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氨水味
对
尿液氨水味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尿路感染]]者尿会有氨水味。 ==尿液氨水味的原因== (一)发病原因 [[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其中90%的[[门诊]]病人和50%左右的住院病人,其[[病原菌]]是[[大肠]]埃希杆菌,此菌[[血清]]分型可达140多种,致尿感型大肠埃希杆菌与病人粪便中分离出来的大肠埃希杆菌属同一种菌型,多见于无症状[[菌尿]]或无[[并发症]]的尿感;[[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粪[[链球菌]]等见于再[[感染]]、留置[[导尿管]]、有并发症之尿感者;[[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感染多见于[[糖尿病]]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病人及[[肾移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皮肤]][[创伤]]及吸毒者引起的[[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毒]]、[[支原体感染]]虽属少见,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向。多种[[细菌感染]]见于留置导尿管、[[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先天性畸形]]和[[阴道]]、[[肠道]]、[[尿道瘘]]等。 尿路感染的细菌类型见表1。 <center>{{图片|gxq0as46.jpg|}}</center> (二)发病机制 尿路感染是由[[致病菌]]入侵所致,其发病机制与病原菌感染有关,病原菌入侵感染的途径和方式大致分以下几种。 1.上行性感染 大约95%的尿路感染,其病原菌是由[[尿道]]经膀胱、[[输尿管]]而上行到[[肾脏]]的。正常情况下,尿道口上端1~2cm处有少量细菌存在,只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尿道黏膜损伤时,细菌才能入侵、繁殖。尿液的冲洗,尿液中的[[IgA]]、[[溶菌酶]]、有机酸,[[黏膜]]的完整性,[[膀胱]]移行上皮分泌的抗黏附因子(Muein)均能抵制病原菌的入侵。近年来电镜证实,大肠埃希杆菌表面有许多P[[菌毛]],它们能特异性地识别和结合于[[尿路上皮]][[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从而使菌体紧密黏附在尿路上皮[[细胞]]上,避免被尿液冲洗掉。大肠埃希杆菌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荚膜]](K)抗原,[[多糖类]]的K抗原能抑制[[吞噬细胞]][[杀菌活性]],与其致病力直接有关。变形杆菌无P菌毛和K抗原,不易黏附于膀胱的移行上皮,但能黏附于外[[生殖器]]的[[鳞状上皮]]细胞上。留置导尿管、[[尿路结石]]、刨伤、[[肿瘤]]、[[前列腺增生]]肥大、先天性尿路[[畸形]](包括膀胱壁内输尿管、[[括约肌]]发育不全引起的[[膀胱输尿管反流]])、[[神经元]]性膀胱等均是上行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2.血行性感染 血行性感染仅占尿路感染的3%以下。肾的[[血流量]]占心搏出量的20%~25%,败血症、菌血症时,循环血中的细菌容易到达[[肾皮质]]。糖尿病、[[多囊肾]]、[[移植]]肾、[[尿路梗阻]]、肾血管狭窄、镇痛剂或[[磺胺类药物]]的应用等增加了肾组织的易损性。