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通史/近代中医药书刊出版与药学术团体的建立
对
中国医学通史/近代中医药书刊出版与药学术团体的建立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Hierarchy header}} == 中医药书籍的出版== '''近代中医药出版业的发展''' 1840~1874年,这时出版的中医药书籍,绝大部分是重刻或刊刻古医书;1875年~1911年编纂出版不少有价值的医学丛书。1912~1849年各地书局在近代刊刻好多医籍,其中以上海、四川、广东、京津比较突出。上海千顷堂书局、广益书局、锦章书局近代出版医籍百余种。上海大东书局30年代初聘请鲁炳康主编《[[中国医学大成]]》。世界书于1986年出版《[[珍本医书集成]]》90种,《[[皇汉医学丛书]]》72种。中华书局1941年出版[[蔡陆仙]]编辑的《中国医药汇编》。 '''专业性的[[中医书籍]]出版机构''' 近代专业性医书出版机构首推[[何廉臣]]、袭吉生于1908年创办的[[绍兴医药学研究社]],该社初期出版《[[绍兴医药学报]]),连续刊登医药书籍。嗣后[[裘吉生]]创立三三医社。上海[[中医]]书局创办于二十年代,为了较好地宣传中医文化、便利医药书籍流通,在书局创办初期即广泛征集前贤著作医稿,着手编辑刊印。 '''{3}中医药期刊的创办''' 为了维护和发展祖国医学,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中医药界有识之士相继创办了一些刊物.自1908年至1949年总计,创办的中医药期刊(目前尚存)约有260余种。 == [[中医药学术团体]]的建立== 鸦片战争后,西方医学大量传入我国,中医药学受到冲击和排斥。为了振兴、发展改进中医学术,二十世纪初叶,南北各地相继创办中医学会和医药学术团体。1902年,[[余伯陶]]、[[李平书]]、[[陈莲舫]]、[[蔡小香]]、春圃等发起组织“上海医会”。并于1906年6月成立“[[上海医务会]]”,入会者达200余人,是我国近代最早创办的中医学术团体1907年,[[周雪樵]]、蔡小香、[[丁福保]]、何廉臣等在上海创办“[[中国医学会]]”,“以研究医学及药学,交换知识。养成德义,振兴医学为目的(中国医学会会章,医学报,1910年,(1))”。1910年(清·宣统二年)翰林院侍读学土恽毓鼎奏称京都创办“[[医学研究会]]”,获准立案。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医学会和学术团体日渐增多,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种类型:(1)中医学会、研究会,以整理、研究和发展[[中医学]]为主要宗旨,其中较著名的如神州医药总合、太原[[中医改进研究会]]、武进中医学会、中国针炙学研究社、天津国医研究会、重庆国医学研究会等等,(2)[[中西医学研究会]](社),旨在沟逼中西医学,发展或提倡[[中医科学化]],如中西医学研究会、中西医学研究社、[[中医科学研究社]]等等,(3)医药改进会及其它团体,如[[全国医药总会]]、[[中央国医馆]]医药改进会、中华医史学会等等。根据目前所见资料统计,1913~1947年各地创办的学会、研究会、医药改进会及中医协会、公会约有240多个。这些学会和学术团体,对于推进中医学术的研究、交流、维护发展中医药学,作出了许多贡献。 {{Hierarchy footer}} {{中国医学通史图书专题}}
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Hierarchy footer
(
查看源码
)
模板:Hierarchy header
(
查看源码
)
模板:中国医学通史图书专题
(
查看源码
)
返回到
中国医学通史/近代中医药书刊出版与药学术团体的建立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