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疾病防治/皮肤瘙痒症
对
中老年疾病防治/皮肤瘙痒症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Hierarchy header}} [[皮肤]][[瘙痒症]]为老年人常见皮肤病之一。特点是老人自觉[[瘙痒]]而又无原发损害可见。其发作部位不定,可全身乏发,亦可局限于一定部位。一般说瘙痒与老年人的[[皮肤干燥]]和[[萎缩]]有关。冬季多见。该病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痒风]]”相与气血相搏,而往来于皮肤之间,[[邪风]]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指出了瘙痒是由于体[[虚风]]邪袭于[[肌腠]],与气血相搏而成。 ==主症== 最初瘙痒仅局限于一处,继而扩展至身体大部或全部。瘙痒多发于秋末冬初及寒冷干燥季节,与[[肌肤]]功能衰退、天气干燥等有关;每于夜幕降临,或在宽衣解带就寝时,瘙痒不止而心烦意乱,难以入睡。饮酒、情绪、温度等变化均可使病情加重。由于剧烈搔抓、摩擦,及不适当刺激,往往引起抓痕、血痂、[[湿疹]]样变、[[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等继发损害。有[[继发感染]]时,可发[[生脓]][[疱疮]]、[[毛囊炎]]、[[疖病]]、[[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等。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老年人[[阴血]]不足、[[血虚生风]];又因风性燥烈,除其本身可致皮肤干燥而痒外,又当[[风邪]]久留体内,致[[血虚]][[化燥]],不能润养皮肤而发生皮肤瘙痒。也有由于风邪与[[寒邪]]兼夹侵袭肌表与[[卫气]]相搏,而发为[[风寒]]痒风者;又有[[脾失健运]],蕴湿不化,复感风邪,客于肌肤,不得疏泄而发为[[风湿]]瘙痒症者。 ==[[辨证施治]]== 多属[[血虚风燥证]],但也有兼寒或兼湿,或风寒诱发者,必需辨别清楚,才能准确选方用药。 '''1.血虚风燥''' [[主证]]:皮肤干燥、[[脱屑]],秋末冬初发病。瘙痒昼轻夜重,[[心烦]]难寐,[[手足心热]]。皮损干燥、抓痕、血痂。病程较久,情绪波动可加重瘙痒。[[舌淡]]苔薄,[[脉弦]]细数或弦数。 治法:[[养血]]润肤,[[疏风]][[止痒]]。 选方:养血润肤饮加减(《[[外科证治全书]]》)。 药物:[[生熟地]]各10g、[[当归]]10g、[[黄芪]]15g、[[二冬]]各10g、[[花粉]]10g、[[何首乌]]10g、[[白蒺藜]]10g、[[防风]]8g、[[苦参]]15g、[[荆芥]]8g。 加减:心烦急躁,难以入睡者加[[丹皮]]、[[栀子]]、[[竹叶]]、[[莲子心]];[[大便燥结]]加[[火麻仁]]、[[郁李仁]]、[[莱菔子]];瘙痒难忍加[[乌梢蛇]]、[[蝉蜕]]。 '''2.风湿蕴阻''' 主证:皮损粗糙,肥厚,久治不愈,继发感染或苔藓样变。[[舌体]]胖,[[舌质]]暗,苔白或腻,[[脉缓]]。 治法:[[祛风除湿]],润肤止痒。 选方:[[全虫]]方加减(《赵炳南经验方》)。 全虫3g、[[皂刺]]10g、[[猪牙皂]]角10g、[[刺蒺藜]]10g、[[炒槐花]]10g、[[枳壳]]10g、苦参10g、荆芥8g、蝉蜕5g、咸灵仙10g。 加减:皮肤抓后渗液,胃[[纳呆]]滞者加法夏、[[陈皮]]、[[茯苓]];四肢酸软,[[疲乏]][[无力]]加防杞、[[桑枝]]、[[宣木瓜]]。 '''3.风邪外袭''' 主证:皮肤瘙痒,抓痕明显。风寒痒风则遇寒痒剧,得热减轻,或感[[恶寒]],[[苔薄白]],[[脉浮]]紧;[[风热]]痒风则遇热痒剧,稍凉减轻,或有[[身热]],苔黄,脉浮数。 治法:疏散风邪为主。 选方:[[桂枝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桂枝]]10g后下、[[芍药]]10g、[[生姜]]5片、[[炙甘草]]5g、[[大枣]]5个、[[羌活]]10g、由[[蒺藜]]12g、[[荆芥穗]]8g。 加减:[[恶寒发热]]重,加[[麻黄]]、防风;热重不恶寒,加[[生石膏]]、[[黄芩]]、[[蒲公英]]、栀子等。 除根据上述[[辨证论治]]进行煎剂内服外,患者还可用下述[[方剂]]进行'''洗浴''',减轻瘙痒之苦。 [[蛇床子]]30g、[[地肤子]]30g、苦参30g、[[黄柏]]30g、[[薄荷]]叶30g、[[花椒]]5g、[[冰片]]少许。 上药除冰片外,其余诸药加水500ml,煎取300ml,加温水适量及加入冰片洗浴,每日~2次。止痒作用颇佳。 如为局部瘙痒症者可用:苦参、百部、[[明矾]]、花椒、蛇床子各18g,水煎熏洗局部。 ==[[康复]]调理== 1.忌食辛辣刺激之物和肥腻畜禽、鱼腥等易诱发病情加重之食品。 2.勿用热水烫洗,洗澡不宜过勤。 3.避免搔抓,防止被手抓破[[感染]]。 4.皮肤干燥者适当外用护肤止痒浴液或外用润肤油膏之类。 5.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多因阴血不足、血虚生风所致;也可因[[外风]]或[[湿热]]诱发而复发。