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
对
传染病学/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Hierarchy header}} (一)[[传染源]] 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患者中以急性非急性典型菌痢与慢性隐慝型菌痢为重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招标。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痢疾杆菌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患病多,与有良卫生习惯有关,成人患者同机体[[抵抗力]]降低、[[接触感染]]机会多有关,加之患同型菌痢后无巩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间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杆菌之间无[[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复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复多次发病。 (四)[[流行病学]]特征 [[细菌性痢疾]]呈全年散发,以夏秋两季多见,主要原因一是气温条件适合痢菌生长繁殖,在20~30℃左右痢菌在主食及肉类食品中4小时可[[增殖]]100~800倍,12小时超过50,000倍,在瓜果[[蔬菜]]中8~24小时可增殖20~800倍。二是苍蝇多,[[传播媒介]]多。三是天热易感者喜冷饮及生食瓜果蔬菜等食品。四是[[胃肠道]]防御功能降低,如大量饮水后胃酸等消化液被稀释,抵御痢菌能力下降。部队因流动性大,卫生条件及设]施差时易致流行。 {{Hierarchy footer}} {{传染病学图书专题}} {{导航板-传染病}}
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Hierarchy footer
(
查看源码
)
模板:Hierarchy header
(
查看源码
)
模板:Navbox
(
查看源码
)
模板:传染病学图书专题
(
查看源码
)
模板:导航板-传染病
(
查看源码
)
返回到
传染病学/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