常见的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假单胞菌]]属和白色念珠菌属直接感染机会罕见,经[[淋巴]]道感染尚未证实。 3.易感因素 (1)尿路梗阻:各种原因引起的尿路梗阻,如[[肾及输尿管结石]]、[[尿道狭窄]]、[[泌尿道肿瘤]]、[[前列腺肥大]]等均可引起尿液[[潴留]],使细菌容易繁殖而产生感染。[[妊娠]][[子宫]]压迫输尿管、[[肾下垂]]或[[肾盂积水]]等均可使尿液[[排泄]]不畅而致本病。 (2)[[泌尿系统]]畸形或功能异常:如[[肾发育不全]]、多囊肾、[[海绵肾]]、蹄铁肾、双肾盂或[[双输尿管]]畸形及巨大输尿管等,均易使局部组织对细菌抵抗力降低。膀胱输尿管反流使尿液由膀胱[[反流]]到[[肾盂]],因而增加了患病机会。神经元性膀胱的[[排尿]]功能失常,导致[[尿潴留]]和细菌感染。 (3)尿道插管及器械检查:导尿、[[膀胱镜检查]]、泌尿道手术均可引起局部黏膜损伤,把[[前尿道]]的致病菌带入膀胱或上尿路而致感染。据统计,一次导尿后持续性菌尿的发生率为1%~2%;留置导尿4天以上,则持续性菌尿发生率为90%以上,并有致严重[[肾盂肾炎]]和[[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的危险。 (4)女性尿路[[解剖]]生理特点:女性尿道长度仅3~5cm,直而宽,[[尿道括约肌]]弱,细菌易沿尿道口上升至膀胱,同时尿道口与[[肛门]]接近,为细菌侵入尿道提供条件。尿道周围的局部刺激,月经期外阴部易受细菌污染,[[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疾患,[[妊娠期]]、产后及性生活时的[[性激素]]变化,均可引起阴道、尿道黏膜改变而利于致病菌入侵。故成年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高于男性8~10倍。 (5)机体抵抗力减弱: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腹泻]]、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总之,尿路感染的发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概括起来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带有P菌毛的细菌[[菌落]]在肠道和尿道口周围并播散至尿道。 ②通过尿液反流,细菌在泌尿道内逆行并与泌尿道的[[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局部繁殖,产生[[炎症]]。 ③通过输尿管中尿液的[[湍流]],细菌上行至肾脏,如炎症没及时控制,则肾组织损伤,最终发生[[纤维化]]。 ==尿液氨水味的诊断== [[临床表现]] [[尿路感染]]患者根据其分型不同,临床可呈多样化表现。本病临床一般分为单纯型(原发型)和复杂型(继发型)两种。 [[单纯型尿路感染]]一般无生理或[[解剖]]异常,也无泌尿道手术和插管史,女性常见,多由[[大肠]]埃希杆菌从[[肛门]]或[[皮肤]]进入[[尿道]]、[[阴道]]繁殖并传播,[[感染]]上行至肾引起[[急性肾盂肾炎]],性生活则更有利[[病原体]]的上行感染。 复杂型尿路感染多继发于[[尿路结石]]、尿路功能紊乱、泌尿系手术及留置尿管后。上尿路感染主要有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有[[细菌性尿道炎]];[[真菌]]性[[尿道炎]];[[衣原体]]尿道炎;[[支原体]]尿道炎;[[滴虫性尿道炎]];[[淋病]];[[膀胱炎]]等。 临床上所说的尿路感染复发与复发性尿路感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尿路感染复发是指治疗后[[菌尿]]转阴性,但在停药后6周内再发,且[[致病菌]]和先前感染完全相同。复发的常见原因有:尿路解剖或功能异常,引起尿流不畅;[[抗菌]]药选用不当、剂量和疗程不足;或由于病变部位[[瘢痕]]形成,血流差,病灶内[[抗菌药物]]浓度不足。 