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虫病
对
囊虫病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 cellulosae),又称[[囊虫病]]、猪囊尾蚴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人体所致的[[疾病]],为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人因吞食猪带绦虫卵而[[感染]]。囊尾蚴可侵入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如[[皮下组织]]、[[肌肉]]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病变,其中以[[脑囊尾蚴病]]为最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危害性极大。 ==简介== {{百科小图片|bkgx4.jpg|囊虫病}}囊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其分布在中国27 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发病率]]较高,全国约有200万-300万囊虫病患者。囊虫病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人体各组织如脑、眼睛等所引起的疾病。侵犯脑部最常见,其他可寄生于皮下组织、肌肉及眼部等。[[绦虫病]]患者是唯一[[传染源]],青壮年发病率高。 ==[[流行病学]]== 中国各地都有病例报道,东北三省和云南、贵州、河南、湖北及山东、安徽等省更为多见并有流行。[[感染率]]与生食猪肉习惯有关,也有切肉板及刀污染猪囊尾蚴而引起感染的报道。发病年龄以青年为最多,小儿受染者也不少。{{百科小图片|bkgx5.jpg|囊虫病}}[[猪肉绦虫病]]病人是囊虫病的唯一传染原。病人粪便中排出的虫卵对本人及其周围人群均有[[传染性]]。所以人体不仅是猪绦虫的终[[宿主]],也可成为[[中间宿主]]。通过污染食物和自家感染使虫卵进入人肠道后,卵内的[[六钩蚴]]即脱壳而出,穿过肠壁进入血流,在人体不同部位发生囊虫病(囊虫蚴病)。其中以[[脑囊虫病]]最为常见。 ==感染方式== 人体囊虫病的感染方式有3种:①内源性[[自身感染]]即由于[[呕吐]]等[[逆蠕动]]使[[妊娠]]节片或虫卵返流入胃;②外源性自身感染即病人[[手指]]污染本人粪便的虫卵,再经口感染自己;③外源性异体感染因食污染虫卵的[[蔬菜]]、生水、食物而获得囊虫病。 ==[[病理]]== 病理上典型的包囊大小为5~10毫米,可有薄壁,或呈多个囊腔,内有囊尾蚴。囊虫的囊尾蚴[[囊肿]]常为圆形或卵圆形,内膜上有一小白色的囊虫[[结节]]突起。当虫体死亡或[[液化]]时,囊腔内为暗褐色混浊液体,内含大量[[蛋白质]]、当虫体液化被吸收后囊腔变小,囊壁增厚,囊虫死后常发生[[钙化]]。 ==[[临床表现]]== ===脑囊虫病=== 由于囊虫侵入颅内的数目、部位不同,以及囊虫的发育过程和死亡不一,因此临床[[症状]]复杂多变,病情波动。少数病例由于大量囊虫进入脑内,发病急骤,出现明显的精神和[[神经]]障碍,甚至迅速死亡。一般而言本病神经损害取决于囊虫数目和位置所致的机械效应及囊虫引起的炎性和中毒反应。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局灶神经[[体征]]、[[癫痫]]、[[精神障碍]]等。{{百科小图片|bkgx6.jpg|囊虫病}}按临床特点可分下列类型: ①[[脑膜脑炎]]型:由一次大量感染后引起弥漫性[[脑水肿]],反应性[[炎症]]变化等。临床表现有精神异常、全身性癫痫、[[瘫痪]]、[[失语]]、[[感觉障碍]]、[[脑膜刺激征]]、[[共济失调]]和[[昏迷]]等症状,不能以脑的局灶损害解释。 ②癫痫型:发作形式有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或局限发作等。同一病人可具有二种以上的发作形式,且极易转换。多样性和易转换性为本型 [[皮下囊]]虫病 的特点。 ③[[脑瘤]]型: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癫痫、强迫头位、瘫痪和感觉障碍等。 ④[[脊髓]]型:囊虫侵入[[椎管]],产生脊髓压迫征,如病变水平以下的运动、感觉和大小便障碍等。 ===皮下组织及[[肌肉囊虫病]]=== 病人常有皮下或肌肉[[内囊]]虫结节,分布于头和躯干,四肢较少,结节呈圆或椭圆形,直径0.5~1.5cm,坚实,可在皮下或肌肉中自由推动,无[[压痛]]。结节可陆续出现或自行消失。{{百科小图片|bkgx7.jpg|囊虫病}} ===[[眼囊虫病]]=== 早期感到眼前有椭圆形黑影飘动和和伸缩变形,[[蠕动]]的阴影。[[晚期]]由于眼内组织受到干扰和炎症形成,[[视力]]可显著下降。甚至[[失明]]。 ==辅助检查== 1、[[血液]]及[[脑脊液]]检查:[[嗜酸粒细胞增多]]; 2、囊虫[[补体结合试验]]阳性;{{百科小图片|bkgx8.jpg|囊虫病绦虫卵}}3、[[粪便检查]]发现绦虫卵或节片; 4、腰穿颅压可增高,脑脊液细胞学、[[蛋白]]均可增高。 5、头颅CT或MRI检查颅内可见到多个散在病灶常能明确诊断。 ==诊断== 1、有[[肠绦虫病]]史,或粪便中发现绦虫卵或节片。 2、出现癫痫、[[颅内高压]]、精神障碍三大症状,或同时伴有视力障碍,[[皮下结节]]。 3、[[免疫学]]检查: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阳性者有助诊断。 4、脑CT检查有助诊断。 5、皮下结节[[活组织检查]]可见囊尾蚴[[头节]]。 6、脑囊虫病应注意与[[原发性]]癫痫、结核性或[[隐球菌性脑膜炎]]相鉴别。 ==治疗== 包括三个面: {{百科小图片|bkgx9.jpg|囊虫病绦虫卵}}1、绦虫病的治疗驱除寄生于肠道的成虫,防止再次自身感染。常用药有:①[[吡喹酮]]10~20mg/kg,每日3次×2天。②[[氯硝柳胺]]([[灭绦灵]])2g,嚼碎后1次吞服,3~4小时后服[[泻药]]1次,加速绦虫节片排出。 2、囊虫病治疗①吡喹酮50mg/kg/d,分3次口服×14天,必要时可重复1~2个疗程。治疗有效者CT表现囊肿和结节缩小或消失或钙化,[[脑室]]形态恢复正常。临床症状缓解。约1/5病人药物治疗无效,需手术治疗。②[[外科手术]]适用于有颅内压增高、局灶体征,并经CT定位者。囊虫阻塞导水管,可从侧室注入[[生理盐水]]使脑室内压增高,促使囊虫脱离导水管。抗颅[[高压]]药物治疗无效者,可做脑室-[[腹腔分流术]]。 3、症状治疗癫痫者服用抗癫痫药,[[脑炎]]型者加用[[类固醇激素]],高颅压者用[[脱水]]剂等。 4、眼囊虫病者早期手术摘除囊尾蚴:在[[手术显微镜]]下经睫状平坦部吸取或用[[玻璃体切除术]]取出囊尾蚴及[[玻璃体]]内炎性物质,修复[[视网膜]],消除严重反应。 ==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严格实施食品管理法,严禁带囊虫的猪肉上市。另外,对生猪的管理治疗亦甚重要,如圈养,及时治疗[[猪肠]]道绦虫,宰杀带囊虫的生猪深埋或做工业原料等。 [[分类:内科]][[分类:传染病]][[分类:蠕虫病]]
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百科小图片
(
查看源码
)
返回到
囊虫病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