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微小型浸润癌
对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头部模板-肿瘤}}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是指只能在[[显微镜]]下检出而临床难以发现的临床前[[宫颈癌]]。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主要是[[原位癌]])向[[浸润]][[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病变阶段。而CIN主要病因如下: 1.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近年来随着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下生殖道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HPV感染与[[子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联。HPV感染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性传播疾病]]是[[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发生的病因。[[分子]][[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有致癌性。HPV根据其致癌性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HPV16,18,45,56为高危型,HPV31,33,35等11种为中危型,HPV6,11,26等8种为低危型。CINⅠ及亚临床HPV感染常为HPV6,11型,CIN Ⅲ80%为HPV16型感染。 子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其细胞内[[染色体]]常伴有HPV[[基因]]的整合,从而启动[[E1]]、E2基因,导致[[病毒基因]]在宫颈上皮内的表达,其后E6、E7基因编码合成多功能[[蛋白]]从而干扰[[细胞]]生长,在16,18型高危的HPV感染者起着重要的细胞[[癌变]]作用。高危型HPVE6蛋白可与[[肿瘤抑制基因]]p53结合,导致p53降解,E7[[基因产物]]是一种核[[磷酸]]蛋白与肿瘤抑制基因retinoblastoma基因(PRb)产物结合导致其功能[[灭活]],从而影响其[[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 2.其他因素 (1)吸烟:吸烟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其降解物[[尼古丁]]与致[[肺癌]]类似的宫颈刺激性,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2)[[微生物]]感染:[[淋球菌]],[[单纯疱疹病毒]](HSV),[[滴虫]]感染可增加对HPV的[[易感性]],从而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发生有关。 (3)内源性与外源性[[免疫缺陷]]:[[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可致CIN的发生增加。如Hodgkin病、[[白血病]]、[[胶原]]性[[血管病]]与HPV[[感染性疾病]]发生有关。 (二)发病机制 1.Ⅰa1期 [[癌细胞]]向上[[皮层]]深处有微小浸润。癌细胞浸润初期时呈芽状,随后呈圆形,分叉状或舌状,有时在广泛累及腺体的基础上,在病灶边缘出现浸润,周围间质中有许多[[淋巴细胞]]浸润。 2.Ⅰa2期 癌灶可测量,浸润上皮下的深度不超过5mm,宽度不超过7mm,病灶有小浸润灶融合,癌细胞可呈各种[[分化]]程度,有时呈团块状,有时呈由很多钉脚形成的网状结构。周围间质中有许多圆形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巨细胞]],间质[[纤维]]松弛或收缩。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症状== 宫颈微灶[[浸润]]癌同[[原位癌]]一样无特殊[[症状]]和[[体征]],Betsill(1985)报道33%~81%的病例无症状。