复发性尿路感染是在1年内反复发作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复发性尿路感染。男性可因[[前列腺炎]]或[[增生]]、[[肿瘤]]引起。 重新感染是指菌尿转阴后,另一种与先前不同的致病菌侵入尿路引起的感染,一般在菌尿转阴6周后再发。妇女的尿路感染再发,85%是重新感染。 综上所述,由于尿路感染临床变化范围广泛,估价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十分困难。从频[[发症]]状性[[脓尿]]到严重的[[肾盂肾炎]],从[[无症状性细菌尿]]到[[症状]]性[[细菌尿]]([[急性尿道综合征]])。有的患者可表现为明显的[[寒战]],[[体温]]39~40℃,剧烈的[[腰痛]]和明显革兰阴性[[化脓]]菌的[[体征]],提示患有急性肾盂肾炎;另有患者可能无这些典型症状,但又不能排除涉及到[[肾脏]]的病变,可能为隐匿性肾盂肾炎。本病虽变化多端,但仍有其常见的临床表现。 1.急性尿道综合征 急性尿道综合征(acute urethral syndrome)又称“[[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是指仅有尿频、[[尿急]]和(或)[[尿痛]]症状,而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阴性者。目前已部分明了急性尿道综合征的原因。 有尿路感染症状的妇女中,40%~50%患者属急性尿道综合征。患此综合征的妇女临床上可基本分为2类: (1)脓尿和真性尿路感染:大约70%的急性尿道综合征妇女,尿检时有脓尿和真性尿路感染存在。这类病人大部分为[[沙眼衣原体]]或常见的非致病菌如大肠埃希杆菌、腐生[[葡萄球菌感染]],其细菌数少于有意义的细菌数(100~1万个/ml)。其他患者为[[尿道结核]]、真菌性[[尿道感染]]、或罕见的腹腔或[[盆腔]]内[[脓肿]]所致毗邻尿道的[[炎症]]。治疗可服[[多西环素]]([[强力霉素]])0.1g,2次/d,疗程7~14天,复发者需6周。同时需治疗其配偶。 (2)无脓尿和致病菌存在:其余30%的急性尿道综合征妇女虽有急性尿道综合征,但无脓尿和致病菌的存在。推测这些症状的产生可能与外伤、[[性交]]损伤、局部刺激或[[过敏]](如[[外用避孕药]]、内裤上的有机[[纤维]]、染料等过敏)、或其他尚未肯定的因素所致。但需3次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并排除尿路[[结核]]、真菌、[[厌氧菌]]、衣原体、[[淋球菌感染]]的可能。本病治疗应检查并去除前述可能引起本病的因素。由于本病大多数可能是[[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的部分症状,可服用安定2.5mg,3次/d,[[谷维素]]10mg,3次/d,对减轻症状有帮助。 2.[[无症状性菌尿]] 无症状性菌尿(asymptomatic bacteriuria)指无[[泌尿道感染]]表现,仅偶有些轻度[[发热]]、[[乏力]],但多次尿细菌培养阳性,且[[菌落]]数大于1万~10万/ml。 本病多见于成年女性,发生率约为2%。以往认为此为一良性过程,无需治疗。现经大量研究证实,长期的无症状性菌尿亦会损害[[肾功能]],故治疗应与有症状尿路感染相同。特别是在儿童,因常有[[膀胱]]-[[输尿管]][[反流]]存在,无症状性菌尿易引起上尿路感染。孕妇无症状性菌尿常易发展为急性肾盂肾炎而导致[[败血症]],因此在孕早期就应开始预防性治疗,性交后应即服用呋喃咀啶0.05g、或[[头孢立新]]0.25g,能有效防止尿路感染,且对母体和[[胎儿]]没有影响。 3.复杂性的尿路感染 这一概念包括一系列广泛的临床综合征,如无症状性菌尿、膀胱炎、肾盂肾炎、[[显性]]尿[[脓毒血症]]。在泌尿道有结构异常(尿道或[[膀胱颈梗阻]]、[[多囊肾]]、[[结石]]梗阻、[[导管]]及其他异物的存在)、或功能异常([[脊髓损伤]]、[[糖尿病]]或[[多发性硬化症]]所致的[[神经元]]性膀胱)、遗传性尿道肾脏疾病或某一系统性[[疾病]]过程使患者对细菌侵入高度易感等因素时,病人常有泌尿道感染的存在。