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体格检查
对
全身体格检查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1、检查的内容全面系统 2、检查的顺序应从头到足 3、遵循全身检查的内容和顺序形成自己的体检习惯 4、检查时面对具体病例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 5、一般检查顺序 6、边查边想,正确评价,边问边查,核实补充 7、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 二、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 1、一般检查及生命特征 2、头颈部 3、前侧[[胸部]]、[[背部]] 4、[[腹部]] 5、上、[[下肢]] 6、[[肛门]]直肠及外生殖器 7、共济运动、[[步态]]及[[腰椎]]运动 ==全身体格检查纲要== 1. 一般检查/生命[[体征]] (1)准备和清点器械 (2)自我介绍(说明职务、姓名,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 (3)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 (4)当受检者在场时洗手 (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 (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 (7)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 (8)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 (9)测[[右上肢]][[血压]]二次 2. 头颈部 (10)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 (11)触诊头颅 (12)[[视诊]]双眼及[[眉毛]] (13)分别检查左右眼的[[近视]]力(用近视力表) (14)检查[[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 (15)检查[[泪囊]] (16)翻转[[上睑]],检查上睑、球结膜和巩膜 (17)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皱额、闭目) (18)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六个位) (19)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 (20)检查瞳孔间接对光反射 (21)检查集合[[反射]] (22)观察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23)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24)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 (25)分别检查双耳听力(摩擦[[手指]]或用手表) (26)观察[[外鼻]] (27)触诊外鼻 (28)观察[[鼻前庭]]、[[鼻中隔]] (29)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态 (30)检查[[上颌窦]],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 (31)检查[[额窦]],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 (32)检查[[筛窦]],注意压痛 (33)观察[[口唇]]、牙齿、上腭、舌质和[[舌苔]] (34)借助[[压舌板]]检查[[颊粘膜]]、牙齿、[[牙龈]]、口底 (35)借助压舌板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 (36)检查[[舌下神经]](伸舌) (37)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露齿、鼓腮或吹口哨) (38)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触双侧嚼肌,或以手对抗张口动作) (39)检查三叉神经感觉支(上、中、下三支) (40)暴露[[颈部]] (41)观察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 (42)检查[[颈椎]]屈曲及左右活动情况 (43)检查[[副神经]](耸肩及对抗头部旋转) (44)触诊[[耳前淋巴结]] (45)触诊耳后[[淋巴结]] (46)触诊枕后淋巴结 (47)触诊[[颌下淋巴结]] (48)触诊[[颏下淋巴结]] (49)触诊[[颈前淋巴结]]浅组 (50)触诊颈后淋巴结 (51)触诊[[锁骨上淋巴结]] (52)触诊[[甲状腺]][[软骨]] (53)触诊[[甲状腺峡部]](配合[[吞咽]]) (54)触诊[[甲状腺侧叶]](配合吞咽) (55)分别触诊左右颈动脉 (56)触诊[[气管]]位置 (57)[[听诊]]颈部(甲状腺、[[血管]])杂音 3. 前、侧胸部 (58)暴露胸部 (59)观察胸部外形、对称性、皮肤和[[呼吸运动]]等 (60)触诊左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 (61)触诊右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 (62)用右手触诊左侧[[腋窝]]淋巴结 (63)用左手触诊右侧腋窝淋巴结 (64)触诊胸壁弹性、有无压痛 (65)检查双侧呼吸运动度(上、中、下,双侧对比) (66)检查双侧[[触觉]]语颤(上、中、下,双侧对比) (67)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 (68)[[叩诊]]双侧[[肺尖]] (69)叩诊双侧前胸和侧胸(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双侧对比) (70)听诊双侧肺尖 (71)听诊双侧前胸和侧胸(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双侧对比) (72)检查双侧语音[[共振]](上、中、下,双侧对比) (73)观察[[心尖]]、心前区搏动,切线方向观察 (74)触诊[[心尖搏动]](两步法) (75)触诊心前区 (76)叩诊左侧[[心脏]]相对浊音界 (77)叩诊右侧心脏相对浊音界 (78)听诊[[二尖瓣]]区(频率、节律、[[心音]]、杂音、[[摩擦音]]) (79)听诊[[肺动脉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 (80)听诊[[主动脉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 (81)听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心音、杂音、摩擦音) (82)听诊[[三尖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 (83)用膜式胸件,酌情用钟式胸件补充 4. 