部分有[[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慢性宫颈炎]]的种种表现。据统计56.7%的微癌有接触性出血和不规则[[出血]],无症状者占40%。一些作者报告慢性宫颈炎占39.6%,轻、中度[[糜烂]]占28.3%~75.0%,重度糜烂占7.5%,[[白斑]]占3.8%,临床可疑癌占12.5%,而宫颈光滑所占比例(9.4%~12.5%)却低于CIN。 1985年及1994年FIGO对Ⅰa期的诊断标准不但要求明确浸润深度,而且要求计算病变的水平播散范围,提示宫颈微灶浸润癌的诊断是[[组织学]]诊断,必须根据包括全部[[宫颈癌]]变在内的宫颈切除或宫颈锥形切除、全子宫切除[[标本]]的连续或亚[[连续切片]][[显微镜]]检查才能确诊。因此,在诊断MICA中强调2点:①辅助诊断方法联合使用的必要性;②取材及组织精心制作的重要性。 诊断的[[病理学]]标准: 宫颈微灶浸润癌的诊断标准虽经多次修改,仍存在分歧,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浸润间质的深度 是诊断MICA最重要的定量定性标准。国内外不同作者的标准不一,测量的深度可1~9mm不等。测量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多数从[[基底膜]]开始测量,也有从癌表面以垂直方向测量至癌的浸润尖端(柯应夔,1992)。关于间质浸润深度,最初Mestwavdt以≤5mm作为诊断标准,以后不少作者沿用此标准,但发现MICA的[[淋巴]]转移率(1.2%)和[[死亡率]]很低(Hasumi等,1986)。部分国内外学者主张浸润深度应以≤3mm为界,因发现Ⅰa期[[淋巴结]]转移大多发生在浸润深度3.1~5.0mm间。也有认为≤1mm为好,以体现既有间质浸润而又无转移。 2.[[肿瘤]]面积和体积 Burghardt和Holzer曾提出体积是决定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以500mm3为界,早已被欧洲的病理学家所接受,FIGO于1985年采用肿瘤浸润深度及宽度两个参数作为区别Ⅰa1及Ⅰa2及鉴别Ⅰb期的标准,由于镜下测量技术、体积测量的复杂性及主观因素等,有学者持反对意见。目前FIGO关于水平浸润的诊断标准已被多数作者接受。 3.[[脉管]]([[淋巴管]]和[[血管]])浸润 作为一个诊断标准意见不一,多数认为脉管与淋巴结转移及复发有关(Boyce等,1981;Van Nagell等,1983),因此,主张脉管内有瘤栓不应再诊为MICA,但也有一些学者持否定态度(Simon等,1986)。Hasumi等(1980)报告135例MICA,在6例脉管浸润中无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Coppleson(1992)收集几组报告证明脉管与浸润深度的关系:浸润<1mm,脉管受侵为0%~8%,3~5mm时则为12%~43%,说明脉管受侵是与浸润深度有关的一个因素。 4.浸润间质的病变形态(病灶融合) Fidler等(1959)首先提出病灶融合是与转移相关的一个参数,相反有认为浸润较深时融合病变常见,但与发生淋巴转移似无明显关系。Simon等(1986)认为病灶融合的概念含糊不清,且带有较多的主观性。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诊断==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检查化验=== 1.[[细胞学]]检查 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与病变程度有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宫颈癌]]高发区的普查资料显示,在早期宫颈癌(包括[[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和宫颈非典型[[增生]]中,细胞学异常的出现率明显不同,分别为巴氏Ⅱa 3.1%和31.6%、Ⅱb 21.5%和32.9%、Ⅲ18.5%和15.2%、Ⅳ35.4%和7.6%及Ⅴ18.5%和10.1%。在二者中的细胞学阳性率(Ⅳ+Ⅴ级)有显著差异,分别为53.8%和17.7%,说明细胞学在初筛早期宫颈癌中的重要意义(章文华等,1994)。Frable等(1998)报告传统细胞学检查的阳性预测值为80%,有10%~15%的[[假阴性]]。最近,细胞学新检查技术薄层液[[基细胞]]学(TCT)的应用提高了检出率。HSIL和癌的阳性率分别为92.9%和100%,常规[[涂片]]则为77.8%和90.9%(Martha等,1999)。