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见病/虫证
对
小儿常见病/虫证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Hierarchy header}} 虫证尤以[[肠道寄生虫病]]为小儿[[常见病]]症。一般常包括[[蛔虫]]、[[蛲虫]]、[[钩虫]]等,病因主要是小儿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平时不洗手,吸吮指头或进食不洁食品,致使虫卵进入肠内生长繁殖,消耗营养,分泌[[毒素]],危害健康。要教育小儿爱清洁、讲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加强粪便管理,减少污染。 '''蛔虫证''' 轻者可无[[症状]],或时有绕脐疼痛,饮食不振,日渐[[消瘦]]。重者面黄形瘦,[[脐腹疼痛]],时作时止,[[精神萎靡]],睡眠不佳,嗜食异物,大便时下蛔虫等。治以安蛔驱虫,[[调理脾胃]]。 (一) 处方:苦楝根皮12克,[[使君子]]10克,[[槟榔]]6克,[[乌梅]]6克。 用法:将上述4味加适量水煎煮,沥去残渣后饮服,每日2次,早晚服,连服3日。 (二) 处方;[[鹅不食草]]6克,[[葱汁]]2克,百部6克,槟榔6克。 用法:将上述4味加适量水煎煮,去渣后饮服,每日2次。 (三) 处方:山椒子5克,海人草10克。 用法:将山椒子、海人草加适量水煎煮,至剩一半量,沥去残渣,[[空腹]]趁热服下。 (四) 处方:[[葱白]]适量。 用法:将葱白一把洗净切碎,捣烂绞汁,调入生[[麻油]]或菜油1~2匙,空腹服下,每日2次,连服3日即可。 (五) 处方:[[薏米根]]15克,[[棕榈根]]15克。 用法:将薏米根、棕榈根加适量水煎煮,去渣,早起空腹时1次服下,每天1次,连服3天。 (六) 处方:使君子9克,槟榔9克,乌梅9克,苦楝根皮15克。 用法: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2~3天为1疗程。 (七) 处方:米醋200~300毫升。 用法:将米醋置锅内文火炖热,尽意饮服。症无改善者可于半小时后重复再饮1剂。 (八) 处方:乌梅15枚,槟榔15克。 用法:将上药共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慢火煎煮1~2小时,熬取浓汁100毫升左右,去渣备用。每日~2剂,每剂1次饮完,连服至效。7岁以上小儿稍增。 (九) 处方:使君子8粒,乌梅3克,[[川椒]]3克。 用法:将使君子研成细粉,另取乌梅、川椒加适量水煎煮取汁、沥渣后送服,每天2~3次。 九、十两方适用于[[胆道蛔虫]]。 (十) 处方:乌梅6枚,川椒5克,[[川楝]]根皮25克。 用法:将乌梅、川椒、川楝根皮加适量水煎煮,沥去残渣,分2次饮服。 '''蛲虫证''' 轻者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肛门瘙痒]],睡眠不安。重者,虫积日久,小儿[[肛门]]周围及[[会阴]]部奇痒,精神烦燥,夜寐不安,形瘦面黄,[[恶心]][[腹痛]],[[尿频]][[遗尿]]。治当杀虫[[止痒]],内服配合外治。 (一) 处方:[[南瓜子]]200克,鲜[[石榴皮]]150克,槟榔100克,白糖300克。 用法:将南瓜子、石榴皮、槟榔共放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煎煮1~2小时,熬取浓液300毫升左右,滤去渣滓,加入白糖炼成[[糖浆]],取出候凉,瓶装备用。1~3岁小儿每次15毫升,4~7岁每次20毫升,8岁以上每次25毫升,1次服完,每日~3次,连服3~5天为1疗程,可连服2个疗程。 (二) 处方:[[大蒜]]头3~5瓣,白糖15克。 用法:将蒜瓣剥去薄皮,与白糖共捣烂,冲入沸开水少许,盖焗片刻,凉后可用。每日1次,连渣带汁1次服完,连服5~7天。 (三) 处方:使君子、百部各适量。 用法:使君子、百部分别研成细粉,等量混合均匀,每次服3克,空腹服用。 (四) 处方:槟榔15克,[[黄芪]]20克,[[大枣]]10枚。 用法:将上药置锅内,加清水适量,熬浓,去渣取汁。每日剂,空腹1次饮完,15日为1疗程,连服2~3个疗程。2岁以下小儿酌减。 (五) 处方:[[苦楝子]]1~2粒。 用法:苦楝子用热水泡软,剥去外皮,塞入肛门1~2粒,次晨用力便出,连用2~3次。 (六) 处方:[[马齿苋]]30克,[[白头翁]]20克,[[番泻叶]]6克,石榴皮3克。 用法:将上述4味加适量水煎煮,沥去残渣后饮服,每日2次。 (七) 处方:[[苦参]]6克,苦楝根皮12克,使君子6克,槟榔6克。 用法:将上述4味研成细末,调拌面粉做成条状,外塞患儿肛内。 (八) 处方:[[白果]]6克,[[花椒]]6克,[[蛇床子]]4克,葱白6克。 用法:将上述4味加适量水煎煮后,外用搽洗小儿肛门,每日1次。 '''钩虫证''' 主要症状是[[上腹]]部疼痛,大便或干或稀,[[食欲不振]],或喜食生米、泥土、炭渣等,严重者[[面色萎黄]]、浮肿、[[气短]]、全身[[疲乏]][[无力]]。治以驱虫并调理脾胃。 (一) 处方:生大蒜适量。 用法:取生大蒜适量,空腹吞服。 (二) 处方:[[鹤虱]]9克。 用法:鹤虱洗净后,清水浸过药面,煎1小时,倒出药液留渣,再同法煎1次。将2次药液混合浓缩至约60毫升,每晚睡前服30毫升,连服2天。 (三) 处方:南瓜子500克,槟榔300克,番泻叶30克。 用法:将上药分别焙干,共研成细末,过筛,瓶装备用。1~3岁小儿每次10克,4~7岁每次15克,8岁以上每次20克,用温开水冲服。每日剂,连服10~15剂为1疗程。 ==参看== *[[虫证]] {{Hierarchy footer}} {{小儿常见病单验方图书专题}}
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Hierarchy footer
(
查看源码
)
模板:Hierarchy header
(
查看源码
)
模板:小儿常见病单验方图书专题
(
查看源码
)
返回到
小儿常见病/虫证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