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袋纤毛虫病
对
小袋纤毛虫病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小袋纤毛虫病]](balantidiasis coli)是由[[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寄生]]在人体结肠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原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发热]]等,慢性迁延性病人则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或[[周期性]]腹泻。目前我国已有22个省、市、自治区证实有本病存在。 ==小袋纤毛虫病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结肠]]小袋纤毛虫首先由Malmsten于1857年在2例急性[[痢疾]]患者粪便中发现,随后Leu Kart在1861年在[[猪大肠]]中同样发现本虫。1862年,Stein将其归入小袋属并命名为结肠小袋纤毛虫,其[[分类学]]地位为[[原生动物]][[亚界]],[[纤毛]]门,动基裂纲,[[前庭]][[亚纲]],毛口目,毛口[[亚目]],小袋属,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 1.形态 结肠小袋纤毛虫是目前发现惟一[[寄生]]于人体的纤毛虫,也是寄生在人体中最大的一种[[原虫]]。其生活史包括[[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基本形态(图1)。 (1)滋养体圆形或卵圆形,无色透明或淡灰略带绿色,大小约(30~200)μm×(25~120)μm。腹面略扁平,背面隆起。虫体表面有嵴状隆起和沟状凹陷,自前方伸向后端。嵴状隆起表面有皱褶,沟状凹陷即位于两嵴之间。体表纤毛均从小沟伸向体外,纤毛摆动可使虫体前后运动。虫体表面有[[表膜]]覆盖,下方为透明的[[外质]],内侧为内质。虫体前端略尖,其腹面有一个由表膜内陷形成的[[食物泡]],食物在泡内[[消化]],残余物质通过虫体后端小而不明显的三角形[[胞肛]]排出体外。滋养体有电子致密小体。[[胞质]]中还有两个[[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可调节[[渗透压]]。胞质中还含有[[多糖]]颗粒、食物泡等。[[线粒体]]分布在虫体外周。 (2)包囊圆形或卵圆形,大小约40~60μm。囊壁厚而透明,淡黄色或浅绿色。新鲜包囊内可见活动的滋养体。包囊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室温下可活2星期至2个月,在直射阳光下经3h后才死亡;对于[[化学]]药物的抵抗力也较强,在10%[[甲醛溶液]]中能活4h。 2.生活史 包囊为本虫的[[感染]]阶段。人因吞食被包囊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而感染。包囊在[[消化道]]受消化液作用,虫体[[脱囊]]而出转变为滋养体。滋养体落入[[大肠]],以肠内食物残渣、肠[[壁细胞]]和[[细菌]]为食料。滋养体在[[肠道]]内主要以横[[二分裂]]法繁殖,也可以[[芽生]]殖法繁殖。部分滋养体受粪便成形的[[失水]]影响,虫体变圆分泌囊壁包绕虫体,形成包囊并随粪便排出。[[猪肠]]腔内滋养体可大量[[成囊]],但人肠腔内则很少成囊。此外,虫体在成囊时核不分裂,故在消化道脱囊时,一个包囊只能产生一个滋养体。 (二)发病机制 多数人认为结肠小袋纤毛虫具有[[致病性]],当人体患有[[慢性疾病]]、[[营养不良]]、肠道功能失调时,虫体即可侵入繁殖并致病。虫体侵入人体后需要一段时间以适应肠道内共生菌群,一旦适应后即能大量迅速繁殖。肠道中一些细菌如克雷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以及其他[[寄生虫]]有促进本虫生长诱发病变发生的作用。结肠小袋纤毛虫侵入肠组织须借助虫体纤毛的机械运动及分泌[[透明质酸酶]]的作用。虫体通过透明质酸酶溶解[[细胞]]间质而穿入肠组织。在严重感染的猪粪中还曾分离出[[糖原]]分解酶和[[溶血素]]。虫体借助上述因素引起结肠[[黏膜]][[炎症]]、[[坏死]]和[[溃疡]],并可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加重黏膜病变。[[病理]]改变类似于溶组织内阿米巴所致的肠道病变。病变部位主要在[[盲肠]]和[[乙状结肠]],偶尔累及[[回肠]]末段和[[阑尾]],个别病例虫体可侵犯[[肠系膜淋巴结]]、肝、肺及[[胸膜]]、泌尿生殖道等。肠[[黏膜充血]]、[[水肿]],有时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病变早期肠黏膜可有直径数毫米的火山口状溃疡,逐渐扩大融合,形成口小底大边缘不整齐的溃疡。与[[阿米巴]]性溃疡不同,本[[病形]]成的溃疡开口稍大且[[颈部]]短粗。溃疡底部一般位于黏膜下层,但在周围肠黏膜内也可见大量滋养体。