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
对
心脏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心脏,是人和[[脊椎动物]]器官之一。是[[循环系统]]中的动力。人的心脏如本人的拳头,外形像[[桃子]],位于[[横膈]]之上,两肺间而偏左。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隔隔开,故互不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这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百科小图片|心脏跳动.gif|心脏跳动}} ==器官简介== 如果按一个人心脏平均每一分钟跳动70次、寿命有70岁计算的话,一个人的一生中,心脏就要跳动将近26亿次。一旦心脏停止跳动的话,那就是说,你的生命走到尽头了。 心率为75次/min,则完成一个[[心动周期]]经历的时间为0.8s。心房每工作(收缩)0.1s,可以休息0.7s;心室每工作0.3s,可以休息0.5s,所以心脏可以一直跳动而不会累,有足够的时间休息。 ==心脏位置== 心脏位于胸腔内,膈肌的上方,二肺之间,约三分在中线左侧。心脏如一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像一个桃子。[[心尖]]钝圆,朝向左前下方,与胸前壁邻近,其体表投影在左胸前壁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故在此处可看到或摸到[[心尖搏动]]。心底较宽,有大[[血管]]由此出入,朝向右后上方,与[[食管]]等[[后纵隔]]的器官相邻。如果好好保养它,就可以活到80岁以上。 ==心脏毗邻== (1) 心的前面:大部分被肺和[[胸膜]]遮盖,只有一小部分借[[心包]]与[[胸骨体]]和[[肋软骨]]直接相邻。 (2) 心的两侧:与肺和[[胸膜腔]]相邻。 (3) 心的后方:有食管、[[迷走神经]]和[[主动脉胸部]]。 (4) 心的下方:为膈。 (5) 心的上方:连着心的[[大血管]]。 ==心的外形== 心脏有一尖,一底,两面和三缘{{百科小图片|bkkni.jpg|心脏}}1.心尖:朝向左前下方,位于左侧第5肋间隙,在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 2.心底:朝右后上方, 与出入心的大血管干相连,是心比较固定的部分。 3.两面:心的[[胸肋面]](前面)朝向前上方,大部分由右心室构成。[[膈面]](下面)朝向后下方,大部分由左心室构成,贴着膈。 4.三缘:心右缘垂直向下,由右心房构成。心左缘钝圆,主要由左心室及小部分[[左心耳]]构成,心下缘接近水平位,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5.心的表面有三条沟 (1) [[冠状沟]]:近心底处有略成环形的冠状沟。是心房和心室的分界线。 (2) [[前室间沟]]: 在胸肋面有从冠状沟向下到心尖右侧的浅沟,称为前室间沟。 (3) [[后室间沟]]:在膈面也有从冠状沟向前下到心尖右侧的浅沟,称为后室间沟。 前、后室间沟是左、右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线。 ==基本结构== 心脏表面靠近心底处,有[[横位]]的冠状沟几乎环绕心脏一周,仅在前面被[[主动脉]]及[[肺动脉]]的起始部所中断。在心室的前面及后(下)面各有一纵行的浅沟,由冠状沟伸向心尖稍右方,分别称前后室[[间沟]],为左、右心室的表面分界。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房、右心室的正常位置关系呈现轻度由右向左扭转现象,即右心偏于右前上方,左心偏于左后下方。 心脏是一中空的肌性器官,内有四腔:后上部为左心房、右心房,二者之间有房间隔分隔;前下部为左心室、右心室,二者间隔以[[室间隔]]。正常情况下,因房、室间隔的分隔,[[左半心]]与[[右半心]]不直接交通,但每个心房可经[[房室口]]通向同侧心室。 心脏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宽下窄,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 右心房壁较薄。根据血流方向,右心房有三个入口,一个出口。入口即上、[[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冠状窦口]]为心壁[[静脉血]]回心的主要入口。出口即[[右房室口]],右心房借助其通向右心室。[[房间隔]]后下部的卵圆形凹陷称[[卵圆窝]],为[[胚胎时期]]连通左、右心房的[[卵圆孔]][[闭锁]]后的遗迹。右心房上部向左[[前突]]出的部分称[[右心耳]]。 右心室有出入二口,入口即右房室口,其周缘附有三块叶片状瓣膜,称[[右房室瓣]](即[[三尖瓣]])。按位置分别称前瓣、后瓣、隔瓣。瓣膜垂向室腔,并借许多线样的[[腱索]]与心室壁上的[[乳头肌]]相连。出口称[[肺动脉口]],其周缘有三个半月形瓣膜,称[[肺动脉瓣]]。 左心房构成心底的大部分,有四个入口,一个出口。在左心房后壁的两侧,各有一对[[肺静脉口]],为左右[[肺静脉]]的入口;左心房的前下有[[左房室口]],通向左心室。左心房前部向右前突出的部分,称左心耳。 左心室有出入二口。入口即左房室口,周缘附有[[左房室瓣]]([[二尖瓣]]),按位置称前瓣、后瓣,它们亦有腱索分别与前、[[后乳头肌]]相连。出口为主[[动脉]]口,位于左房室口的右前上方,周缘附有半月形的[[主动脉瓣]]。 <b>腔室 入口 入瓣膜 出口 瓣膜 作用</b> 左心房 肺静脉 左房室口 二尖瓣 在心室收缩时阻止血液逆流回心房 左心室 左房室口 二尖瓣 [[主动脉口]] 主动脉瓣 在心室舒张时防止血液逆流回心室 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 冠状窦口 右房室口 三尖瓣 在心室收缩时阻止血液逆流回心房 右心室 右房室口 三尖瓣 肺动脉口 肺动脉瓣 在心室舒张时防止血液逆流回心室 在右心房室和左心房室之间各有一组房室瓣,分别叫三尖瓣和二尖瓣。它们是单向瓣,允许血液从心房向心室流动,并防止其向反方向(即心室向心房)的流动。 <b>血液流动方向为:</b>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循环]]→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体循环]]→上下腔静脉 <b>体循环</b>: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经过体循环,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 体循环又叫做[[大循环]]。 <b>肺循环</b>: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最后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暗红的静脉血又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 肺循环又叫做小循环 ==心脏的泵血机制== (一)心动周期的概念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各自具有收缩期(systole)和舒张期(diastole)。 如图4-12所示,心房和心室的心动周期在发生顺序上虽有先后,但周期的时间长度相同。由于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起主要作用,故通常心动周期是指心室的活动周期。心动周期可作为分析心脏机械活动的基本单位。 心动周期的长度和心率成反变。如成年人的心率为每分钟75次,则心动周期为0.8s。左右[[心房收缩期]]为0.1s,舒张期为0.7s。心房收缩期结束后,左右心室同步收缩,持续0.3s,[[心室舒张期]]为0.5s。心室舒张期的前0.4s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期,这一时期称为全心舒张期。心率增快时心动周期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都相应缩短,但以舒张期缩短更为明显,故心动周期中收缩期所占时间比例增大。因此,长时间的心率增快,使心肌工作时间相对延长,休息时间相对缩短,不利于心脏持久地活动。 图4-12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关系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左、右心泵的活动基本相似,现以左心为例说明心脏的泵血过程(图4-13)。 1.心房收缩期:心房收缩前,心脏处于全心舒张期,房室瓣开启,[[半月瓣]]关闭,血液从静脉经心房流入心室,使心脏不断充盈。在全心舒张期回流入心室的血液量约占[[心室充盈]]量的75%。在全心舒张期之后是心房收缩期,历时0.1s。心房壁较薄,收缩力不强,由心房收缩推动进入心室的血液量通常只占心室充盈总量的25%左右。心房收缩时,静脉入口处的环形肌也收缩,再加上血液向前流动的惯性,所以虽然静脉入心房处没有瓣膜,心房内的血液也很少返流回静脉。心房收缩引起房内压和室内压都有轻度升高。 2.[[心室收缩期]] (1)[[等容收缩期]]:心房收缩结束后,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迅速升高。当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推动房室瓣关闭,阻止了血液返流入心房。房室瓣的关闭产生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期开始的标志。由于这时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半月瓣仍处在关闭状态,心室成为一个封闭的腔。由于血液的不可压缩性,尽管心室肌在强烈收缩,室内压急剧升高,但心室的容积不变,故名等容收缩期(isovolumic contraction phase)。此期持续约0.05s。当主动脉压增高或心肌收缩力降低时,等容收缩期延长。 (2)[[射血期]](ejection phase):当心室收缩引起的室内压升高超过主动脉压时,血液循压力梯度冲开半月瓣进入主动脉,是为射血期。射血期又可以因为射血快慢而分为两期。 1)[[快速射血期]](rapid ejection phase):在射血期的前期,由于心室肌的强烈收缩,心室内压继续上升达到峰值,血液迅速由心室流向主动脉,心室容积迅速缩小,称为快速射血期。此期历时约0.1s,射[[血量]]约占心室总射血量的2/3。 2)减慢射血期(reduced ejection phase):在快速射血后,心室内血液量减少,心室肌收缩减弱,室内压自峰值逐渐下降,射血速度减慢。此期历时约0.15s。 在快速射血期的中期或稍后,心室内压已略低于主动脉压,但由于心室肌的收缩,心室内血液具有较高的动能,故仍可在惯性作用下逆压力梯度继续流入主动脉。 3.心室舒张期 (1)[[等容舒张期]](isovolumic relaxation phase):[[心室收缩]]完毕后开始舒张,室内压下降,当室内压降低到低于主动脉压时,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推动半月瓣迅速关闭。半月瓣的关闭产生第二心音,是心室舒张期开始的标志。半月瓣关闭后,室内压仍高于房内压,房室瓣处在关闭状态,心室再次成为封闭的腔。心室继续舒张引起室内压急剧下降而心室容积不变,称为等容舒张期,历时约0.06~0.08s。 (2)心室充盈期:随着心室肌的舒张,室内压进一步下降,当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积聚在心房内的血液即冲开房室瓣进入心室,使心室充盈。 1)快速[[充盈期]](rapid filling phase):房室瓣开启初期,房室压力梯度大,再加上心室舒张时的抽吸作用,血液快速流入心室,心室容积快速上升。在此期间进入心室的血液量占总充盈量的2/3,是心室充盈的主要阶段,称快速充盈期,历时约0.11s。 2)减慢充盈期(reduced filling phase):随着心室血液充盈量的增加,房室压力梯度减小,心室充盈速度减慢,心室容积进一步增大,称减慢充盈期,历时约0.22s。 3)心房收缩期:在心室舒张的最后0.1s,下一个心动周期的心房收缩期开始,使心室充盈量进一步增加。 综上所述,推动血液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主动脉之间流动的主要动力是压力梯度。心室肌的收缩和舒张是造成室内压变化以及室内压和房内压、主动脉压之间的压力梯度的根本原因。心室肌的收缩造成的室内压上升推动射血,而心室肌的舒张造成的室内压急剧下降所形成的抽吸力是心室快速充盈的主要动力。房室瓣和半月瓣的开启和关闭完全取决于瓣膜两侧的压力梯度,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但瓣膜的活动保证了血液的单方向流动和室内压的急剧变化,有利于心室射血和充盈。如果瓣膜关闭不全,血液将发生返流,等容收缩期和等容舒张期心室内压的大幅度升降也不能实现,心脏的泵血功能将被削弱。 右心室泵血活动的过程和左心室相同,但因[[肺动脉压]]较低,仅为主动脉压的1/6,故右室射血的阻力较低。在心动周期中,右心室内压变化幅度比左心室小得多。 (三)心房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 1.心房的接纳和初级泵作用:心房在心动周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舒张状态,其主要作用是接纳、储存从静脉不断回流的血液。在心室收缩射血期间,这一作用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在心室舒张的大部分时间里,心房也处在舒张状态(全心舒张期),这时心房只是静脉血液返流回心室的一条通道。只有在心室舒张期的后期,心房才收缩。虽然心房壁薄,收缩力量不强,收缩时间短,其收缩对心室的充盈仅起辅助作用,但是心房的收缩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心室肌收缩前的[[初长度]]增加,[[肌肉]]收缩力量加大,从而提高心室的泵血功能效益。如果心房不能有效收缩,房内压将增加,不利于[[静脉回流]],间接影响心室射血。因此,心房收缩起着初级泵的作用,有利于心脏射血和静脉回流。当心房发生[[纤维性颤动]]而不能正常收缩时,心室充盈量减少,初级泵作用丧失,在安静状态下心室的射血量不至于受到严重影响,但是,在心率增快或心室[[顺应性]]下降而影响心室舒张期的被动充盈时,由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少,心室的射血量将会降低。 2.心动周期中心房内压的变化:心动周期中心房内压力曲线依次出现a、c、v三个小的正向波和x、y两个下降波。心房收缩时,房内压升高,形成a波,随后心房舒张,压力回降。心室开始收缩,房室瓣关闭,由于心室内血液的推顶,使瓣膜向心房腔凸起,造成房内压轻度上升,形成c波。随着心室射血,心室体积缩小,心底部下移,房室瓣也随之被向下牵拉,使心房容积趋于扩大,房内压下降,形成x降波。此后,因静脉血不断回流入心房,而房室瓣尚未开启,使心房内血液量不断增加,房内压缓慢升高直到心室等容舒张期结束,由此形成缓慢上升的v波。最后,房室瓣开放,血液由心房迅速进入心室,房内压下降,形成y降波。由此可见,心房内压力变化的a、c、v三个波,只有a波是心房收缩所引起,可作为心房收缩的标志。右心房也出现相似的压力变化,并可传递至[[大静脉]],使大静脉内压也发生相应的波动。在心动周期中,心房压力波的变化幅度较小。 ==功能作用== 体内各种[[内分泌]]的[[激素]]和一些其它体液因素,也要通过血液循环将它们运送到[[靶细胞]],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此外,血液防卫机能的实现,以及[[体温]]相对恒定的调节,也都要依赖血液在血管内不断循环流动,而血液的循环是由于心脏“泵”的作用实现的。成年人的心脏重约300克,它的作用是巨大的,例如一个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约跳70次,每次泵血70毫升,则每分钟约泵5升血,如此推算一个人的心脏一生泵血所作的功,大约相当于将3万公斤重的物体向上举到喜马拉雅山顶峰所作的功。 ==健康保养== <b> 保护心脏注意事项可包括:</b> 控制体重 研究表明:[[体重增加]]10%,[[胆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险增加38%;体重增加20%,冠心病危险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比没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戒烟 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吸烟又可使[[血压]]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这些不良影响,使30—49岁的吸烟男性的冠心病[[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而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戒酒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实验证实[[乙醇]]对心脏具有毒害作用。