在上述情况存在时,能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比单纯性尿路感染更为广泛,并且这些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较普遍人群要大的多。由于复杂性UTI的诊治方法不同于那些非复杂性感染,所以临床上区别对待很重要。 4.巨大[[肾脓肿]]和[[肾周脓肿]] 肾脏感染的两种不常见类型是巨大肾脓肿和肾周脓肿。过去,大多数肾脓肿是继发于血行性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较少见的A族[[链球菌感染]],脓肿主要位于肾的[[皮质]];目前,大部分脓肿是继发于[[肾结石]]、肾或[[输尿管梗阻]]的情况,由常见的大肠埃希杆菌所致。典型的脓肿位于肾脏皮[[髓质]]交界处。由既往存在的[[肾囊肿]]发生感染而形成肾脓肿比较少见。邻近部位如[[结肠]]或下部[[肋骨]]脓肿等病灶局部扩散所致的肾脓肿较为罕见。肾脓肿可延伸进入肾周围组织。 肾和肾周脓肿的临床表现常较为隐匿,有发热、体重下降、[[夜间盗汗]]、[[厌食]]、伴有[[腹痛]]和[[背部]][[疼痛]]等[[慢性炎症]]症状。有时由于梗阻而发生与[[菌血症]]有关的急性临床表现,或表现为特异性尿路感染症状如尿痛、[[血尿]]和明显的[[尿潴留]]。体检可发现肋脊角有触痛,甚至可触及包块,但有30%~50%的病人体检可以正常。常规[[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有[[白细胞]]升高、[[贫血]],尿检查有炎症改变如脓尿、[[蛋白尿]]或两者均有,超过半数的病人在出现脓肿时尿中可培养到同样的细菌。要确定诊断必须依赖于[[排泄性尿路造影]]证实肾脏有包块的存在。[[核素]]扫描、[[超声波]]及[[CT]]检查也可发现肾内或肾周的炎性包块。如果脓肿未能得到及时[[引流]]或[[抗生素]]治疗,则脓肿可向腹腔、[[胸部]]或皮肤扩散引起[[并发症]]。 诊断 由于尿路感染疾病范围的广泛性,从尿痛-尿频综合征到发作性肾盂肾炎,从有症状性菌尿到无症状性菌尿,因此在临床上不能仅仅只作出“尿路感染”的诊断,还必须对UTI患者进行病因诊断和定位诊断,从而使患者得到正确有效的治疗和随访措施,进而减少若干年后慢性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 事实上,临床医师对尿路感染病因的准确判断以及受累部位的定位诊断能力是有限的。病人若有明显寒战、[[高热]]、剧烈腰痛、明显的革兰阴性脓毒血症征象等临床表现,容易作出肾盂肾炎的诊断。但是,如果没有上述症状和体征,也不能排除肾脏疾病的可能,如隐匿性肾盂肾炎。因此在诊治可疑UTI的病人时,应该通过以下几点综合分析诊断: 1.诊断原则 (1)明确产生症状的[[病原菌]]和选择理想的抗生素治疗。 (2)明确感染的解剖部位,即感染是侵犯上尿路还是下尿路,或者是仅限于下尿路。对男性病人,还应判定感染是否累及[[前列腺]]或膀胱。 (3)明确是否存在尿道结构或功能异常并选择合理的临床处理措施,如可对病人进行[[膀胱镜]]、排空性[[膀胱尿道造影]]、超声波等检查。 2.病史和[[体格检查]] 虽然临床症状与尿路感染不同部位之间没有明确的相关性,但通常可从所采集的详尽病史中获得有益的资料。 在检查一位有急性UTI症状发作患者时,首先要考虑是否有提示全身性脓毒血症或即将出现脓毒血症的症状和体征,如突起的寒战、发热、[[呼吸急促]]、[[腹部绞痛]]和剧烈的腰痛等,这类病人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如果病人无急性脓毒血症,则应该注意病人既往是否有UTI病、肾脏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其他[[神经]]性疾病、肾结石、或先前有无泌尿生殖道器械操作等情况的存在。这些情况常易引起UTI,并且影响治疗的效果。