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尼丁
对
奎尼丁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为膜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能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膜,可显著延长[[心肌]]不应期,降低自律性、传导性及心肌收缩力,特别对非窦性的异位节律性作用较强,对[[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时间不变或延长,降低[[传导]]速度,延长[[有效不应期]],减低[[兴奋性]],对[[心房]]不应期的延长较[[心室]]明显,缩短房室交界不应期。 ==简介== 药品名称:[[奎尼丁]] 英文名:Quinidine 来源:为金鸡纳皮含[[生物碱]],是[[奎宁]]的[[异构体]]。{{百科小图片|bk2ez.jpg|奎尼丁对心室[[肌动]]作[[电位]]}}性状:常用其[[硫酸盐]],为白色细针状结晶;无臭;味极苦;遇光渐变色;水溶液显右旋性,并显中性或碱性反应。在沸水或[[乙醇]]中易溶,在[[氯仿]]中溶解,在水中略溶,在[[乙醚]]中几乎不溶。 制剂:1、片剂:每片0.2g;2、[[葡萄糖酸奎尼丁]]注射液:每支0.5g(10ml)。 ==临床应用== ===[[适应症]]=== 口服适用于[[房性早搏]]、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颤动或[[心房扑动]]经电转复后的维持治疗。肌注及静注已不用。 ===用法用量=== 1、口服:第1天,每次g,每2小时1次,连续5次;如无效而又无明显[[毒性反应]],第2天增至每次g、第3天每次g,每2小时1次,连续5次。每日总量一般不宜超过2g。恢复正常心律后,改给维持量,每日~0.4g。若连服3~4日无效或有毒性反应者,应停药。 2、静注:在十分必要时采用,并须在[[心电图]]观察下进行。每次g,以5%[[葡萄糖]]液稀释至50ml缓慢静注。小儿每次mg/kg。 ==用药须知== ===[[不良反应]]=== 在服用本品期间,如果感到不适要尽快告诉医师或药师。情况紧急可先停止服药。本品约1/3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以下是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但不是每人都肯定发生,你可能不会遇到任何一个,不必紧张。{{百科小图片|bk2f0.jpg|提取奎尼丁的植物}}1、 [[心血管系统]]:本品有促[[心律失常]]作用,产生[[心脏停搏]]及[[传导阻滞]],较多见于原有[[心脏病]]患者,也可发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可反复自发自停,发作时伴[[晕厥]]现象,此作用与剂量无关,可发生于[[血药浓度]]尚在治疗范围内或以下时。本品可使[[血管扩张]]产生[[低血压]],个别可发生脉管炎。 2、 [[胃肠道]]不良反应:很常见。包括[[恶心]]、[[呕吐]]、[[痛性痉挛]]、[[腹泻]]、[[食欲下降]]、小叶性[[肝炎]]及食道炎。 3、 金鸡纳反应:可产生[[耳鸣]]、胃肠道障碍、[[心悸]]、[[惊厥]]、[[头痛]]及面红。[[视力]]障碍如[[视物模糊]]、[[畏光]]、[[复视]]、色觉障碍、[[瞳孔散大]]、暗点及[[夜盲]]。听力障碍、[[发热]]、局部[[水肿]]、[[眩晕]]、震颤、[[兴奋]]、[[昏迷]]、忧虑,甚至死亡。一般与剂量有关。 4、 [[特异质反应]]:[[头晕]]、恶心、呕吐、冷汗、[[休克]]、青紫、[[呼吸抑制]]或停止。与剂量无关。 5、 [[过敏反应]]:各种[[皮疹]],尤以[[荨麻疹]]、[[瘙痒]]多见,发热、[[哮喘]]、肝炎及[[虚脱]]。与剂量无关。 6、 [[肌肉]]:使[[重症肌无力]]加重。 7、 [[血液]]系统:[[血小板减少]]、[[急性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分类左移、[[中性粒细胞减少]]。 ===不良反应的治疗=== 1、 对[[心脏]]不良反应,一为心室停傅及传导阻滞,可静滴[[异丙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仍无效则用心室起搏器,但不易成功,因起搏阈值增高,所有抗纤颤的药物均不宜用,包括钾盐,除非严重[[低血钾]]。 