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副伤寒
对
甲型副伤寒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免疫学]]检查=== 1.肥达氏试验伤寒血清凝集试验即肥达反应阳性者对伤寒,副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检查中所用的抗原有伤寒杆菌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鞭毛抗原]]共5种,目的在于用凝集法测定病人血清中各种抗体的凝集效价。病程第1周阳性反应不多,一般从第2周开始阳性率逐渐增高,至第4周可达90%,病愈后阳性反应可持续数月之久。有少数病人抗体很迟才升高,甚至整个病程[[抗体效价]]很低(14.4%)或阴性(7.8%~10%),故不能据此而排除本病。 Widal试验已沿用近100年,曾有人对其特异性提出异议,认为其结果存在着混乱模糊的情况,非伤寒发热性疾病Widal"s试验也呈阳性结果,如各种急性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性疾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均可出现阳性结果。Perlnan等认为[[无菌]]的[[结肠]]细胞和肠杆菌可能有共同的抗原,结肠粘膜损害所产生的抗结肠抗体与沙门菌[[菌体抗原]]起[[交叉反应]],因此对肥达氏反应结果的判定宜审慎,必须密切结合临床资料,还应强调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的对比,有人提出应用流行菌株抗原与国际菌株相比,阳性率可提高,建议用当地流行菌株取代国际标准菌株,以提高流行区域伤寒诊断的阳性率。 2.其他免疫学检查 (1)被动血凝试验(PHA):用伤寒杆菌菌体抗原[[致敏]][[红细胞]],使之与被检血清反应,根据[[红细胞凝集]]状况判断有无伤寒特异性抗体存在,国内外报道阳性率90%~98.35%,假阳性率5%左右。鲍行豪等曾报道LSP-PHA对伤寒血培养患者的检出率为89.66%,早期病人90.02%,临床确诊者为82.5%,且主要检测的是特异IgM抗体,故可用于早期诊断。 (2)对流[[免疫电泳]](CIE):本方法可用于血清中可溶性伤寒抗原或抗体的检测,操作简便,便于基层推广,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不同作者报道为24%~92%,主要受采集血清时间的影响,发病初期最易测出,故可用于伤寒的早期诊断。 [[葡萄球菌]] (3)协同凝集试验(COA):利用[[金葡菌]]的[[葡萄]][[球菌]]A[[蛋白]](SPA)可与抗体IgG的Fc段结合的原理,先用伤寒抗体致敏带有SPA的[[金葡]]菌,然后与抗原发生反应,本试验的阳性率在81%~92.5%,特异性为94%~98%,一般来说,其敏感性高于CIE,而特异性较CIE差。 (4)[[免疫荧光]]试验(IFT):Doshi等用伤寒杆菌菌体Vi悬液作抗原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140例血培养阳性的伤寒患者134例(95.7%)阳性;394例对照者仅4例(1%)假阳性,目前有关本法的报道尚少,伤寒[[疫苗]][[预防]][[接种]]和其它[[沙门氏菌]]感染是否会影响本试验特异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的基本原理是用[[酶促反应]]的放大作用来显示初级免疫学反应,既可检测抗原,又可检测抗体,用ELISA法检测伤寒患者Vi抗原,灵敏性达1ng/ml,高于CoA法9100ng/ml,并可检测到1∶1024稀释后[[尿液]]中的Vi抗原。国内、外用ELISA检测过临床[[标本]]中的Vi抗原,V9抗原,LPS,H抗原等,敏感性在62.5%~93.1%,因检测抗原的不同而异,多数在80%以上。杭州鲍行豪等应用ELISA同时检测IgM和IgG抗体,LPS-IgM-ELISA的敏感性为91.38%,特异性为99.02%,LPS-IgG-ELISA分别为93.1%和98.02%,在伤寒的血清免疫学诊断方法中,ELISA方法简便,快速,敏感,特异性高,是公认较好的一种诊断方法。
返回到
甲型副伤寒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