此外,仔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对提示神经元性膀胱的存在尤为重要。 对于复发性UTI患者,应特别注意询问性生活史、对治疗的反应、停止治疗与复发的时间关系:UTI复发与性交有关的女性患者,对每次性交后给予的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急性尿道综合征女性患者,对抗衣原体治疗可能暂时有效,但她们可从未经治疗的性伴侣再次感染(即所谓乒乓感染),只有在双方同时治疗时才能治愈。判断女性UTI的反复发作是复发还是重新感染,可参考前次治疗结束与下次出现[[感染症]]状之间的时间长短。多数女性感染的复发是在4~7天出现。女性的重新感染,如果没有[[膀胱功能障碍]]或某些其他泌尿道功能紊乱存在,两次发作之间通常有一个较长的间歇期。 对有持续性前列腺感染病灶存在的男性患者,其感染可在相似的常规治疗之后很快复发。除此之外,应积极寻找是否存在前列腺梗阻对尿流的影响(例如:尿流变细,[[尿不尽感]],[[夜尿]]或滴尿)。 对可疑慢性肾盂肾炎和反流性[[肾病]]病人进行检查时,应注意询问在儿童和[[妊娠期]]间是否存在UTI病史;以及是否存在肾脏功能异常表现,如[[高血压]]、蛋白尿、[[多尿]]、夜尿和尿频等。 尿感的诊断不能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而要依靠实验室检查,有人曾报道对297例住院尿感患者的分析,有症状者只占66.5%。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应诊断为尿感。真性细菌尿是指:膀胱穿刺尿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导尿细菌定量培养≥10万/ml;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10万/ml,且为同一菌种,才能确定为真性细菌尿。必须指明,有明显尿频、排尿不适的妇女,尿中有较多的白细胞,如中段尿含菌数>100/ml,亦可诊为尿感,甚至在等待培养报告时,亦可先拟诊为尿感。 ==尿液氨水味的鉴别诊断== [[尿液氨水味]]的鉴别诊断: 1、[[尿液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尿液呈烂[[苹果]]味。 2、[[尿液臭味]]:如有[[泌尿系感染]],尿液会变混浊、[[恶臭]]。 [[临床表现]] [[尿路感染]]患者根据其分型不同,临床可呈多样化表现。本病临床一般分为单纯型(原发型)和复杂型(继发型)两种。 [[单纯型尿路感染]]一般无生理或[[解剖]]异常,也无泌尿道手术和插管史,女性常见,多由[[大肠]]埃希杆菌从[[肛门]]或[[皮肤]]进入[[尿道]]、[[阴道]]繁殖并传播,[[感染]]上行至肾引起[[急性肾盂肾炎]],性生活则更有利[[病原体]]的上行感染。 复杂型尿路感染多继发于[[尿路结石]]、尿路功能紊乱、泌尿系手术及留置尿管后。上尿路感染主要有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有[[细菌性尿道炎]];[[真菌]]性[[尿道炎]];[[衣原体]]尿道炎;[[支原体]]尿道炎;[[滴虫性尿道炎]];[[淋病]];[[膀胱炎]]等。 临床上所说的尿路感染复发与复发性尿路感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尿路感染复发是指治疗后[[菌尿]]转阴性,但在停药后6周内再发,且[[致病菌]]和先前感染完全相同。复发的常见原因有:尿路解剖或功能异常,引起尿流不畅;[[抗菌]]药选用不当、剂量和疗程不足;或由于病变部位[[瘢痕]]形成,血流差,病灶内[[抗菌药物]]浓度不足。 复发性尿路感染是在1年内反复发作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复发性尿路感染。男性可因[[前列腺炎]]或[[增生]]、[[肿瘤]]引起。 重新感染是指菌尿转阴后,另一种与先前不同的致病菌侵入尿路引起的感染,一般在菌尿转阴6周后再发。