2、 一为心肌异常激动,治疗是使减轻或中止室性心动过速并防止发展成室颤,可用[[普萘洛尔]]、[[利多卡因]]、[[苯妥英钠]],或用电转复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 3、 对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可用异丙肾上腺素、[[碳酸氢钠]](或[[乳酸钠]])治疗。 4、 其他对症治疗与处理一般性[[中毒]]及过敏反应基本一致。过量者可行[[血液透析]],加速药物清除。体外试验证实[[活性炭]]可吸附本品。后遗视力障碍用[[硝酸]]酯类及[[乙酰甲胆碱]]可能有效。静注硝酸酯钠可缓解[[急性期]]中毒性黑朦。 ===[[禁忌症]]=== 交叉过敏反应: 1、 对奎宁过敏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 2、 鉴于人体资料较少,而与本品密切相关的药——奎宁可产生[[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及肢体[[畸形]]、[[新生儿]][[耳毒性]]及催产作用,孕妇使用时应权衡利弊。本品可通过乳汁[[排泄]],随母乳进入小儿体内,尽管[[婴儿]]接受的量远远低于治疗用量,但由于[[肝脏]]发育不成熟,[[代谢]]药物能力差,可能导致[[药物蓄积]]。老年人因清除能力下降,用时要适当减量。 3、 下列情况应禁用:[[洋地黄中毒]];Ⅱ至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除非已有起搏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源性休克]];严重肝或肾功能损害;对奎宁或其[[衍生物]]过敏者;[[血小板减少症]](包括有既往史者)。 4、 下列情况应镇用;过敏患者;肝或肾功能损害;未经治疗的[[心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极度心动过缓;低血压(心律失常所致的不在内);低血钾。 严重心肌损害及孕妇忌用,奎尼丁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心脏功能]]。 ===[[药物相互作用]]=== 1、 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合用时可致作用相加。 2、 与[[抗凝药]]合用可使[[血凝]]血[[酶原]]进一步减少,也可减少本品与[[蛋白]]的结合。故需注意调整合用时及停药后的剂量。 3、 [[苯巴比妥]]及[[苯妥英]]可以增加本品的肝内代谢,使[[血清]]药浓度降低,应酌情调整剂量。 4、 [[洋地黄类]]药,在[[洋地黄]]过量时本品可加重心律失常。本品可使[[地高辛]]血清浓度增至中毒水平,也可使[[洋地黄毒苷]]血清浓度升高,故应监测血药浓度及调整用量。 5、 与抗[[胆碱]]药合用,可增加抗胆碱能效应。 6、 能减弱拟胆碱药的效应,应按需调整剂量。 7、 本品可使[[神经]]肌肉阻滞药尤其是[[筒箭毒碱]]、[[琥珀胆碱]]及[[泮库溴铵]](pancuroniumbromide)的呼吸抑制作用增强并延长。 8、 与钾制剂合用时本品可增效,低血钾时反之。 9、 尿的[[碱化]]药如[[乙酰唑胺]]、大量[[柠檬]]汁、[[抗酸药]]或碳酸氢盐等,可增加[[肾小管]]对本品的[[重吸收]],以致常用量就出现毒性反应。 10、 与降压药、扩[[血管]]药及β[[阻滞剂]]合用,本品可加剧降压及扩血管作用;与β阻滞剂合用时还可加重对窦房结及[[房室结]]的抑制作用。 11、 [[利福平]]可增加本品的代谢,使[[血药浓度降低]]。 12、 异丙肾上腺素可能加重本品过量所致的心律失常,但对 Q-T间期延长致 R波在 T波上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有利。 凡能增加肝脏[[微粒体]][[代谢酶]]活性的药物,均可促进奎尼丁代谢,而降低奎尼丁的作用。奎尼丁与利福平合用,使[[血浆]]奎尼丁浓度降低及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丧失。[[西米替丁]]使奎尼丁在肝内代谢减慢,致奎尼丁的T1/2延长,造成奎尼丁蓄积和中毒。