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内分泌腺疾病
对
多发性内分泌腺疾病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多发性内分泌腺疾病'''(polyendocrine disorders),同一个病人同时或相继发生两种以上的[[内分泌腺]]体疾病。包括因[[自身免疫性疾病]]所引起的多种内分泌腺体功能减退,如[[自身免疫]]性多腺体[[综合征]]及因内分泌腺的[[肿瘤]]或[[增生]]所致的[[功能亢进]],如多内分泌腺[[瘤病]](MEN)综合征。本文主要介绍MEN。 ==自身免疫性多腺体综合征== 表现为多内分泌腺功能减退。分为两型:Ⅰ型又称伴粘膜[[皮肤念珠菌病]]的多腺体功能减退症;另一型为多腺体综合征Ⅱ型。 ==多内分泌腺瘤病(MEN)== 一种由两个或多个内分泌腺体发生肿瘤或增生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往往呈家族性发病。本病比较少见。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故易发生误诊或漏诊而贻误病情。若能早期诊断,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可减轻病人痛苦及延长生命。 本病在临床上根据受累的内分泌腺体不同而分为三型,即MEN-Ⅰ、MEN-Ⅱa (或MEN-Ⅱ)及MEN-Ⅱ b(或MEN-Ⅲ)。在MEN-Ⅰ型中,受累腺体的[[发病率]]分别为:[[甲状旁腺]]占88%,[[胰岛]]细胞占81%,[[垂体前叶]]占65%,[[肾上腺皮质]]占39%,[[甲状腺]][[滤泡]][[细胞]]占19%,其中60%的病人累及上述诸腺体中的2个腺体,40%的病人累及前3个腺体。在MEN-Ⅱa型中,甲状腺[[髓样癌]]占80~90%,双侧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占70~80%,而29~64%的病人发生[[甲状旁腺增生]]或[[腺瘤]]。在MEN-Ⅱb型中,[[神经瘤]]、嗜铬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及[[口唇]]粗厚均有者占49%,神经瘤、甲状腺髓样癌及口唇粗厚者占44%,只有神经瘤及嗜铬细胞瘤者仅占7%。 ===病因及[[病理]]=== MEN的发病机理有以下几种学说。 ① MEN病变组织起源于APUD细胞。1964年A.G.E.皮尔斯将广泛存在于内分泌腺体及其他组织中能产生[[内分泌]]性[[多肽]]物质的细胞称为APUD细胞或[[APUD系统]]。这类细胞[[胞浆]]内含有胺类物质,能从[[血液]]中摄取胺的[[前体]],含有[[脱羧酶]]可进行脱羧作用,最后合成[[生物胺]]及[[多肽激素]]。MEN中多数细胞来源于[[神经]]外[[胚层]]并属于APUD细胞,当这些细胞受影响而[[发育异常]]时,则出现增生或形成良性或[[恶性肿瘤]]。②[[基因突变]]。此学说认为[[遗传异常]][[基因]]存在于体内多种细胞内,可引起多个腺体的同样病变,[[当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有缺陷或发生了[[突变]]时,则影响某些神经外胚层细胞的正常发育,使出现异常的[[非典]]型增生而发生 MEN。③与[[遗传]]有关。本病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④某种循环[[体液]]因子刺激使受累腺体恶变或某种细胞内酶缺陷而引起病变,使某些原来处于高度抑制状态的[[结构基因]]编码被病理因素激活或失去抑制,而产生某种不应产生的[[激素]],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病理改变=== 甲状旁腺的病变一般是[[主细胞]]增生,偶为腺瘤。胰岛病变可为腺瘤或癌,极少数为增生。垂体前叶多为腺瘤,嗜酸、[[嗜碱]]、嫌色细胞均可发生。肾上腺皮质多为双侧弥漫性增生,也可有[[皮质]]腺瘤。在MEN-Ⅱ型中甲状腺为髓样癌,[[肾上腺]]可表现为双侧嗜铬细胞瘤,MEN-Ⅱb型中的特殊表现为多发性粘膜神经瘤。 ===临床表现=== 主要有以下四型: ① MEN-Ⅰ型。首先由L.O.昂得达尔及P.韦默报道,故又称韦默氏综合征。其有病变的腺体主要为甲状旁腺、[[胰腺]]及[[垂体]]。在大多数MEN-Ⅰ型病人中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改变,表现为轻度高血钙。因[[胰腺肿瘤]]产生的激素种类不同,其临床表现可多种多样,如为胰岛[[胃泌素瘤]],可出现胃酸增多,反复发生[[消化道]][[溃疡]]及严重[[合并症]];如为[[舒血管肠肽瘤]](VIP瘤),可有严重[[水泻]]、[[低血钾]]症状。[[低血糖症]]的发生则与[[胰岛素瘤]]有关。