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中美协作项目中首次在国内使用TCT,1997例中HSIL和[[鳞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3.2%和100%。 2.[[阴道镜检查]] 在诊断CIN和早期宫颈癌中,[[阴道]]镜和细胞学是缺一不可的辅助诊断方法。早期浸润癌的阴道镜图像与CIN Ⅲ级相仿,但更显异常,“三联图像”较常见,醋白[[上皮]]较厚、边界清晰,表面稍隆起或不规则,点状[[血管]]和(或)镶嵌粗大而不规则,[[血管扩张]]、间距增加,可见异型血管如螺旋状、发夹或逗点状等。有研究在普查中应用阴道镜检查,按Coppleson(1986)的阴道镜像分组标准,重度异常(即Ⅲ级)在早期癌和非典型增生中的比例分别是87.1%和20.98%,在62例早期癌中除2例正常或良性阴道镜所见外,异常图像达96.7%。阴道镜与细胞学合用加颈管刮术无1例[[浸润]]癌漏诊(章文华等,1994),但阴道镜检查难以鉴别宫颈间质有无浸润。 1.宫颈活检及颈管刮术 宜在肉眼观察(ⅥA)或阴道镜指示下做宫颈多点活检,在疑癌处深取活检或大的楔形活检,尤其临床怀疑[[腺癌]]时切取活检及颈管刮术更有必要(Teshima等,1985;章文华等,1993)。因多种原因,即使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仍有可能遗漏早期浸润病变,导致术前诊断不足。 2.[[宫颈锥形切除术]] 仍是微灶型浸润癌最重要、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多数作者认为只有锥切活检才能对MI-CA做出准确的诊断,但对取材、切片、制片及[[病理]]诊断等技术要求严格,否则易造成漏诊或诊断过高。随着早期联合诊断方法的应用,诊断性锥切率明显下降。近年由于CIN和早期宫颈癌的年轻化趋势明显,宫颈锥切术的应用增多。 (1)其指征修订为: ①细胞学多次阳性,阴道镜检查阴性或不满意或阴道镜下活检及颈管刮术均阴性者。 ②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定位活检或颈管刮术结果不符。 ③碘染、VIA或阴道镜下活检疑为早期浸润癌者。 ④级别高的CIN病变超出阴道镜检查范围,延伸至颈管内。 ⑤临床怀疑早期腺癌,细胞学正常或异常,阴道镜检查未见明显CIN或[[鳞状细胞癌]]的异常图像。 对细胞学和(或)阴道镜仅提示[[SPI]]或CINⅠ级的年轻患者,应尽量避免锥切,临床或阴道镜检查可疑浸润癌者则为手术禁忌证。 (2)锥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锥切前必须有细胞学涂片、阴道镜检查或碘试验。 ②避免过多的阴道和宫颈准备,以免损伤宫颈上皮。 ③采用冷刀锥切。 ④术前扩张宫颈管并做颈管刮术。 ⑤锥切范围包括阴道镜检查的异常范围、转化区及颈管下段。 3.宫颈环状电切术(LEEP)及大环状转化区[[切除术]](LLETZ) 作为一种新的CIN和早期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作者有报道,Meesing等(1994)认为LLETZ锥切活检的指征是: (1)不满意阴道镜检查。 (2)颈管刮术阳性。 (2)细胞学与宫颈活检结果不一致(超过2个级别)。 (4)病变严重,如重度非典型增生或细胞学提示浸润性变化。 这种诊断方法具有热损伤,是否适用于早期浸润癌的诊断,尚待进一步研讨。20世纪90年代后尽管LEEP治疗作为诊治方法已被较多的应用,但对细胞学或阴道镜下怀疑早期浸润癌者,仍主张用冷刀锥切(CKC)较为适宜。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鉴别诊断=== 由于微小[[浸润]][[性腺]]癌(microinvasive adenocarcino-ma)无法像[[鳞状上皮]]层有一目了然的基底细[[胞膜]]层,因此定义也无法明确地界定。此外,[[腺癌]]多半有好几个病灶,能提供保守手术结果的数字不多,不能完全以鳞状上皮微小浸润性癌作为处理的蓝本,应该在锥形切除后个别考虑。尤其在少见的腺癌,如[[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和恶性[[腺瘤]](adenoma malignum),虽然它们的腺体与正常的[[子宫颈]]内膜腺体酷似,但它的深度与正常的不一样。腺[[鳞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的[[细胞分化]]甚差,预后也很坏。只有新近报告的[[绒毛]]腺癌(villoglandular cervical adenocarcinoma),虽也好发在较年轻的年龄群,但预后甚佳。