奎尼丁有加强一些[[肌肉松弛药]]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奎尼丁使[[华法林]]的作用加强。它与其他抗胆碱药物合用,呈相加作用。10%[[硫酸奎尼丁]]溶液为[[弱酸]]性,与碱性药或注射液、[[鞣酸]]及碘化物不能合在一起应用。奎尼丁与[[丙缓脉灵]]有交叉过敏反应。 ===注意事项=== 1、 用于纠正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时,应先给洋地黄[[饱和]]量,以免心律转变后心跳加快,导致[[心力衰竭]]。 2、 奎尼丁与地高辛联合应用时,由于奎尼丁可减少地高辛的经[[肾排泄]]而增加地高辛的血浓度,故联合应用时应减少地高辛的用量。 3、 每次给药前应仔细观察心律和[[血压]]改变,并避免夜间给药。在白天给药量较大时,夜间也应注意心律及血压。 4、 患心房颤动的病人,用药过程中,当心律转至正常时,可能诱发心房内[[血栓]]脱落,产生[[栓塞]]性病变,如[[脑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等,应严密观察。 5、 对于有应用奎尼丁的指征,但血压偏低或处于休克状态的病人,应先提[[高血压]]、纠正休克,然后再用。如血压偏低是由于心动过速、心脏排[[血量]]小所造成,则应一面提高血压,一面使用奎尼丁。 6、 严重心肌损害的病人和孕妇忌用。 7、 静注常引起严重的低血压,有较大的危险性,须注意。禁用于有严重[[心肌病]]变。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洋地黄中毒、原有Q-T间期延长、[[妊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对本品有过敏反应者,慎用于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显著心动过缓、低血压、重症肌无力者。每次服药前要检查血压、心率和心律,并记录心电图,避免低血钾。 ==药理药动== ===[[药效学]]=== 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钠离子的跨膜运动,其次为抑制钙离子内流。此外,还具有[[局部麻醉]]作用及通过抗胆碱能作用间接阻断。[[受体]]产生低血压(尤以胃肠外给药更易产生);且阻滞[[迷走神经]],能使房室传导加快,对心房颤动或扑动和[[阵发性心动过速]]病人,用药后心率可进一步加快,加重[[循环障碍]],因此必须在应用足量强心苷的基础上应用奎尼丁。 ===[[药动学]]=== 1、口服后吸收快而完全。[[生物利用度]]个体差异大,约44-98%。肌注吸收不规则。由于蛋白亲和力强,广泛分布于全身, [[表观分布容积]]为0.47L/kg, 蛋白结合率为70-80%。口服后30分钟作用开始, 1-3小时达最大作用, 持续约6小时。有效血浓度为3-6μg/ml,中毒血浓度8μg/ml。半衰期为6-8小时,小儿为2.5-6.7小时。 2、[[肝功能不全]]者延长、主要经肝脏代谢, 部分[[代谢物]]具药理活性。肝药酶诱导剂可增加本品代谢。由[[肾脏]]排泄, 以原形随尿排出的量约占用量的18.4%(10-20), 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 酸性尿液中排泄量增加。血液透析可促使原形药及代谢的清除。粪便约可排出原形5%, 乳汁及[[唾液]]也有少量排出。 [[分类:药品]][[分类:抗心律失常药]][[分类:药理学]][[分类: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参看== *[[医院药学/奎尼丁|《医院药学》- 奎尼丁]] *[[药理学/奎尼丁|《药理学》- 奎尼丁]] {{导航板-抗心律失常药}} {{导航板-通道阻滞剂}}
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Navbox
(
查看源码
)
模板:Navbox subgroup
(
查看源码
)
模板:PharmNavFootnote
(
查看源码
)
模板:医药导航脚注
(
查看源码
)
模板:导航板-抗心律失常药
(
查看源码
)
模板:导航板-通道阻滞剂
(
查看源码
)
模板:百科小图片
(
查看源码
)
返回到
奎尼丁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