妇女的尿路感染再发,85%是重新感染。 综上所述,由于尿路感染临床变化范围广泛,估价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十分困难。从频[[发症]]状性[[脓尿]]到严重的[[肾盂肾炎]],从[[无症状性细菌尿]]到[[症状]]性[[细菌尿]]([[急性尿道综合征]])。有的患者可表现为明显的[[寒战]],[[体温]]39~40℃,剧烈的[[腰痛]]和明显革兰阴性[[化脓]]菌的[[体征]],提示患有急性肾盂肾炎;另有患者可能无这些典型症状,但又不能排除涉及到[[肾脏]]的病变,可能为隐匿性肾盂肾炎。本病虽变化多端,但仍有其常见的临床表现。 1.急性尿道综合征 急性尿道综合征(acute urethral syndrome)又称“[[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是指仅有尿频、[[尿急]]和(或)[[尿痛]]症状,而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阴性者。目前已部分明了急性尿道综合征的原因。 有尿路感染症状的妇女中,40%~50%患者属急性尿道综合征。患此综合征的妇女临床上可基本分为2类: (1)脓尿和真性尿路感染:大约70%的急性尿道综合征妇女,尿检时有脓尿和真性尿路感染存在。这类病人大部分为[[沙眼衣原体]]或常见的非致病菌如大肠埃希杆菌、腐生[[葡萄球菌感染]],其细菌数少于有意义的细菌数(100~1万个/ml)。其他患者为[[尿道结核]]、真菌性[[尿道感染]]、或罕见的腹腔或[[盆腔]]内[[脓肿]]所致毗邻尿道的[[炎症]]。治疗可服[[多西环素]]([[强力霉素]])0.1g,2次/d,疗程7~14天,复发者需6周。同时需治疗其配偶。 (2)无脓尿和致病菌存在:其余30%的急性尿道综合征妇女虽有急性尿道综合征,但无脓尿和致病菌的存在。推测这些症状的产生可能与外伤、[[性交]]损伤、局部刺激或[[过敏]](如[[外用避孕药]]、内裤上的有机[[纤维]]、染料等过敏)、或其他尚未肯定的因素所致。但需3次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并排除尿路[[结核]]、真菌、[[厌氧菌]]、衣原体、[[淋球菌感染]]的可能。本病治疗应检查并去除前述可能引起本病的因素。由于本病大多数可能是[[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的部分症状,可服用安定2.5mg,3次/d,[[谷维素]]10mg,3次/d,对减轻症状有帮助。 2.[[无症状性菌尿]] 无症状性菌尿(asymptomatic bacteriuria)指无[[泌尿道感染]]表现,仅偶有些轻度[[发热]]、[[乏力]],但多次尿细菌培养阳性,且[[菌落]]数大于1万~10万/ml。 本病多见于成年女性,发生率约为2%。以往认为此为一良性过程,无需治疗。现经大量研究证实,长期的无症状性菌尿亦会损害[[肾功能]],故治疗应与有症状尿路感染相同。特别是在儿童,因常有[[膀胱]]-[[输尿管]][[反流]]存在,无症状性菌尿易引起上尿路感染。孕妇无症状性菌尿常易发展为急性肾盂肾炎而导致[[败血症]],因此在孕早期就应开始预防性治疗,性交后应即服用呋喃咀啶0.05g、或[[头孢立新]]0.25g,能有效防止尿路感染,且对母体和[[胎儿]]没有影响。 3.复杂性的尿路感染 这一概念包括一系列广泛的临床综合征,如无症状性菌尿、膀胱炎、肾盂肾炎、[[显性]]尿[[脓毒血症]]。在泌尿道有结构异常(尿道或[[膀胱颈梗阻]]、[[多囊肾]]、[[结石]]梗阻、[[导管]]及其他异物的存在)、或功能异常([[脊髓损伤]]、[[糖尿病]]或[[多发性硬化症]]所致的[[神经元]]性膀胱)、遗传性尿道肾脏疾病或某一系统性[[疾病]]过程使患者对细菌侵入高度易感等因素时,病人常有泌尿道感染的存在。在上述情况存在时,能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比单纯性尿路感染更为广泛,并且这些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较普遍人群要大的多。