垂体肿瘤若为功能性,则表现为所分泌激素过多的临床症状,如为垂体生长激素分泌瘤,可表现为[[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如为垂体分泌[[ACTH]]瘤,可表现为[[库兴氏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如为无功能性肿瘤,则可产生肿瘤压迫症状,如[[头痛]],[[视力]]、[[视野]]障碍及[[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即包括肾上腺、甲状腺、[[性腺]]等功能减退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② MEN-Ⅱa型。受累腺体为甲状腺C细胞、[[肾上腺髓质]]及甲状旁腺。J.H.西普尔1961年首次报道此型,又称西普尔氏综合征。本型病人可因甲状腺髓样癌产生多种激素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如[[降钙素]]、 [[前列腺素]]、ACTH或ACTH样物质、[[5-羟色胺]]等,使病人出现相应的生化改变及临床症状如库兴氏综合征及[[腹泻]]、面部潮红等,[[颈部]]可扪及[[甲状腺肿大]],质地不均匀,如有转移,则可触及肿大的颈淋巴结,[[血浆]]降钙素水平可明显增高,但血钙水平维持正常。有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者可有典型的发作性[[高血压]]伴[[代谢]]率增高症候群的表现,如发作时病人头痛、大汗、[[心悸]]、[[胸闷]]、[[面色苍白]]、[[血糖]]增高等,MEN-Ⅱ型中的嗜铬细胞瘤以分泌[[肾上腺素]]为主,也有一部分病人不产生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正常[[血压]]或[[血压偏低]]。此型病人亦可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为增生或腺瘤,常为多发性,其[[肾损害]]或[[骨病变]]少见。 ③ MEN-Ⅱb型。又称MEN-Ⅲ型,此型中甲状腺髓样癌和嗜铬细胞瘤的症状和体征与 MEN-Ⅱa型无明显区别,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多发性粘膜神经瘤,以口部粘膜多见,口唇受累变为粗厚,眼部除[[结膜]]、[[角膜]]的神经瘤外,其角膜的神经肥大增粗。因[[肠道]]弥漫性神经节病变,可引起[[便秘]]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约 84%的MEN-Ⅱb型病人有类马尔方氏体型,即体型瘦长,肌张力低,[[肌肉]]不发达,[[关节]]活动伸展过度,[[指骨]]细长呈[[蜘蛛]]样手足等一系列[[骨骼畸形]]。 ④ 混合型。既包括MEN-Ⅰ型,也包括MEN-Ⅱ型中的受累腺体,如嗜铬细胞瘤并发[[胰岛细胞瘤]]、[[垂体瘤]]合并嗜铬细胞瘤等,临床上出现相应激素分泌增多的表现。 ===诊断=== 对具有上述一种或数种症状而有明确家族史者,应考虑MEN的可能性。对有关的内分泌腺体做必要的生化检查及[[激素测定]],或各种功能试验、 [[X射线]]定位检查及[[CT]]扫描、[[核磁共振]]显像后,均不难做出诊断。对同一家系的成员应做调查或筛选性检查,以发现轻型或无症状的病人,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 MEN的临床表现决定于其占优势的病变,其临床病程在不同病人是完全不相同的,主要决定于所累及的内分泌腺体和肿瘤是否分泌激素,所分泌激素的浓度及其生物活性如何,有的病人在发现一种内分泌腺体疾病后,需待数年或数十年后再出现第二种内分泌腺体病变,故在考虑诊断MEN时需注意上述特点。 ===治疗=== 在治疗MEN的每个单独病变时,应想到在其他内分泌腺体中也可能存在病变,在每个腺体中的病变可以是多发的,故任何一种治疗均应考虑其疗效及病情的轻重缓急程度。 当多个腺体有病变时,治疗的顺序决定于每种病变的严重性,如胰腺肿瘤产生的危及生命的症状、嗜铬细胞瘤的[[高血压危象]]发作、[[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高血钙、垂体瘤所致的进行性[[视野缺损]]及其他压迫症状等,都应首先治疗。一般来说,对上述病变应尽可能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切除肿瘤或大部分增生的腺体。若为恶性肿瘤及有转移时,除手术外可考虑药物或[[放射治疗]],如[[胰腺恶性肿瘤]]可用链唑霉素治疗,甲状腺髓样癌除做[[甲状腺全切除术]]外应接受[[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对MEN-Ⅱb中的类马尔方氏体型不需处理,面部神经瘤一般不会[[癌变]],故也不予处理。 由于MEN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在一个家族中,可在先后不同的时间内,在不同的家族成员中出现内分泌腺体的病变,故应对MEN病人及家族成员进行严密随访及定期复查,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分类:疾病]]
返回到
多发性内分泌腺疾病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