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并发症== [[感染]]及病变发展为[[宫颈浸润癌]]。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预防:除做好[[经期]]产后或[[流产]]后的保健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外阴部卫生,防止[[阴道炎]]症和[[宫颈糜烂]]同时要保持性生活卫生,此外,要勤晒被褥,宜穿棉织品内裤并勤洗勤换等在此基础上,定期的妇女病检查也是十分重要的。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 宫颈微灶型[[浸润]]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治疗方式与范围悬殊很大,可从锥切术到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1.影响治疗的因素 (1)诊断标准不一致,不少资料是回顾性研究的报告。 (2)术前未能正确诊断:Simon等(1986)报告30%的[[早期浸润癌]]被漏诊。Coppleson(1992)提及有4%~28%的浸润癌诊断为镜下浸润,有7%~50%的CIN实际上是镜下浸润癌,说明早期间质浸润癌的准确诊断并不容易,往往过高或偏低。 (3)对该病变的性质认识不足: ①Ⅰa期的[[淋巴结]]转移:文献报告不一致,国外20世纪60~70年代资料的[[淋巴]]转移率为0.8%(1118例中仅9例),国内资料为0.64%(624例中仅4例)。多数认为淋巴转移与浸润深度密切相关,浸润深度在1mm以内者未发现淋巴转移,3mm以内的淋巴转移率不到1%,3~5mm者则高达14.8%。Benson等(1977)报告浸润深度≤3mm和3.1~5.0mm者,淋巴转移率分别为0%和2.7%。Coppleson(1992)统计并收集20世纪80年代5位作者的资料,浸润深度≤3mm的404例中淋巴转移仅2例(为0.5%),3.1~5.0mm的146例中有12例(为8.0%)。有作者报道36例浸润深度在3~5mm之间,仅2例有转移5.6%(Sevin等,1992)。 ②[[脉管]]浸润与淋巴转移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Boyce等(1981)发现伴[[血管]]浸润者淋巴转移较多。另有作者却有相反的报道,有脉管浸润者淋巴转移很少,而无脉管浸润者却有淋巴转移(Creasman等,1985;Simon等,1986)。一般认为脉管浸润与淋巴结转移及复发可能有一定关系。但最近一组研究资料表明,Ⅰa期[[宫颈癌]]的转移及复发率均低,且与脉管浸润无关(美国GOG,1998)。 ③对宫颈微灶型[[腺癌]]认识不足:甚至不易识别,因此易漏诊或误诊。Bertrand等(1987)认为此类病变少见,除缺乏认识外,无明确的[[细胞学]]、[[阴道]]镜和[[组织学]]标准,因腺、鳞两种[[病理]]类型的病变常同时并存而易被忽略。 2.治疗原则和方法 对宫颈微灶型浸润癌的处理,目前多数主张缩小手术范围,原则上应根据浸润深度、病变范围、有无脉管受累、病灶是否融合及病理类型等,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选择恰如其分的术式。在宫颈癌诊断规范中,对Ⅰa期主张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江森等,1990;吴爱如,1999),而近年有作者采用保守性手术([[激光]]锥切和气化联合使用)治疗MICA 90例,治愈率为96.7%,不全切除率和真正的残存[[肿瘤]]分别为17.8%和10%(Ueki等,1994)。Creasman等(1998)报告一组美国GOG的研究结果,188例Ⅰa2期(间质浸润3~5mm)在宫颈锥切(CKC)后的[[子宫]]切除[[标本]]中,无浸润者的淋巴转移、复发或死亡的危险相当低,5年[[生存率]]为100%,认为此类病人行锥切术即可,但需严密随访。可见迄今仍不一致。纵观国内外见解及以上所述的特殊性,仅供参考的治疗方案如下: (1)Ⅰa1期(浸润深度≤3mm):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欲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或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可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 (2)Ⅰa2期(浸润深度3~5mm):无脉管浸润、病灶局限者,行扩大的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切除1~2cm),病灶下1cm左右。