由于复杂性UTI的诊治方法不同于那些非复杂性感染,所以临床上区别对待很重要。 4.巨大[[肾脓肿]]和[[肾周脓肿]] 肾脏感染的两种不常见类型是巨大肾脓肿和肾周脓肿。过去,大多数肾脓肿是继发于血行性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较少见的A族[[链球菌感染]],脓肿主要位于肾的[[皮质]];目前,大部分脓肿是继发于[[肾结石]]、肾或[[输尿管梗阻]]的情况,由常见的大肠埃希杆菌所致。典型的脓肿位于肾脏皮[[髓质]]交界处。由既往存在的[[肾囊肿]]发生感染而形成肾脓肿比较少见。邻近部位如[[结肠]]或下部[[肋骨]]脓肿等病灶局部扩散所致的肾脓肿较为罕见。肾脓肿可延伸进入肾周围组织。 肾和肾周脓肿的临床表现常较为隐匿,有发热、体重下降、[[夜间盗汗]]、[[厌食]]、伴有[[腹痛]]和[[背部]][[疼痛]]等[[慢性炎症]]症状。有时由于梗阻而发生与[[菌血症]]有关的急性临床表现,或表现为特异性尿路感染症状如尿痛、[[血尿]]和明显的[[尿潴留]]。体检可发现肋脊角有触痛,甚至可触及包块,但有30%~50%的病人体检可以正常。常规[[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有[[白细胞]]升高、[[贫血]],尿检查有炎症改变如脓尿、[[蛋白尿]]或两者均有,超过半数的病人在出现脓肿时尿中可培养到同样的细菌。要确定诊断必须依赖于[[排泄性尿路造影]]证实肾脏有包块的存在。[[核素]]扫描、[[超声波]]及[[CT]]检查也可发现肾内或肾周的炎性包块。如果脓肿未能得到及时[[引流]]或[[抗生素]]治疗,则脓肿可向腹腔、[[胸部]]或皮肤扩散引起[[并发症]]。 诊断 由于尿路感染疾病范围的广泛性,从尿痛-尿频综合征到发作性肾盂肾炎,从有症状性菌尿到无症状性菌尿,因此在临床上不能仅仅只作出“尿路感染”的诊断,还必须对UTI患者进行病因诊断和定位诊断,从而使患者得到正确有效的治疗和随访措施,进而减少若干年后慢性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 事实上,临床医师对尿路感染病因的准确判断以及受累部位的定位诊断能力是有限的。病人若有明显寒战、[[高热]]、剧烈腰痛、明显的革兰阴性脓毒血症征象等临床表现,容易作出肾盂肾炎的诊断。但是,如果没有上述症状和体征,也不能排除肾脏疾病的可能,如隐匿性肾盂肾炎。因此在诊治可疑UTI的病人时,应该通过以下几点综合分析诊断: 1.诊断原则 (1)明确产生症状的[[病原菌]]和选择理想的抗生素治疗。 (2)明确感染的解剖部位,即感染是侵犯上尿路还是下尿路,或者是仅限于下尿路。对男性病人,还应判定感染是否累及[[前列腺]]或膀胱。 (3)明确是否存在尿道结构或功能异常并选择合理的临床处理措施,如可对病人进行[[膀胱镜]]、排空性[[膀胱尿道造影]]、超声波等检查。 2.病史和[[体格检查]] 虽然临床症状与尿路感染不同部位之间没有明确的相关性,但通常可从所采集的详尽病史中获得有益的资料。 在检查一位有急性UTI症状发作患者时,首先要考虑是否有提示全身性脓毒血症或即将出现脓毒血症的症状和体征,如突起的寒战、发热、[[呼吸急促]]、[[腹部绞痛]]和剧烈的腰痛等,这类病人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如果病人无急性脓毒血症,则应该注意病人既往是否有UTI病、肾脏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其他[[神经]]性疾病、肾结石、或先前有无泌尿生殖道器械操作等情况的存在。这些情况常易引起UTI,并且影响治疗的效果。此外,仔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对提示神经元性膀胱的存在尤为重要。 