过量的乙醇摄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缩能力。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酗酒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并影响[[脂肪代谢]],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 改善生活环境 污染严重及噪音强度较大的地方,可能诱发心脏病。因此改善居住环境,扩大绿化面积,降低噪音,防止各种污染。 避免拥挤 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无论是[[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还是冠心病、风心病,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节,以免受到[[感染]]。 合理饮食 应有合理的饮食安排。[[高脂血症]]、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营养有关,所以,从心脏病的防治角度看营养因素十分重要。原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 适量运动 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维持经常性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身体正常的代谢,尤其对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应根据心脏功能及体力情况,从事适当量的体力活动有助于增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脏器机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活动量应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状]]为原则。 规律生活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百科小图片|心脏病.jpg|心脏病}} ==[[心脏病]]== [[心脏病]]是指一大类心脏本身异常的疾病,包括心肌本身、心脏血管、心脏电传导系统、心瓣膜等组织的病变。如果把心脏比喻成一个房子,那么心肌的病变就类似于墙壁除了问题,冠脉病变类似于水管出了问题,心律失常类似于电线出了问题。最常见的有[[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等。 具体可参看相关词条。 ==人类心脏可能有记忆 [[心脏移植]]或改变性格== 我们都知道,[[大脑]]是记忆的器官。那么,心脏有记忆吗?齐鲁晚报报道了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人类的心脏也许有某种“思考和记忆功能”!这正是许多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突然性格大变、继承了心脏捐赠者性格的原因。 文章举例说,40岁的退休货车司机杰姆.克拉克从来都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他从不曾给妻子玛吉写过一封情书,因为他15岁就离开了学校,文法差得要命。所以当去年的一天,杰姆突然坐到桌子前,开始给妻子写下一行行的情诗、表达细腻的情绪时,连他自己都感到了震惊。就在半年前,杰姆刚刚接受过心脏移植手术,他确信自己写诗的“怪癖”来自那颗[[移植]]的心脏,因为捐赠者一家都爱写诗。根据科学统计,从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实施后的40年中,每10例接受换心手术的病人中,就有1人会出现性格改变现象。美国加州心脏数学协会的专家也深信心脏并非一个“泵”那么简单,他们最近发现一种能够具有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的[[神经细胞]]的确在心脏中工作,并且组成了一个小但却复杂的[[神经系统]]。“心脏具有记忆”的观点目前仍未获得主流医学界的认可,但许多接受心脏移植的病人都深信,没有任何其他理论可以解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连串怪事。 罗琳认为,当我们的情绪改变时,大脑会将信号传递给心脏,而心脏会以非常复杂的形式的表现出来。如果心脏有情绪反应,那么是否也会思考呢?这个新发现又是否能给破解心脏记忆的谜案提供新线索呢?这一切的谜团都有待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人心难测”,现在可不是下结论的时候。 [[分类:心脏]][[分类:生物]][[分类:人体]] ==参看== *[[解剖学/心]] *[[组织学/心脏|《组织学》- 心脏]] *[[人体解剖学/心脏|《人体解剖学》- 心脏]] *[[心脏病]] {{导航板-人体结构}}
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Navbox
(
查看源码
)
模板:Navbox subgroup
(
查看源码
)
模板:导航板-人体结构
(
查看源码
)
模板:百科小图片
(
查看源码
)
返回到
心脏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