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子宫者可行CKC,但术后需严密随诊观察。 (3)Ⅰa2期伴脉管浸润、病灶融合、多发、[[细胞分化]]不良者,则应采用次广泛子宫切除加选择性[[盆腔]]淋巴切除。 (4)拒绝手术或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可行[[放射治疗]](单纯腔[[内治]]疗即可)。Ⅰa2期细胞分化不良者应加体外[[放疗]]。 (5)如手术前诊断不足或漏诊、肿瘤体积大、手术未切净或伴脉管浸润、病灶融合疑浸润癌时,术后宜补充放疗以减少术后复发及盆腔淋巴转移,其价值尚待探讨。 (6)对微灶型腺癌的处理目前尚无一致意见,根据腺癌特有的[[生物学]]特征,认为采取比早期浸润[[鳞癌]]更为积极的根治性手术为妥。 (二)预后 台北荣总医院(1975~1986)追踪226位显微侵犯病例(Ⅰa)的统计,复发率是2.2%(5/226)。其中属于Ⅰa1,3mm以下侵犯的复发率是1.8%(3/167);Ⅰa2,深3~5mm,宽7mm以下的复发率为3.4%(2/59)。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护理== [[浸润]]性[[宫颈癌]]往往在[[妇科检查]]中被发现并通过[[病理]]活检[[组织学]]检查证实。部分宫颈癌无症状和肉眼异常所见,称为临床前浸润性宫颈癌。[[宫颈浸润癌]]的发病年龄跨度较大,20~90 岁之间均有发病。[[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宫颈癌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占80%~85%,尤其是[[绝经]]后[[阴道出血]]更应引起注意。[[疾病]]描述 [[子宫]][[分子]]宫体和子宫颈两部分。[[子宫颈]]位于子宫的最下面,约占整个子宫的1/3,长2.5~3cm,分[[阴道]]上段和阴道段,即宫颈管和宫颈阴道部。发生在这个部位的[[上皮]]性恶性[[肿瘤]]称为[[子宫颈癌]]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吃什么好?==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食疗]]方(仅供参考) 1、[[黄芪]]12克、[[当归]]15克、[[党参]]9克、[[白术]]9克、[[天冬]]9克、[[茯苓]]9克、[[淮山]]9克、[[白芍]]6克、[[川芎]]6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天一剂。主治[[宫颈癌]]气不足者。 2、[[土茯苓]]30克、[[蒲公英]]30克、茯苓25克、[[茵陈]]25克、白术15克、当归9克、白芍9克、[[柴胡]]4.5克、[[泽泻]]9克。水煎服,每天一剂。[[苦参]]60克、[[蛇床子]]30克、[[野菊花]]30克、[[银花]]30克、[[白芷]]15克、[[菖蒲]]15克。 加水适量煎,去渣浸泡[[阴道]]、宫颈。 3、生[[南星]]30克([[先煎]]2小时)、茯苓24克、[[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山[[桅子]]12克、白术24克、[[莪术]]15克、当归12克、[[香附]]12克、[[丹皮]]12克、[[青皮]]12克。水煎服,每天一剂。 4、[[全蝎]]10克、[[蜂房]]10克、[[蛇蜕]]10克。 全蝎先用冷水泡24小时(换水2-3次),取出晒干后,微火焙黄、蜂房、蛇蜕分别微炒。共研末,水泛为丸,每次2克,日二次。 5、[[女贞子]]30克、半枝莲30克、[[桑寄生]]30克、山药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七叶一枝花]]24克、[[生地]]20克、莪术15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水煎服每天一剂。用于晚期宫颈癌。 6、桑寄生30克、[[黄精]]15克、[[太子参]]15克、[[续断]]15克、[[苡仁]]12克、白术9克、[[狗脊]]9克、[[陈皮]]9克、[[升麻]]3克。水煎服,每天一剂。主治宫颈[[中气下陷]]明显者。 