对于复发性UTI患者,应特别注意询问性生活史、对治疗的反应、停止治疗与复发的时间关系:UTI复发与性交有关的女性患者,对每次性交后给予的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急性尿道综合征女性患者,对抗衣原体治疗可能暂时有效,但她们可从未经治疗的性伴侣再次感染(即所谓乒乓感染),只有在双方同时治疗时才能治愈。判断女性UTI的反复发作是复发还是重新感染,可参考前次治疗结束与下次出现[[感染症]]状之间的时间长短。多数女性感染的复发是在4~7天出现。女性的重新感染,如果没有[[膀胱功能障碍]]或某些其他泌尿道功能紊乱存在,两次发作之间通常有一个较长的间歇期。 对有持续性前列腺感染病灶存在的男性患者,其感染可在相似的常规治疗之后很快复发。除此之外,应积极寻找是否存在前列腺梗阻对尿流的影响(例如:尿流变细,[[尿不尽感]],[[夜尿]]或滴尿)。 对可疑慢性肾盂肾炎和反流性[[肾病]]病人进行检查时,应注意询问在儿童和[[妊娠期]]间是否存在UTI病史;以及是否存在肾脏功能异常表现,如[[高血压]]、蛋白尿、[[多尿]]、夜尿和尿频等。 尿感的诊断不能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而要依靠实验室检查,有人曾报道对297例住院尿感患者的分析,有症状者只占66.5%。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应诊断为尿感。真性细菌尿是指:膀胱穿刺尿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导尿细菌定量培养≥10万/ml;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10万/ml,且为同一菌种,才能确定为真性细菌尿。必须指明,有明显尿频、排尿不适的妇女,尿中有较多的白细胞,如中段尿含菌数>100/ml,亦可诊为尿感,甚至在等待培养报告时,亦可先拟诊为尿感。 ==尿液氨水味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1.性生活后马上[[排尿]]:[[性交]]后马上去洗手间,即使[[细菌]]已经进入[[膀胱]],也可以通过排尿将它排出体外。 2.及时排尿:排尿时,尿液将[[尿道]]和[[阴道]]口的细菌冲刷掉,有天然的清洁作用。 3.避免污染:引起[[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正常情况下,它[[寄生]]在[[肠道]]里,并不引起[[病症]],但如果由[[肛门]]进入尿道口,就会导致尿道[[发炎]]。所以[[大便]]后用干净的卫生纸擦拭,要按从前往后的顺序,以免污染阴道口。如果洗手间有冲洗设备,最好认真地冲洗肛门部位。 4.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能提高尿液的酸度,使各种诱发[[尿道感染]]的细菌不易生存。所以,多喝橙汁、[[柠檬酸]]、[[猕猴桃]]汁之类的富含[[维生素]]饮料对预防[[尿路感染]]有益。 5.向医生咨询:有时候即使做到了所有应当做的事情,仍然会得感染。如果出现了上面的[[症状]],尽快向医生求教。如果经常性的发生感染,像一年—5次,那么千万不要忽视,有必要求助医生,制定一个预防或治疗计划,与医生一道查明是什么原因引起反复感染。 ==参看== *[[小儿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 *[[盆腔症状]] <seo title="尿液氨水味,尿液氨水味的治疗_尿液氨水味的原因,尿液氨水味怎么办_症状百科" metak="尿液氨水味,尿液氨水味治疗,尿液氨水味原因,尿液氨水味症状" metad="A+医学百科尿液氨水味症状条目页面。介绍尿液氨水味是怎么回事,尿液氨水味的原因,尿液氨水味怎么办,如何治疗等。尿路感染者尿会有氨水味。..." /> [[分类:盆腔症状]]
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图片
(
查看源码
)
返回到
尿液氨水味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