背部 (84)请受检者坐起 (85)充分暴露背部 (86)观察[[脊柱]]、[[胸廓]]外形及呼吸运动 (87)检查胸廓活动度及其对称性 (88)检查双侧触觉语颤 (89)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 (90)请受检者双[[上肢]]交叉 (91)叩诊双侧后胸部 (92)叩诊双侧肺下界 (93)叩诊双侧肺下界移动度([[肩胛线]]) (94)听诊双侧后胸部 (95)听诊有无胸膜摩擦音 (96)检查双侧语音共振 (97)触诊脊柱有无[[畸形]]、压痛 (98)直接叩诊法检查脊柱有无[[叩击痛]] (99)检查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有无压痛 (100)检查双侧肋脊角有无叩击痛 5. 腹部 (101)正确暴露腹部 (102)请受检者屈膝、放松[[腹肌]],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平静呼吸]] (103)观察腹部外形、对称性、皮肤、脐及[[腹式呼吸]]等 (104)听诊[[肠鸣]]至少1分钟 (105)听诊腹部有无血管杂音 (106)叩诊全腹 (107)叩诊肝上界 (108)叩诊肝下界 (109)检查[[肝脏]]有无叩击痛 (110)检查移动性浊音(经脐平面先左后右) (111)浅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触诊至脐部结束) (112)深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触诊至脐部结束) (113)训练患者作加深的腹式呼吸2~3次 (114)在右[[锁骨中线]]上单手法触诊肝脏 (115)在右锁骨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脏 (116)在前正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脏 (117)检查肝颈静脉回流征 (118)检查[[胆囊]]点有否触痛 (119)双手法触诊[[脾脏]] (120)如未能触及脾脏,嘱受检者右侧卧位,再触诊脾脏 (121)双手法触诊双侧[[肾脏]] (122)检查腹部触觉(或[[痛觉]]) (123)检查[[腹壁反射]] 6. 上肢 (124)正确暴露上肢 (125)观察上肢皮肤、[[关节]]等 (126)观察双手及[[指甲]] (127)触诊[[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128)检查指关节运动 (129)检查上肢远端肌力 (130)触诊[[腕关节]] (131)检查腕关节运动 (132)触诊双肘鹰嘴和[[肱骨髁]]状突 (133)触诊[[滑车上淋巴结]] (134)检查[[肘关节]]运动 (135)检查屈肘、伸肘的肌力 (136)暴露肩部 (137)视诊肩部外形 (138)触诊[[肩关节]]及其周围 (139)检查肩关节运动 (140)检查上肢触觉(或痛觉) (141)检查[[肱二头肌]]反射 (142)检查[[肱三头肌]]反射 (143)检查[[桡骨]][[骨膜]]反射 (144)检查Hoffman征 7. 下肢 (145)正确暴露下肢 (146)观察双下肢外形、皮肤、[[趾甲]]等 (147)触诊[[腹股沟区]]有无肿块、疝等 (148)触诊[[腹股沟淋巴结]]横组 (149)触诊腹股沟淋巴结纵组 (150)触诊[[股动脉]]搏动,必要时听诊 (151)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旋、外旋运动 (152)检查双下肢近端肌力([[屈髋]]) (153)触诊[[膝关节]]和浮髌试验 (154)检查膝关节屈曲运动 (155)检查髌阵挛 (156)触诊[[踝关节]]及[[跟腱]] (157)检查有无凹陷性[[水肿]] (158)触诊双足背[[动脉]] (159)检查踝关节[[背屈]]、[[跖屈]]活动 (160)检查双足背屈、跖屈肌力 (161)检查踝关节内翻、[[外翻]]运动 (162)检查屈趾、伸趾运动 (163)检查下肢触觉(或痛觉) (164)检查膝[[腱反射]] (165)检查跟腱反射 (166)检查踝阵挛 (167)检查Babinski征 (168)检查Oppenheim征 (169)检查Kernig征 (170)检查Brudzinski征 (171)检查Lasegue征 8. 肛门直肠:(仅必要时检查) (172)嘱受检者左侧卧位,右腿屈曲 (173)观察肛门、肛周、会阴区 (174)戴上手套,示指涂以润滑剂行[[直肠指检]] (175)观察指套有否分泌物 9. 外生殖器:(仅必要时检查) (176)解释检查必要性,消除顾虑,保护隐私 (177)确认[[膀胱]]已排空,受检者取仰卧位 男性: (178)视诊[[阴毛]]、[[阴茎]]、[[冠状沟]]、龟头、包皮 (179)视诊尿道外口 (180)视诊[[阴囊]],必要时作提睾反射 (181)触诊双侧睾丸、[[附睾]]、[[精索]] 女性: (178)视诊阴毛、[[阴阜]]、大小阴唇、[[阴蒂]] (179)视诊[[尿道]]口及阴道口 (180)视诊阴阜、大小阴唇 (181)触诊尿道旁腺、巴氏腺 10. 共济运动、步态与腰椎运动 (182)请受检者站立 (183)指鼻试验(睁眼、闭眼) (184)检查双手快速轮替运动 (185)检查Romberg征 (186)观察步态 (187)检查屈腰运动 (188)检查伸腰运动 (189)检查腰椎侧弯运动 (190)检查腰椎旋转运动 [[分类:诊断学]]
返回到
全身体格检查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