7、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功15克、淮山15克、[[草河车]]15克、生地12克、知母9克、泽泻9克、[[旱莲草]]15克、[[玄参]]9克、黄柏4.5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 8、白花蛇舌草50克、[[白茅根]]50克、赤[[砂糖]]50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连服7-14剂。主治宫颈癌放射疗后[[直肠炎]]。 9、柴胡6克、当归6克、川芎6克、白芍6克、[[熟地]]6克、[[椿皮]]6克、[[白果]]6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主治晚期宫颈癌。 10、[[人参]]18克、[[鳖甲]]18克、[[花椒]]9克。共研细末,每服7克,日一次,温开水[[冲服]],24天为一疗程。 11、红花6克、[[白矾]]6克、[[瓦松]]30克。水煎,先熏,后外洗外阴部,第日至两次,每次-60分钟,下次加热后再用,每剂可用三至四天。主治早期宫颈癌。 12、[[昆布]]3克、[[海藻]]3克、香附5克、白术5克、茯苓5克、当归6克、白芍10克、柴胡3克、全蝎3克、[[蜈蚣]]2条。 水煎服,每周肉至三剂。主治宫颈癌早期。 13、半枝莲30克、[[黄药子]]15克、[[山豆根]]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核桃]]树枝30克、[[龙葵]]15克、黄芪30克、[[淫羊藿]]30克、寄考30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主治中期宫颈癌。 14、[[夏枯草]]30克、山豆根30克、[[花粉]]15克、七叶一枝花30克、[[茜草]]15克、柴胡15克、莪术9克、[[三棱]]9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主治菜花型和糜烂型宫颈癌。 15、当归15克、柴胡15克,[[鸡内金]]15克、党参30克、白术9克、白芍9克、茯苓9克、青皮9克、[[乌药]]9克、甘草7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主治菜花型和糜烂型宫颈癌。 16、[[斑蝥]]30克、[[车前子]]30克、[[滑石]]30克、[[木通]]30克。 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服0.1-0.12克,每日一次。 17、[[鱼腥草]]30克、白茅根30克、[[丹参]]15克、当归9克、[[牡蛎]]30克、白花蛇舌草60克、茜草9克、党参15克、白术9克、[[赤芍]]9克、土茯苓9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 18、家鸽1个,醋无数鳖甲30克、淮山30克。 鸽宰后去[[内脏]]切碎,与后两味一起加水炖煮烂,盐调味,饮汤食肉。除宫颈癌外,其他[[妇科]][[肿瘤]]也适用。 19、白鳝1条、鲜[[马鞭草]]60克(干品30克)。白鳝去内脏,与马鞭草(布包)一起加水适量煮一小时,去药,盐油调味,饮汤食鱼。主治宫颈癌[[月经不调]],[[带下赤白]]者。 20、[[乌骨鸡]]250克、[[海螵蛸]]30克、[[葱白]]30克。 先将鸡切块与海螵蛸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至鸡烂熟,入葱白、盐、油,煮15分钟即可。饮汤食肉。主治宫颈带下赤白臭秽和[[阴道癌]]。 21、行鸡1只、[[艾叶]]绒12克、[[杞子]]15克。 常法杀鸡去内脏。纳艾叶(布包)和杞子入鸡腹,竹签封口,加水炖烂,去艾叶,盐调味,饮汤食肉。主治宫颈癌体虚者。 22、猪瘦肉60克、鱼胶30克、[[糯米]]60克。 [[猪肉]]及鱼胶(浸泡一天后)切丝,和米煮粥,盐油调味服食。主治宫颈癌[[卵巢癌]]体虚不思饮食者。 23、艾叶25克、鸡蛋2个。用瓦罐(忌用铁器)[[文火]]煮艾叶及鸡蛋,鸡蛋煮熟后,捞出鸡蛋去壳再煮10分钟即可。主治宫颈癌[[少腹]][[冷痛]]不止。 24、土茯苓50克、白糖(或[[蜂蜜]])适量。土茯苓加水二碗半,文火炖至一碗,用时加糖或蜂蜜调味。主治宫颈癌[[白带增多]]。 25、鹌鹑蛋20个、洋葱半只、[[胡萝卜]]80克、[[芦笋]]80克、香茄4个、青椒1只。 蛋煮熟运用壳。[[蔬菜]]切成小块。胡萝卜煮至刚熟。碗中依次放入汤料200毫升、砂糖40克、醋45毫升、酒15毫升、番茄酱20克、[[麻油]]5毫升、杰粉10克、调成料汁。锅中放油30毫升,烧熟后投入蛋和蔬菜秒炒,倒入料汁略煮一下即可食用。主治宫颈癌慢性[[出血]]所致[[贫血]]。 26、[[羊肉]]300克、鲜河鱼1条(500克)、白[[萝卜]]1个。 