置为起点旋转消毒后,用无菌持物钳将瓶塞边缘向上翻起,再次消毒。以无菌持物钳夹提瓶盖,用另一手[[食指]]和中指撑入[[橡胶塞]]盖内拉出。先倒少量溶液于弯盘内,以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溶液于无菌容器中;倒溶液时瓶签朝上。无菌溶液一次未用完时,按常规消毒瓶塞、盖好。注明开瓶时间,有效期不超过12小时。 (九)无菌手套的戴法 {{图片|glao078m.jpg|无菌手套}} {{图片|glao0mla.jpg|无菌手套的戴法}} 1.戴无菌手套 洗净擦干双手。核对手套号码及有效期。打开手套袋,取[[滑石粉]]涂抹双手,注意避开无菌区。手套可分别或同时取出。双手分别捏住袋口外层,打开,一手持手套翻转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另一手五指对准戴上。将戴好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翻折面(手套外面),取出,同法将另一手套戴好,戴手套时不可强拉。最后将两手套翻折面套在工作衣袖外面。注意手套外面为无菌区,应保持其无菌。手套戴好后,双手置胸前,以免污染。 2.脱手套 将手套口翻转脱下,不可用力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 {{Hierarchy footer}} {{基础护理学图书专题}}
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Hierarchy footer
(
查看源码
)
模板:Hierarchy header
(
查看源码
)
模板:图片
(
查看源码
)
模板:基础护理学图书专题
(
查看源码
)
返回到
护理学/无菌技术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