溃疡间黏膜可正常或水肿[[出血]],并有[[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小袋纤毛虫病的症状== [[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后多数人并无[[症状]],发病者不足1/5,[[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 1.急性型 起病急骤。[[腹泻]]明显,每天数次或十余次,严重者可达数十次之多。[[大便]]有黏液或脓血,但多无[[阿米巴痢疾]]的腥臭味。[[腹痛]]常见并伴有[[里急后重]],脐周或双下腹有[[压痛]]。患者多有不规则[[发热]]、[[恶心呕吐]]、[[乏力]]及[[食欲减退]]。严重患者可导致[[脱水]]、[[营养不良]]及[[消瘦]],偶可导致[[肠穿孔]]。本型病程较短,往往不治自愈。 2.慢性型 起病隐匿,以反复发作的腹泻为主要表现,病程可长达数月至数年,并呈[[周期性]]发作,常因劳累、受凉、饮酒或进食脂肪食物而诱发。大便每天数次,多为糊状或水样,有黏液但脓血少见。少数患者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患者多伴有[[腹胀]],[[阵发性腹痛]],[[肠鸣音]]活跃,双[[下腹压痛]]等。病程长者可有消瘦、[[贫血]]、体重下降、[[易激动]]、[[失眠]]等。 对急、[[慢性腹泻]]病因不明,按[[细菌性痢疾]]治疗无效者,应考虑[[原虫]]性腹泻的可能性。若患者有与猪密切接触,则应高度警惕本病存在。粪便或肠[[黏膜]]组织活检发现本虫[[滋养体]]或包囊即可确诊。结肠小袋纤毛虫可在多种溶组织内阿米巴[[培养基]]中生长,必要时可取新鲜粪便进行培养帮助诊断。 ==小袋纤毛虫病的诊断== ===小袋纤毛虫病的检查化验=== 1.血象 大多数患者血象正常。[[急性期]]患者如[[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轻至中度增高,慢性期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降低。 2.[[病原体]]检查 [[腹泻]]物中查找[[结肠]]小袋纤毛虫是诊断重要依据。一般应从患者新鲜粪便中直接[[涂片]]检查,粪便排出后6h内,[[滋养体]]仍可保持活动,过长则活动消失影响观察。由于结肠小袋纤毛虫在人[[肠道]]内极少形成包囊,故在粪便中应以查找滋养体为主。但在少数[[便秘]]患者粪便中也可能发现包囊。粪便中排虫常呈间歇性,一般应反复检查。检查时须注意挑取黏液部分直接[[生理盐水]]涂片观察,必要时可作铁[[苏木]]素[[染色]]。结肠小袋纤毛虫应注意与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动物[[纤毛]]虫和其他自由生活纤毛虫相区别。鉴别特征是本虫较大,椭圆形,前端有[[纵裂]]的[[胞口]]及核。如反复粪检仍未能发现,可通过[[乙状结肠]]镜自肠[[黏膜]][[溃疡]]边缘刮取材料或取病变组织做[[病理]]检查,常可发现滋养体。 ===小袋纤毛虫病的鉴别诊断=== 本病须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梨状[[鞭毛虫]]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病相鉴别。 ==小袋纤毛虫病的并发症== 偶可并发[[阑尾炎]]、[[肠穿孔]]、[[腹膜炎]]。 ==小袋纤毛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治疗 一般治疗原则上与其他[[肠道传染病]]相同。病原治疗首选[[甲硝唑]],可获满意疗效。用量成人0.4~0.6g/次,3次/d,口服,连用5~10天。甲硝唑可使虫体[[胞膜]]破溃,核崩解直至消失。一般服药24~72h后粪便中虫体即消失,[[症状]]逐渐好转,疗程结束时疗效可达90%~100%。亦可选用[[四环素]]、[[喹碘方]]、[[巴龙霉素]]等,但疗效均不如甲硝唑。 (二)预后 本型病程较短,往往不能自愈。 ==小袋纤毛虫病的护理== 本病经口传播,故应强调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人、猪粪便管理,避免猪粪污染食物及水源,积极治疗病猪等。[[结肠]]小袋纤毛虫包囊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室温下可存活2周,潮湿环境中可存活2~3个月,在10%[[甲醛溶液]]中亦能存活4h,故对患者或病猪[[粪便无害化]]处理对控制本病流行尤为重要。 ==参看== *[[消化内科疾病]] <seo title="小袋纤毛虫病,小袋纤毛虫病症状_什么是小袋纤毛虫病_小袋纤毛虫病的治疗方法_小袋纤毛虫病怎么办_A+医学百科" metak="小袋纤毛虫病,小袋纤毛虫病治疗方法,小袋纤毛虫病的原因,小袋纤毛虫病吃什么好,小袋纤毛虫病症状,小袋纤毛虫病诊断" metad="A+医学百科小袋纤毛虫病条目介绍什么是小袋纤毛虫病,小袋纤毛虫病有什么症状,小袋纤毛虫病吃什么好,如何治疗小袋纤毛虫病等。小袋纤毛虫病(balantidiasis coli)是由结肠小袋纤毛虫(..." /> [[分类:消化内科疾病]]
返回到
小袋纤毛虫病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