故在康复期间宜注意养血驱风,特别在有复发迹象时(如皮肤抓痒[[症状]]出现),可用内服[[乌蛇止痒丸]]防止复发。因乌蛇止痒丸内含:乌梢蛇、蛇床子、[[牛黄]]、当归、丹皮、[[参须]]、防风、[[苍术]]等药物,有养血[[祛风]]、[[化湿]]止痒的作用。乌蛇止痒丸是一种[[中成药]],在市面药店及[[医院]]药房均有出售。 ==饮食调治== 皮肤瘙痒症除多由阴血虚衰所致,宜多食用[[滋阴]]养血之品外,又宜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服食不同的饮食。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避免食入腥发动风及辛辣厚味之品,如鱼、虾、蟹、[[羊肉]]、[[狗肉]]、葱、蒜、[[辣椒]]、[[韭菜]]、酒等。如瘙痒入夜则甚,伴心绪[[烦躁]]者,宜选用[[镇静]][[安神]]的食品,如[[莲子]]、[[百合]]、枣仁、[[牡蛎]]、[[木瓜]]、橙等。 下列各类汤餐,可根据病情选食。 '''1.[[猪肤]]汤''' 猪肤500g、用[[白皮]]。从内刮去肥者,令如纸薄,白米粉15g,[[白蜜]]30g。先用水煎猪肤煮至一半去渣,加白米粉及白蜜,熬香,和匀饮服,每天3~4次分服。 适用于血虚风燥型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患者,每年秋末冬初常服,有预防或减轻[[病症]]作用。 '''2.[[绿豆]]藕片''' 绿豆20g、鲜藕300g、鲜薄荷叶3片。将鲜藕洗净去皮,绿豆泡好后,装入藕孔内,蒸熟切片,鲜薄荷切碎,撒于其上,加调料后凉拌食用。 本品有[[补血]][[清热]],[[祛风止痒]]作用,适用于老年皮肤瘙痒症之属于血虚化燥者。 '''3.[[银花]][[枇杷露]]''' 鲜银花10g、鲜[[枇杷]]4个。将枇杷洗净,切开[[去核]]并捣烂,入银花后,开水冲泡,频饮。 本品有清热祛风,宣透止痒作用,适用老年皮肤瘙痒之属风热[[外邪]]所致者。 '''4.芥末[[猪肚]]''' 猪肚400g、芥末20g、[[香菜]]10g。将猪肚洗净煮熟,切丝后加调料,后入芥末、香菜末。 本品有补养气血,祛风散寒的作用,适用于老年人皮肤瘙痒症之属[[虚证]]、[[风寒证]]者。 '''5.山鸡姜丝肉''' 山鸡肉300g、生姜50g。山鸡肉洗净切细丝,生姜切丝,先用温油煎炒山鸡肉,待半熟时入调料及姜丝,翻炒即可。 本品有[[补气]]养血,祛风散寒作用。功用同上。 '''6.[[蕹菜]]卷''' 鲜蕹菜300g、[[猪肉]]100g。先将蕹菜叶摊平,猪肉剁烂拌馅,放于蕹菜叶上,卷好蒸熟食用。 适用于[[燥热]]型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 '''7.[[赤小豆]]鱼粥''' [[鲫鱼]]1条(约250)、赤小豆50g。先煮鱼取汁,另水煎赤小豆做粥,临熟入鱼汁调匀(不入佐料)。晨起作早餐食之。 适用于老年人皮肤瘙痒之偏湿或湿热型患者。本品有利[[小便]][[除湿]]清热作用。 '''8.[[土茯苓]]煲龟''' 乌龟1只(约250~500g),土茯苓200~250g。将乌龟放盆中,冲入热水,然后洗净,宰杀去[[内脏]]、头和爪,连[[龟甲]]同用。土茯苓先煮熬一小时,然后放入龟再煎3小时以上;吃[[龟肉]],饮汤。 适用于皮肤瘙痒症之湿热类型及燥热类型患者。本品有[[清热解毒]]除湿作用。 '''9.[[银耳]]羹''' 银耳6g、[[冰糖]]15g。用温水将银耳浸1小时,摘去蒂头,择净杂质,然后入锅,加水适量,小火炖约2~3小时,待银耳熟烂汤稠,兑入溶化的冰糖汁即可服用。 适用于老年性瘙痒症之阴血不足之燥热证或[[阴虚火旺证]]。 ==防治要点== 1.保持心情舒畅,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2.保持皮肤有一定的油润性,以避免因皮肤干燥、脱屑、抓痒而发展为全身性皮肤瘙痒。 3.保持室温恒定,过高过低均可诱发皮肤瘙痒。 4.内衣最好选择棉纺品或丝织品,勿用化纤类内衣。 5.洗澡宜根据皮肤润泽而定,过于干燥者不适宜于过勤洗澡。 6.宜加强平素的饮食调养,使气血[[津液]]得到平衡而不致虚耗过大,则皮肤润泽,瘙痒症自不会出现。 ==参看== *[[皮肤瘙痒症]] {{Hierarchy footer}} {{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图书专题}} {{导航板-皮肤和皮肤病}}
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Hierarchy footer
(
查看源码
)
模板:Hierarchy header
(
查看源码
)
模板:Navbox
(
查看源码
)
模板:Navbox subgroup
(
查看源码
)
模板:导航板-皮肤和皮肤病
(
查看源码
)
模板: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图书专题
(
查看源码
)
返回到
中老年疾病防治/皮肤瘙痒症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