羊肉切成大块,放入滚水中,同切片的萝卜煮15分钟,汤和萝卜弃之。羊肉放入锅内,加水(约为锅容量的2/3)、葱、姜、酒,煮至熟透。若汤太少可加适量开水。将鱼用[[豆油]]煎透后,放入凌晨肉锅内煮30分钟。汤中加盐、[[香菜]]、蒜苗、葱末,即成美味可口的羊鱼鲜汤。主要用于宫颈癌术后的调养。 27、[[菱粉]]粥:用[[粳米]]100克,加适量水同煮,待米粥至半熟后,调入菱粉30-60克,[[红糖]]少许,同煮为粥。故用菱实粉煮粥服食,不仅可以[[益气健脾]],还可用作防治[[食道癌]]、[[胃癌]]、[[乳腺癌]]、宫颈癌的一种辅助饮食防治措施。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患者吃什么对身体好? (1)宜吃蓟菜、[[甜瓜]]、菱、薏米、[[薜荔]]果、[[乌梅]]、[[牛蒡]]菜、牡蛎、甲鱼、[[海马]]。 (2)出血宜吃鱼翅、海参、鲛鱼、黑木耳、[[香菇]]、[[蘑菇]]、[[淡菜]]、[[蚕豆]]。 (3)[[水肿]]宜吃鲟鱼、[[石莼]]、赤豆、[[玉蜀黍]]、[[鲤鱼]]、鲮鱼、[[泥鳅]]、蛤、胰鱼、鸭肉、[[莴苣]]、[[椰子浆]]。 (4)[[腰痛]]宜吃[[莲子]]、核桃肉、薏米、[[韭菜]]、梅子、[[栗子]]、芋艿、甲鱼、海蜇、[[蜂乳]]、鲎、[[梭子蟹]]。 (5)[[白带]]多宜吃[[乌贼]]、淡菜、[[文蛤]]、蛏子、牡蛎、龟、海蜇、[[羊胰]]、雀、[[豇豆]]、白果、[[胡桃]]、莲子、[[芡实]]、[[芹菜]]。 (6)防治[[化疗]]、[[放疗]][[副作用]]的食物:[[豆腐]]、[[猪肝]]、[[青鱼]]、[[鲫鱼]]、墨鱼、鸭、[[牛肉]]、田鸡、[[山楂]]、乌梅、[[绿豆]]、[[无花果]]。 另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以免术后复发: 1、饮食宜清淡,[[不食]]羊肉、虾、蟹、鳗鱼、咸鱼、黑鱼等[[发物]]。 2、忌食[[辣椒]]、麻椒、生葱、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3、禁食[[桂圆]]、红枣、[[阿胶]]、[[蜂王浆]]等热性、[[凝血]]性和含[[激素]]成分的食品。 4、多食瘦肉、[[鸡肉]]、鸡蛋、鹌鹑蛋、鲫鱼、甲鱼、[[白鱼]]、白菜、芦笋、芹菜、[[菠菜]]、[[黄瓜]]、[[冬瓜]]、 香菇、豆腐、[[海带]]、[[紫菜]]、水果等。 5、饮食定时定量,不能[[暴饮暴食]]。 6、坚持低脂肪饮食,多吃瘦肉、鸡蛋、绿色蔬菜、水果等。 7、多吃五谷杂粮如玉米、豆类等。 8、常吃富有营养的干果类食物,如花生、[[芝麻]]、[[瓜子]]等。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 忌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吸烟,饮酒,不要吃油腻,海鲜等腥发性的食物 宫颈癌由气血瘀滞,痰湿凝聚,毒热蕴结而致。用膳应禁忌肥腻甘醇、辛辣香窜,油煎烤炸等生湿、生痰、[[燥热]],易致出血的食品。 患者白带多水样时,忌食生冷、瓜果、冷食以及坚硬难消化的食物;[[带下]]多粘稠,气味臭时,忌食滋腻之品。 ==参看== *[[肿瘤科疾病]] <seo title="宫颈微小型浸润癌,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症状_什么是宫颈微小型浸润癌_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治疗方法_宫颈微小型浸润癌怎么办_A+医学百科" metak="宫颈微小型浸润癌,宫颈微小型浸润癌治疗方法,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的原因,宫颈微小型浸润癌吃什么好,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症状,宫颈微小型浸润癌诊断" metad="A+医学百科宫颈微小型浸润癌条目介绍什么是宫颈微小型浸润癌,宫颈微小型浸润癌有什么症状,宫颈微小型浸润癌吃什么好,如何治疗宫颈微小型浸润癌等。宫颈微小型浸润癌是指只能在显微镜下检出而临床难以发现..." /> [[分类:肿瘤科疾病]] {{底部模板-肿瘤}}
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Navbox
(
查看源码
)
模板:头部模板-肿瘤
(
查看源码
)
模板:导航条
(
查看源码
)
模板:导航板-肿瘤
(
查看源码
)
模板:底部模板-肿瘤
(
查看源码
)
返回到
宫颈微小型浸润癌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